薛文誉笑道:“大冬天吃火锅,那可是人生一大享受,你们是不是觉得热乎了许多?”
“那倒是,我感觉都流汗了。”胡氏说道。
薛文誉点头,道:“这汤是太辣了点,少放些辣椒就好了。”
虽然很辣,薛文誉却不忍浪费,在熬好的骨头汤涮了涮,吃了个干净。
让他有些惊讶的是,给郑栓盛了一晚后,这小子却是吃的飞快,边吃还边叫过瘾。
要不是薛文誉拦着,他还想舀些火锅汤喝。
难不成是他吃了鲜辣椒,自动激活了吃辣属性?
总体来说,这次火锅制作还是比较成功的,以后没事吃顿火锅,日子美滋滋。
休息了一会,薛文誉突然想起一事来,答应琳琅公主的香水还没做!
眼看日头逐渐落下,薛文誉赶紧起身,让郑栓将那袋子玫瑰花拿出来。
还好,玫瑰花虽然焉了点,却不影响使用。
制作香水,其实并不没有多少难度,初中学习“分子运动”这节课的时候,他就做过和香水有关的试验。
由于时间关系,他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虽然做出来的玫瑰香水品质不行,但用来糊弄琳琅公主应该够了
找到府中捣米的舂臼,指挥郑栓把花瓣剪碎,然后放进舂臼用力捣碎。
不多时,舂臼底部就出了大量的红色汁液。
薛文誉挽起袖子,拿着一块纱布蒙在敞口的陶罐上,让郑栓将汁液倒入陶罐中。
过滤掉残渣,薛文誉闻了闻,香气还是比较浓的。
不过这离他要做的香水差得远呢。
再次进了厨房,薛文誉直接将郑栓撵了出去。
接下来的步骤,可是香水制作的重中之重。
以后他还打算靠这个秘法发财呢,要是被这小子学了去,搞不好他一时嘴快泄露出去,到时候就该他哭了。
其实,在此以前,早就有人开始用鲜花来制香水了,琳琅公主用的“虞人花露”就是其中一种。
相比其他香水,虞人花本身香气就很浓郁,可以传的比较远,让别人都能闻到,所以用此花做的香水很金贵。
而玫瑰花的香气不是很浓,香气自然就难以传播出去。
不能让别人闻到的香水,要来何用?
薛文誉现在要做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说起来,这个秘法也没什么难度,不外乎就是浓缩花汁,再加入高浓度酒精。
这样,玫瑰的香味就能通过酒精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薛文誉终于成功制成了玫瑰味的香水。
浓缩花汁倒是简单,可用白酒蒸馏酒精时,却让他有些为难。
由于手头没有现成的蒸馏工具,薛文誉想了半天,才用冷凝的原理,蒸馏出少量酒精。
在浓缩花汁中加上酒精后,薛文誉低头轻嗅,一股浓郁的香气顿时充斥鼻腔。
阿嚏!
薛文誉狠狠的打了个喷嚏,刚才那股香味,差点将他给熏晕了。
缓了口气,他用手指沾了一滴玫瑰香水,发现红色汁液已经变紫了。
这个现象,让他想起一事来。
香水自然是要用在身上的,不过这颜色这么深,若是抹在皮肤或衣服上,岂不是很难看,而且也不利于清洗。
沉思片刻,他找到一小块干净的木炭,丢进了陶罐中,然后握着陶罐用力摇晃。
不大一会,陶罐中的汁液就变得清澈起来。
大乾第一瓶真正意义上的香水,在薛文誉手中诞生了!
哐啷!
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中不能自拔时,厨房门毫无预兆的被踹开了。
薛文誉被吓了一跳,手中的陶罐应声跌落。
“嗷”
薛文誉抱着左脚,发出一声惨叫。
琳琅公主穿着劲装,怒气冲冲的站在门口,喝道:“你鬼叫什么,本宫的香水呢?”
薛文誉脸色惨白的站起来,咬牙切齿的道:“你还有脸问,陶罐里装的就是”
这时,琳琅公主突然闻道,空气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玫瑰香气,比她用的“虞人花露”还要强烈数倍!
她明白了,地上那一滩液体,就是她梦寐以求的玫瑰香水!
“啊啊啊”琳琅公主心疼的将陶罐拾起。
陶罐中,香水已经所剩无几,最多还能倒出一小瓶。
这还是薛文誉用血肉之躯,缓冲了陶罐坠落之势的结果。
要不然,陶罐摔成粉碎,她一滴都别想有了。
“你赔本宫的香水!”琳琅公主又是心疼,又是委屈的叫道。
“你还讲不讲理了?要不是你踹门,我能失手跌落陶罐吗?”薛文誉气愤的道。
琳琅公主瞪着杏眼道:“我不管,反正你就要赔我。”
“赔你个头,不赔!”
“不赔我就杀了你。”
“杀了我也不赔”
于是,两人就在厨房里唇枪舌战起来。
站在外面的众人,见他们在厨房中互相指责,推诿自己的过错,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笑。
经过激烈的交锋后,薛文誉最终败下阵来。
没办法,谁让琳琅公主有暴力倾向呢,动不动就要拿剑追杀,这谁顶得住啊!
迫于无奈,他只好做出了妥协,答应来年春天,百花盛开时,给她做各种味道的香水。
这下,琳琅公主才转怒为喜,放弃了要砍死他的念头。
好在,这还剩下了一小瓶,足够在几个姐姐面前炫耀了!
接连几日,京中并无大事发生。
不过,却有一件小事和薛文誉有关姚颂离京了!
当日离开朝堂后,姚颂就亲手写了一封辞官奏疏,递交给了李徽。
不过,李徽却没有借坡下驴批准辞呈。
说起来,姚颂可是个顽固派,经常和他争锋相对,让李徽大为头疼。
若姚颂能辞官走人,对他巩固皇权非常有利。
此次,李徽是按朝廷大员的辞职程序来办的,奏请官员需上表三次,以示自己辞官的决心。
按规矩,李徽也不能直接批准,必须拒绝两次,等最后一封辞呈上写着“乞骸骨”时,他才能批复。
李徽遵循旧例,也算是给姚颂留下了最后的脸面。
毕竟也算是君臣一场,若直接让姚颂滚蛋,难免不会让人觉得他刻薄寡恩。
姚颂走了,却给薛文誉带了麻烦。
据王正宇汇报,姚颂离京的当日,朝中不少大臣亲自赶到神仙渡送行。
姚颂上船的时候,可以说是两袖清风。
除了几箱书籍和一些换洗的衣物,没带任何多余东西。
官员们看到如此凄凉的情景,顿时失声痛哭起来。
哭着哭着,就有人大骂起薛文誉。
这下,其他人都像是被传染了一样,纷纷跟着咒骂起来,就像他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一样。
然后,薛文誉就出名了,而且还得了个“薛瘟神”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