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如此悲伤的样子,
听着他的一番叙述,他也算是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这些年来,两人相处之间,朱瑜也对其有所了解。
眼前这位老爷子,他姓黄。
从老爷子给自己透漏出来的消息,他这个黄姓跟洪武老爷子还有点关系呢。
按照他的说法,多多少少有些个远亲......
因为这个原因,他当初选择追随了洪武老爷子。
在帐前护卫,并跟随皇征战过。
跟马三刀同属于洪武老爷子的帐前亲兵。
后来大明立国了,他呢,就被赏赐了个官职,手里头也算有些权利。
尤其是马三刀被杨宪给斩了后,随着洪武老爷子越发的年迈,开始怀念他们这些个帐前老兄弟了。
所以这些年啊,他的官职不大,赏赐却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来。
这位老爷子是个勤俭的,整天穿着朴素的缝补衣服。
吃喝也就是烧饼米粥面片儿,俨然过着普通农家生活。
于是,这积攒着积攒着,就有了不小的家业了。
这家业大了,就有人觊觎了。
老爷子身体康健时候,没人有非分之想。
如今看着他奄奄一息,就要离世了......
这一个个的可都坐不住了。
而这些事儿......老爷子假死这一次,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头。
这临死前看透了人心......倒是把他自己的心也给伤了!
朱瑜本来就认为这老爷子出了问题。
看这情况,倒也不算自己猜错了。
他身子骨没问题,只不过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现如今都说出‘唯一一个’的话来了?
这心理怕是要出现大问题了啊......
自己好不容易将您老给续了命。
反倒是要钻牛角尖把心理给续坏了?为这事儿整个人没了精神气?那可不行!
朱瑜觉得自己需要赶紧说点什么话宽慰宽慰。
思虑片刻,
朱瑜想起这位老爷子是个喜欢发善心的......当大明各处出现灾难的时候,他总是会长嘘短叹,满脸关心。
并且捐出自己的衣物。
还拿出银钱接济这些逃灾的百姓。
想到这儿,朱瑜顿时心头来了主意,心里盘算着:“那就往大了说......”
朱瑜拿着石桌的杯子,将里面的水倒掉,重新添了些热水,这才送了过去。
看到这黄老头接了之后,他才笑着开口说道:“老爷子,您这话说的过于果断了,什么叫我是唯一一个啊?”
“小子斗胆给您老纠正纠正。”
“您在大明朝廷里头,为百姓所执行的田亩之策,这些有利于民之事,百姓们都感念着呢。”
“前段时间,我听说各地百姓们还来到应天府给皇还有六部三司的官员送了万民伞......这里头还有您老一份。”
“当时您还拿着给我炫耀过呢,这事儿您忘了?”
“您啊,跟洪武老爷子一样,都是受百姓爱戴的。”
“您是个好官,是个好人,他们可不希望您就这么没了。”
“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都挂念谁。”
“所以说,不想让您死的人可远远不止我一人啊。”
听到这些话。
朱元璋心里头猛然一震。
对啊!
朱瑜这小子说的很对啊......
不管别人怎么看咱。
咱这个当皇的是得了民心,受百姓爱戴,这就足够了。
咱现在既然活了下来,那就应该继续给这些个大明的百姓谋福。
至于那些个官员?盼着咱早点死?痴人做梦!
哼哼!咱就要好好的活下去,让你们处在咱的威严之下!
咱得好好的看着你们,休想贪墨一两银子!休想欺辱百姓!
他悲伤的神情敛去,脸重新浮现出笑容来。
“哈哈哈......”
“朱瑜你这小子倒挺会宽慰人,三言两语就让咱心里舒坦了。”
看到黄老头郁闷脸展笑颜,朱瑜那心里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恢复的挺快?
挺好!
这黄老头高兴了,自己紧跟着也松了口气。
“老爷子,想通了?”
“嗯。”
“饿了吧?”
“嗯。”
“好,这就给您来一碗油泼面皮。”朱瑜起身朝着灶火房走去。
片刻后,朱瑜端着两碗热喷喷的油泼面走了过来。
朱元璋咧嘴一笑,端着闻了闻,就开始朝着嘴巴扒拉了起来。
这吃一口,总感觉少了点啥。
他想了想,扭头看向朱瑜道:“你小子答应给咱的蒜瓣何在?”
“少不了您的。”
朱瑜笑了笑,将蒜瓣递了过去。
看着朱瑜递来的剥过皮儿的蒜瓣,朱元璋神色越发的和蔼了。
于是乎,两人就端着碗,坐在这台阶,一口面一口饭吃的不亦乐乎。
待吃饱喝足。
朱元璋打了个饱隔,拍拍屁股,就朝着宅子外走去。
朱瑜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说道:“不喝点茶水润润肠?”
“不了不了,咱回府还有事儿。”
“这么着急?着急回去揍子孙啊?”
“揍子孙?”朱元璋愣了下。
朱瑜将碗筷放在灶火房里头,笑着回道:“待您老回去了,府中有医者等候要给您把脉诊断,且还是您的这些个子孙安排的,您可莫要动怒啊。”
“啊哈哈哈......”
“你这小子倒是有趣。”
站在房门门口,瞧着正在灶火房里头忙活的朱瑜。
他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心里头忍不住道:“多好的娃啊,不仅有趣还会安慰咱,还这般的孝顺......”
说完,
似乎想到了什么。
嘴里头喃喃道:“若是咱大孙雄煐还活着,算一算年岁,应该跟他是一般大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