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气劲与请帖(1 / 1)日月于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色阴沉,乌云蔽月。

宫家大宅内,一场盛宴刚刚散场,酒饱饭足的客人已经离开。

万山青正与师父宫宝森对坐而视,钨丝白炽灯昏黄的光芒把两人照影得明灭不定。

“唉……”

一向喜怒不动于色的宫宝森,罕见地叹了一口气。

万山青在一旁仔细地端详着,他发现一直以来顶天立地的师父,现在已经带了一丝老迈的感觉。

是啊!都将近五十岁了……

在这个人均寿命还不到四十的时代,宫宝森确实也能当得上一个老字了。

“程真的明劲确实厉害,如果我能早三十年遇到他……”宫宝森站了起来,背负着双手,“可惜,我已经老了。”

“武道这座高山,我也只能停在半山腰,老胳膊老腿实在是登不上去咯。”

宫宝森笑了笑,笑容中带着沧桑与落寞。

在与程真的交流中,他有所领悟,但要破开关隘,还是远远不够。

“山青,你知道将三劲都练到极其高深处的标准是什么?”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万山青毫不思索,直接地回答道。

师父曾经多次和他说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宫宝森正对着万山青,两指从衣服一抽,手里就多了一根丝线。

两指一松,丝线轻飘飘地从空中荡下。

宫宝森伸出左手,手背朝上,挡在了丝线的下落方向。

丝线慢悠悠地摇晃而下,眼看就要碰到宫宝森的手背。

俄而,丝线停了下来。

丝线距离手背近在咫尺,却似是有一道看不见的天渊,把两者分隔开来。

万山青看得瞳孔一缩……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这句话他听过很多次,但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万山青徒然感觉浑身毛骨炸开,一股凉意直冲脑门。

这是何等震撼的场景!

眼前的情景对习武之人而言,不啻于修道人看见了天宫。

“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既是指武道大师那金风未动蝉先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触感。”宫宝森看着左手的丝线,而后继续说道:“也是指缠绕在身体上的气。”

“你经常问我,当把三种劲力都练得圆满之后,是否还有更高的层次。”

“现在我可以回答你,有的!”

宫宝森的话音铿锵,右手中食二指并合为剑指,朝着边上一戳。

噗……

一声细微的沉响从三米开外的柱子上传出。

万山青看见,那根通体朱红的柱子,突兀地出现了一抹褐色的斑点。

他走前几步,发现原来那是柱子的木头原色。

低头一看,万山青在地上见到了脱落的朱漆。

万山青瞠目结舌,猛然回首。

宫宝森带着一脸细汗,气息也变得有些急促,看上去像是体力消耗严重。

“这就是武道的更高境界,气劲!”宫宝森坐了下来,深吸一口气。

“我见过高山,却登不上顶峰,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替我好好看一看。”

……

从宫家出来回到家里,万山青依然感觉脑袋有些木然。

那股虚幻又真实的感觉,始终缠绕在他身边。

就像是当初师傅敖天龙出现在他身边,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鬼神,修道者也真的能得道成仙。

先是难以置信,接着是欣喜若狂,最后一切归于平淡。

万山青本来以为,师父已经是处于国术巅峰,但今晚的表现,却是把他的旧观念打得支离破碎。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宫宝森经常把这句话挂着嘴边,以前还以为是自谦的说法,原来根本就是一句大实话。

人外真的还有人……

按照宫宝森所说,现在的武道界还存在这达到气劲层次的高手。

只不过,数量极为稀少,最多也就是双手之数。

其中的一部,要么年事已高,已经闭门谢客,要么就是销声匿迹,也不知道是否尚在人世。

还在活跃的,不超过五人。

而天下之大,习武之人多不胜数,但能达到气劲的人是寥寥无几,就算是万山青,宫宝森也只说了一句有希望。

要知道宫宝森自己也是天赋绝伦,得到八卦掌传承之后,只用了九年就登堂入室。

相比之下,马三的形意拳也用了十几年才达到同样的水准。

可惜的是,宫宝森练武太晚了。

那些达到气劲的人,无一不是童子功。

十四岁才开始练功的宫宝森,在起步阶段就差了一大截,想要追上去难如登天。

他是天才不假,但能修成气劲之辈,又岂会是庸才。

未能达到气劲,是宫宝森的一生憾事。

所以他现在把希望放在了万山青身上,寄望着弟子能登上高峰。

“练力为劲,凝劲为气,气能离体三丈,才算是真正达到气劲层次。”万山青喃喃自语,武道中的气,与修道內炼出来的法力颇为相似。

只不过,道士的法力为炁,乃是精气神的混合体。

武道的气,却是产生于血肉之间的某种能量。

相似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或许,这就是常说的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吧!”

……

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

在这一天,敖凝霜兴高采烈地拿出了九九消寒图,开始为图上的九瓣梅花着色。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煖回初。

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一日上色一花瓣,当寒图九朵梅花红遍,就是春回大地的日子。

都说冬至大如年,只是封建皇朝结束之后,现在普遍以公历作为标准历法,加之大力推广元旦,严重地削弱了冬至的地位。

不过在平民百姓心中,该过的节日还是一样过。

有道是南汤圆,北饺子。

在万家里,却是两样齐全。

万山青身在北方,当然要吃饺子,但师傅敖天龙却是不折不扣的南方人,习惯在冬至时分吃汤圆。

干脆,他就让厨房把两样都准备上了。

敖凝霜吃着汤圆高兴极了,她这种年龄的小孩,最喜欢甜食。

正当几人吃得正欢,门房跑了进来,向万山青递来一样东西。

这,是一张请帖。

内容也非常简单,就是邀请敖天龙与万山青师徒赴宴,地点是明园春,日子为冬至后一天,酉时恭候。

落款处赫然写着,棋盘山黄家五个大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