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闻言略微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也只好如此了。”
到了现在,他也看了出来想要继续留在这里讨伐董卓并不现实。
而像曹操的建议那般,至少联盟之名还在。
他的盟主之位也能保住。
勉强可以接受。
其余的诸侯也没有反对。
毕竟,对他们来说,所求的便是能撤军,减少损耗。
至于联盟怎么怎么样,他们根本不在乎。
曹操看着在场众位诸侯的神情,知道这个建议应该是能成。
心里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董卓势大。
其麾下更有董霄、吕布这样的绝世人物。
若是想战胜董卓,唯有众诸侯合力这一条路。
这次若是就这么不欢而散了,下次想要再组联盟就更难了。
如今至少是将联盟之名保住了。
既然没有异议,众诸侯便开始商议具体的细节问题。
只有刘备坐在末席,脸色有些不好看,一言不发。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实力为尊的。
他的麾下没有一兵一卒,有谁会真的把他放在眼里。
若他的手下有一支近万人的军队,袁术敢那么公然藐视他么?
有了之前的教训,他自然也不会再去自取其辱。
但是在他的心中却是暗暗下定了决心,总有一天他刘备要让这些诸侯,乃至天下人都刮目相看!
次日,各方诸侯纷纷撤军,打道回府,并向外宣布十八路诸侯联军变为反董联盟。
策略转攻为守,遏制董卓的发展共同对抗董卓。
另一边,董霄正在虎牢关里和贾诩商讨着接下来的事宜。
一个兵卒忽然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道:“报告将军,前方情报十八路反贼已经尽数撤军,打道回府。”
“不过,他们却并没有解散同盟,而是成立了一个反……董……联盟,继续与我们对抗!”
“反董同盟?”
董霄冷笑了一声,根本没有将这个什么所谓的反董同盟放在眼里。
他看着贾诩问道:“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淡淡地道:“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聚在一起的时候尚且不能同心同力,更何况是分开了。”
“我料其内必定生乱,所谓的同盟不过是个空壳罢了,根本不足以成大事。”
“哦?”
董霄眼神一闪。
贾诩成竹在胸地道:“当今天下,我们独占洛阳,一家独大。”
“其他的各路诸侯则强弱不均,强者想要更强,自然会将手伸向弱者,而弱者也不想坐以待毙,会想尽办法变强。”
“我们若是大军压境,他们或许还能搁置争端,共同对抗我们。”
“但我们若是置之不理,相安无事,他们之间的争端就会爆发出来。”
“所谓的反董同盟,其实不过是一盘散沙。”
“我们根本不用理会,他自然会从内部自己崩坏。”
“到那时,我们再想要对付谁,还有谁能阻挡。”
“好好好!”
董霄连连点头,一口气吐出三个好字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在历史发生的事情。
虽然因为他的到来,如今许多事情都已经有些不同,但是大致趋向却是相差不大。
在历史,众诸侯撤军之后,很快便掀起了动乱。
诸侯争霸,攻城略地,涿鹿中原。
哪里顾忌了半分曾经同盟的情谊。
而贾诩所推测的与历史所发生的大致吻合。
尤其是对人心的认知,更是令人惊叹。
真不愧是三国时期绝对的一流谋士。
正当董霄与贾诩商议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刚到虎牢关,便听闻了十八路反贼撤退的消息。”
“霄儿,你又立下大功了!”
能够不通传唤便直接进到这里,还敢这么说话的,在当今世也只有董卓了。
董霄、贾诩快步走出门去面对着董卓拱手道:“孩儿董霄,拜见父亲!”
贾诩也赶忙道:“在下贾诩,拜见董大人!”
董卓满脸带笑,心情显然不错。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人,身着灰色衣衫,头戴文士帽,下巴留着一小撮胡须。
正是董卓麾下首席谋士,李儒。
董卓伸手将董霄扶了起来,然后看着贾诩道:“贾诩先生,你也快快免礼吧。”
贾诩作为董霄身边最得以倚重的谋士,他作为董霄的父亲自然不会不认识。
董霄看着董卓。
这红光满面的,脸更圆了,肚子也更大了,看去膀大腰圆的。
哪里还有刚刚进入洛阳城时一代枭雄的模样。
却是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样子更像了。
心里不禁腹诽道,果然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
不过想想也是,有一个儿子替他征战,横扫强敌。
内部又有李儒为他打理一切。
董卓更像是个甩手掌柜,万事无忧。
每日饮酒吃肉,寻欢作乐。
这能不胖么?
不对!
他忽然想起,在历史董卓可是沉迷酒色,夜宿龙床……
董卓可不知道他与何太后之间的关系啊!
这一世虽然有了他的约束,收敛了许多。
但如同何皇后那般迷人的女子,寻常人都把控不住,更何况是董卓这种老色批了。
他看着董卓,试探性地问道:“父亲,你这段时间……可去过皇宫?”
“皇宫?”
董卓一怔,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董霄为什么会问他这个问题,下意识地答道:“没有。”
董霄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有就好。
没有就好。
没有就好啊!
“可是皇宫之内发生了什么事?”
董卓眉头一皱,狐疑地看相了李儒。
“近来一切顺利,并无什么事发生。”
李儒答道,也有些不解地看向了董霄。
董霄也没想到自己试探的一句话,竟然让董卓和李儒产生了这么大的误解,甚至以为皇宫之内出了什么事。
他装出一本正经地模样,叮嘱道:“父亲,如今我们刚刚掌控洛阳,虽已强势镇压强敌,但毕竟根基尚浅。”
“对于皇宫、朝堂内的事,只要小皇帝和那些大臣们听话,还是少生事端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