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挺之出列说道:
“启禀换,暂未接到孟州奏章。”
哗……
听了赵挺之的话之后,下面的人都议论开了。
一些不属于斗争中心的人,都在看着这几位大佬的斗法。
张叔夜这是赤膊阵,直接和其他人硬钢。
这也没办法。
本来老张也不是个喜欢拉帮结派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获得皇帝的信任。
不过刚才老张说的事情,听去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有些人持怀疑态度。
对于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不是所有人都是棒槌,看高俅经常在见皇面前吹嘘,就感觉禁军真的牛了。
就看现在各地出现的叛军,攻营扎寨如此顺利,。
也能猜到当朝军队战斗力。
老张说的,张三郎如同战神下凡,让他们都不信这是当朝军队能干出来的事。
赵佶脸也有些尴尬。
如果不是老张脸丝毫没有慌乱,而是“你们都是垃圾”一样的神情,赵佶都要怀疑刚才老张那么说,是不是在为张修远擅自离开军队找的理由了。
他低头看了下手中的战报。
里面讲述的事情,确实如同张修远刚刚说的那样。
但现在,连孟州的奏报都没有,这样的战报做不得准啊……
赵佶感慨:
“看来张爱卿,为了三郎的事情,也是操碎了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赵挺之却不会放过张叔夜:
“张枢密使,贪功谎报军情,可是重罪。”
“哼!”
张叔夜只是哼了声。
赵佶看到两人之间斗法,将目光看向老臣蔡京:
“蔡卿家,你看如何?”
蔡京自从被罢相之后一直比较低调,朝中的事情一般也不发表意见。
刚才刘洵武出面弹劾,确实是蔡京集团的主意,但是在孟州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现在蔡京听到张叔夜的话之后,脸也闪过瞬间的惊愕。
不敢胡乱发表意见了。
此时被点名,他开口道:
“张大人说的事情虽然没有奏报,但是孟州肯定是有变故,老臣以为,还是等孟州的奏报到了在做计较。”
老狐狸!
很多人在心里叫骂。
这也是蔡京的奸诈之处。
他现在已经不在相位,一个判断失误,会给他复相的道路,增加很多变数。
赵挺之在旁边听了,心里直骂老狐狸。
就在这时。
汴京的大街,一位传令兵在大街策马崩腾,一边打马一边喊道:
“八百里加急,孟州战报!”
一路直奔皇宫而去。
很快,到了文德殿外。
朝中大臣已经听到了大殿外的消息,心中震惊,赵佶也是紧张。
而张叔夜则松了口气。
他自己也对张修远的战报感到惊奇,所以他打算压下不报。
但看到朝中人都在弹劾,他也只能选择相信张修远,何况之前张修远已经创造了很多神奇。
平时普通奏章,都是送到宰相那里先行批阅的。
这种直接送到朝的,都是非常紧急的事情。
一个传讯兵匆匆跑大殿:
“皇万岁,孟州昨日发生匪人叛乱事件,孟州施管营父子带领数百匪人勾结数千流民,在知州大人巡查牢营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将大人围堵在牢营内。放纵流民在城内打家劫舍,在归德将军张大人的舍命相救下,击杀了叛乱匪人,平定了这次乱贼反叛!”
哗!
这一次朝廷彻底炸锅了。
大家面面相觑。
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原来张叔夜说的是真的,张三郎竟然真的如此凶猛。
既然是孟州从来的奏报,那肯定不会有假。
孟州距离汴京很近,发生这样的事情,汴京肯定要派出巡察使,对这件事进行审查清楚。
这奏报就算是有水分,但是大体事情不会有错。
刘江的奏报过来迟,其实也正常。
张修远在事情结束之后,就将情况写了信,让人送给张叔夜。
但是刘江那里不行,他要统计这次事件的战损,各方面的数据,都要报到朝中,所以他的奏章,比张修远的战报要晚一些。
赵佶看到孟州奏章触目惊心的数据,感觉眼皮只跳。
他将奏报猛的排在桌:
“丧心病狂!那些乱臣贼子叛乱,造成了孟州千余人死伤,这些贼子真是该死!”
“还好三郎英勇,在捉拿了城外凶徒之后,带领十数人就敢营救孟州城与水深火热,实乃我大宋肱股之臣,朕要好好封赏,封张三郎冠军大将军,救援孟州的官军都官升一级。”
“孟州知州平定叛乱有功,待事情审查核实之后在做调用。”
赵挺之拿到孟州的战报之后,也是脸色大变。
孟州距离汴京不远,没想到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此情况,他作为宰相,也是有连带责任的。
其他人都不说话了。
不过他们的心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张修远,是真的文武全才。
张修远自然不知道此时在汴京发生的事情,此时他带着护卫,已经进入了大名府范围内。
距离田虎的势力范围也越来越近。
大名府也是大宋的京都之一,繁华程度仅次于汴京。
但是在进入大名府的范围之后,张修远却惊讶的发现,大名府的流民竟然比孟州还要多,这些流民都是不安定分子。
失去了土地,就没有了经济来源。
时间一久,要么变成反贼,要么变成乞丐。
看着在山林中隐约出没的身影,张修远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在水浒中,大名府的梁知书,是蔡京的女婿。
现在蔡京和老张的关系比较难说。
在大名府中,有水浒中第一高手卢俊义,要是蔡京对张修远有想法的书,让梁中书找到卢俊义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对文臣,蔡京不会这么做。
这是规矩。
文臣官员之间的斗争,不会动用那种手段,因为一旦有人开了这个头,他老蔡自己最危险。
但是对武将不同。
想到卢俊义就在大名府,张修远也提高了警惕。
在进入大名府城外,在外围巡视的护卫,到了张修远的面前,眼神有些闪躲说道:
“大人,那边有点情况,请您过去一看。”
在城外不远处的树林。
张修远看到了护卫让自己过来的原因。
一具冰冷的尸体在树林中。
其实这一路,见到各种原因死在路的尸体,并不少见。
但这具尸体,却让张修远的眼中出现一层寒霜。
这是那个在快活林外,见到的那个叫二妞的小家伙,张修远还记得,那个小家伙挺机灵,前几天看到还是个活生生的人,此时却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手臂和腿都成不自然的折断,身还有已经干涸的血迹。
她的眼睛已经闭,脸还带着痛苦的比起爱你改。
看得出来。
在丧命之前,肯定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尸体是在树林里面发现的,就算是出了树林,距离官道还有一段距离,也不知道这小丫头的尸体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挖个坑埋了吧,防止野兽啃食了尸体。”
“是!”
很快,一个新的小土堆出现。
想着身边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消逝,张修远的心中,泛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是在到了大宋之后,张修远第一次出现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操蛋的时代,人命的真的和牲畜差不多!
就算是二妞失踪了,估计都不会有人在意,从她当时在那样的天气里,还要出来捡柴,显然也是劳苦家庭的人,家人估计连报官都不知道要怎么报。
小坟冢前。
张修远在小土堆面前,有些感伤的说道:
“二妞,你我相视一场,如果知道害你的人谁,我一定替你拿回公道。”
与其说是对二妞的死感慨,不如说是对如今这个社会的感慨。
看了眼土堆。
张修远带者护卫,向大名府而去。
二妞原本在孟州,此时尸体却出现在大名府外,要说和大名府没有关系,张修远根本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