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考我?那就不要怪我开挂了(1 / 1)只喝半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府,书房。

张叔夜在油灯下,看着手中一块玉牌,脸表情有些奇怪,有些感伤。

刚才门房来说的事情,让他惊讶。

但是身世经历和说法,都对得,还有和这个能证明身份的玉牌在,虽然会派人去查看信息,但是现在倒是对这个来汴京找自己的儿子有点兴趣。

老管家进来:

“老爷,三公子来了!”

原来的张修远还有两个便宜哥哥,张奋伯和张仲熊,均已成家,现在在外地领兵。

只留两位嫂子在家。

张叔夜抬头,眼神不禁一挑,是他!

北宋官员的假期是让人羡慕的,好几个黄金周,冬至黄金周,休七天;春节黄金周,休七天,元节黄金周,再休七天。

感觉一个冬天,也没干啥事。

刚才张叔夜在回来的路,在马车看到这个英俊的年轻人。

没想到,竟然这么巧。

他身边那个女孩,怎么不见了。

在这年代,家人分居很常见,军队的人口占比本来就很多,而且像是这种在外做官的,家庭人口比较多的,亲情没有那么浓。

张叔夜开口问到:

“你叫修远?”

“是!”

“何时到汴京的。”

“今日!”

“之前做些什么?”

说到这,张叔夜抬头看着眼前的青年。

张修远怡然不惧:

“农忙,侍奉母亲大人,闲暇事读读书,读读策论和诗词。”

“你会作词?”

“会一些。”

张修远看着张叔夜,眼中没有一点心虚。

想要在这个时代快速斩头露角,凭着系统找个地方苟着发展,是一条路。但是如果能借张叔夜的势,那自然就更好了。

张叔夜作为干事实的官员,也领兵打过仗。

而且现在作为朝廷大员,身那股气势,普通人面对的时候都不敢直视。

但张修远服用洗髓丹之后实力大涨,而且自己手握系统,自然不会惧了这时代的一名官员。

看到张修远坦然面对,张叔夜暗暗点头。

有胆色!

不过心里有些不渝。

从他知道的情况来看,这孩子在那乡野之间,能学到什么东西?看来胆气是够了,但是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有些井底之蛙了。

将手边的毛笔和砚台往张修远面前一推,张叔夜开口说道:

“将你平日里得意之作,写一首让为父看看。”

虽然感觉张修远还有些稚嫩,而且也有些倨傲,但是一声为父,算是承认了张修远的身份。

在封建社会,这就是正统。

张修远当仁不让。

走到书桌旁边,拿起毛笔思索起来。

“看来老张是承认了我的身份,但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要考较自己,想要让自己认清自己。那自己,怎么说也要秀一下。”

这股势借的好,可以省下很多麻烦和步骤。

那自己不好意思,只能开挂了。

不过要借哪位大佬呢?

苏轼,双晏,秦观几位都不行,那是已经存在的大佬,那是不用想了,而且现在也差不多也是北宋末年了,为了保险,还是从南宋那边选一个吧。

今天刚好是元节。

南宋,元夕……就他了!

心中选定。

张修远气沉丹田,手毛笔沉稳的在砚台顺了下笔。

毫不犹豫开始下笔: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青玉案·元夕》,算是辛老爷子的代表作之一。

那也是个开挂的老爷子,真正的文武双全,是以前张修远非常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

这首词不用多说。

古代那么多的诗词,在经历千年,经过多少名家精挑细选之后,还能成为名篇佳作,宋词的代表作之一,不管是在词作还是意境,都是不用说的。

在张修远准备落笔之前,张叔夜还一脸沉寂。

但是在张修远写出第一个字之后,张叔夜的脸色就变了。

还真是惊喜。

不管词作怎么样,就凭这一手漂亮的瘦金体书法,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在当今社会,读书是一件难得的事,能有漂亮的书法,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更何况,这书法,还是当今在位的皇改进和推崇的书法。

在那时代,就凭借这书法,就能在朝中牟取一份不错的差事。

待张修远书写过半,张叔夜脸的表情已经已经不是惊喜,而是震惊。

他实在不敢想象。

这样精美华丽的词令,是自己这个从小生活在乡野的儿子所做。

但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怀疑。

此词采用对比手法,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词人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但此时从张修远笔下出来,不免让人想着他心怀远大,想要大展宏图的愿望。

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书写完毕,张修远起身。

“孩儿今天刚进汴京,刚才看到晚汴京的热闹繁华,心中有所感,所以作此词令。”

说着,张修远在词作的端,写——青玉案·元夕。

画龙点睛!

“嗯,还行,不过行文辞藻之间,略显华艳艳俗,靡靡之音,缺少一些风骨。”

张叔夜淡淡的说道。

呵呵!

行吧,你说啥就啥吧。

不过你说这有些华而不实,那咱还有辙。

今晚张叔夜的面见,其实更像是一此面试,张叔夜认可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

就如同现代的那些大家族一样。

家中子孙多,要将资源倾斜在谁身,也是要看子孙的能力。

张修远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父亲大人,孩儿在乡野之时,看了一些史书,当时心里有一些感悟,的词一首,不如一并让父亲大人点阅。”

说着,也不等张叔夜表态。

从旁边拿过一张宣纸,再次屏气凝神。

这一次,不再是华词艳句,而是一种慷慨激烈,国破山河之后想要精忠报国的雄壮气概。

张叔夜眼神一凝。

刚刚的瞬间,他从眼前少年的身感受到的,不再是花华少年。

而是一名征战沙场的百战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