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何为民心(1 / 1)休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李徽含笑看向儿子,道:“策儿,今日出巡,可有什么收获?”

李策想了想,正色道:“儿臣今日懂得了什么叫民心!”

李徽和众人都是惊讶不已,这民心可是个很抽象的东西。

在场之人,谁没听过民心这个词?

但每个人解释起来,都有不同的看法。

究竟哪一种定义最为符合,目前也没人能盖棺定论。

“那你说说,究竟什么是民心。”李徽好奇的问道。

李策当即答道:“君王舟也,民心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言一出,众人沉思片刻,全都震惊起来。

这个比喻,真的太形象了!

“殿下殿下竟能说出这种,老臣虽死无憾了!”刘大喜目中含泪。

作为太子的老师,刘大喜是深受其苦。

这几年来,他为了教好太子,那是呕心泣血,软硬兼施。

但这么做,除了让他胡子短了半截外,基本没什么用处。

如今,太子竟能说出此等意义深刻的至理名言,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还是没有白瞎的

李徽看着儿子,目中也泛起了泪光。

吾儿真的长大了,以后定是个明君!

“好好,吾儿能有此感悟,真是不虚此行,你母后知道了,也定会为你高兴的。”李徽抚摸着儿子的头,动情的道。

这时,李策微微转过头来,向薛文誉眨了眨眼,表示自己的歉意。

薛文誉却领会错了,见他头歪向沈志云,对着自己眨眼睛,顿时反应过来:“陛下,奸佞沈志云该如何处置?”

众人还在回味太子的金句呢,被这么一打岔,都是幽怨的朝他看来。

李徽瞪了他一眼,想了想道:“沈洗马伤的不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好,就让他安心在家养病,不用再去东宫了。”

众人明白,沈志云这是被罢官了

回到坤宁宫,李徽对儿子是大加褒赞,吴氏听说李策长进了,自然也是喜笑颜开。

而旁边的琳琅公主,却是一脸的郁闷,想起先前薛文誉离开时那得意的样子,气得她小脸都鼓了起来。

这家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遇到麻烦都能化险为夷,真是应了那句“祸害遗千年”的俗语。

不提皇帝一家子如何。

就说薛文誉回到驸马府,只感觉整个人都散了架。

趁着吃晚饭的功夫,郑涛将书坊的事汇报了一番。

这些日子,书坊进展还算是顺利,如今已印了上千本成品书,正在进行装订,不日就能正式开售。

薛文誉倒是松了口气,现在他手头上的银子,基本都花了出去,如果再没有进项,恐怕就要去乞讨了。

在府中休息了一晚,薛文誉天还没亮就去了大营。

经过昨天事,他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钦差的确是个敏感的差事,出一点问题就有可能被别人做文章。

刚到大营,薛文誉就见到一个身穿绿袍的官员,正挽着袖子指挥民夫修缮营房。

这人,应该就是固县县令万全。

见到薛文誉,对方先是观察了片刻,这才拱手道:“可是钦差大人当面?”

约四十上下,兴许是逃难的原因,他的官袍有些褶皱,官帽上也沾了许多泥点,看起来很是邋遢。

“正是,你就是万县令吧?”薛文誉笑着问道。

万全眼中闪过一丝讶色,没想到朝廷委派的钦差竟然如此年轻。

“下官万全,多谢钦差大人的救命之恩。”万全再次施礼道。

薛文誉笑了笑,道:“万大人不必多礼,身体可曾好些了?”

“多谢钦差大人牵挂,下官好多了。”

万全刚说完,旁边有人闷声闷气的道:“哪里好了,大人走路都还发飘呢。”

两人回头看去,却见张铁牛正扛着一根圆木经过。

见是他说话,万全黑着脸道:“本官现在好得很,哪里用得着你聒噪?”

张铁牛被骂了一句,也不敢犟嘴,赶紧扛着圆木走开了。

薛文誉想了想,道:“万县令,如今营中并没有什么要事,你还是赶紧回房歇着吧。”

“不可,昨日下官昏迷,竟没来得及拜谒太子殿下,已是失礼了,若是再睡下去,如何对得起朝廷所发的俸禄?”万全赶紧拒绝道。

“万县令,不知营内通告你可看了?”

薛文誉笑道:“根据第十九条之规定,营中每个人都要着装整洁,你这副打扮,未免有些失仪了。”

万全低头看了看,发现自己衣服确实太脏,不由老脸一红。

“这下官惭愧。”

“去吧,这里有我盯着,你先歇着,过两日还有要事托付于你。”薛文誉道。

万全也不再推脱,朝薛文誉拱了拱手,就转身朝营房内走去。

万全离开后,薛文誉将印小天和杜可等人召集起来,询问了一下营中的情况。

这几日,营中问题不少,不过都被及时解决了。

“大人,昨晚甲字十三号营房,有个叫周五娃的汉子嫌冷,就私自下点了篝火取暖,睡着后,火星子溅到铺盖上,差点走水烧了营房,幸好同屋有人起夜看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等小吏们汇报完毕,印小天才一脸后怕的说道。

薛文誉大惊,忙追问起了细节。

等印小天详细分说了一遍后,薛文誉才松了口气。

这个时代,房屋大多都是土木结构,若是起了大火,想扑救非常困难。

若是没有及时发现,这一片营房怕是都要被烧成白地,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想了想,薛文誉对众人道:“让灾民再熬两天,再多采买些被服给他们御寒。”

“大人,如今账上只剩下一千多两银子了,还要采买粮食,怕是坚持不了多久。”管采买的杜可忧心道。

“银子本官自会想办法,你先去办吧。”

等散了会,薛文誉却是头疼不已。

如今天冷,外面不时就要飘几多雪花,灾民的被褥都很单薄。

他也想过用铁炉烧煤给灾民取暖,但现在铁炉子成本很高,而且数量少了也不行。

若是拿银子去工器监购买,朝廷拨的那点银子根本不够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薛文誉叹了口气,转身朝外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