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
我自爆?
皇爷爷这话是啥意思?
他站在奉天内殿里头,看着朱元璋那愤怒的表情,又看了看他手里头的折子。
瞬间朱允炆明白了过来......
原来,原来皇爷爷愤怒之事,并非是出自于折子。
难怪......难怪......之前批阅的折子皇爷爷都没发现问题,唯独发现了这一封?
原来......原来......是自己搞错了啊。
傻不拉几的跑到皇爷爷跟前来了波自爆?
皇爷爷本来就因为他事处于愤怒之中,如今这一波自爆岂不是要把他弄的更生气了?
人家是看到他愤怒,生怕殃及池鱼跑的远远的。
而自己呢?
竟然主动的凑去,还来了一波火浇油?
真!火烧浇油啊!
朱允炆脑瓜子嗡嗡的,脸色都成了苦瓜状了。
这咋办?
这可怎么办?
他心里头想着,还能怎么办?
这会儿主动凑来挨收拾来了?只能受着了。
果不其然,
朱元璋那雷霆之怒猛然爆发。
他伸手指着眼前的朱允炆,大怒道:“朱允炆啊朱允炆,瞧瞧你干的这事儿......咱还没死呢,你就这样干?”
“你难道不知道百姓对于咱大明的重要性吗?”
“你以为这是个小事儿?在咱看来百姓之事无大小。”
他背着手,在大殿里头来回的走动着。
“咱且问你,咱百忙之中还要去看望这些受灾百姓,这是为何?”
朱允炆看着唾沫星子横飞的朱元璋,吓的不停地缩脖子。
听到询问之后,他再三思考才开口回道:“因为皇爷爷您是农家出身,您心疼我大明百姓。”
“错!”
朱元璋大喝一声。
猛然看向他,认真的解释道:“咱去看望受灾的百姓,只有通过他们才能了解到真正的民间疾苦,才能够知道咱大明的官员品行治理之能!”
“咱以前是百姓没错,但咱现在是大明皇帝。”
“你懂了吗?”
朱允炆脑如同小鸡逐米般不停地点头。
“原来皇爷爷还有如此深意,懂了孙儿懂了。”
看着他唯唯诺诺的样子,朱元璋气顿时不打一处来。
直接摆了摆手道:“回东宫面壁读书三天,将这份折子抄写两百遍!”
“孙儿遵命!”
朱允炆听着自家皇爷爷对自己的惩罚,心里头反倒是松了口气。
面壁读书三天而已,遵从了就是,没什么不好。
自己回去正好把黄子澄和齐泰教授自己的儒家之道再给学学。
至于抄写两百遍的折子?这事儿更简单了,回到东宫寻一些跟自己字迹相同之人,帮着自己写一写就行。
到时候递呈给皇爷爷,他也不会仔细看的。
“孙儿告退。”
他连忙行了一礼,转身赶紧就走。
当走出奉天内殿之后,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头念叨着:“终于从‘魔窟’里头逃出来了.......”
......
朱元璋望着他离开的背影,他能够看得出来,今日自己所说的话朱允炆根本就当回事。
“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好管教了。”
他轻叹了一声。
这朱允炆现在越发的敷衍了。
自己让其抄写一百遍,他竟然只抄写了一遍。
而且还想趁着自己高兴的时机,前来主动认错,把这事儿赶紧揭过去?
心里头的小算盘打的响亮啊。
至于自己为何要杀了内侍太监刘慎。
因为他给朱允炆报了信!
如果没有他,朱允炆如何知道自己高兴了那么一阵?
这些事情,他朱元璋看得很透彻。
“这娃......的心思现在越来越多了。”
“越发的让咱生气了!”
他苦笑了一声。
一想到他的所作所为,心里头的怒火就要往涌。
“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不能生气!”
“他是咱选择的,他是咱选择的,他是咱选择的。”
心里头默念了三遍后,心里头的怒火这才强行给压了下去。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不知道为何脑海中闪现出了朱瑜的身影来。
嘴里头嘟囔道:“这娃不错,对咱挺孝顺......也不气咱......”
自己个儿刚嘟囔完,似是想到了什么。
他猛然将御桌的书信给拿起拆开,嘴里头念叨着:“河南道......咱大孙朱雄煐最后失踪在了河南道,而朱瑜这小子当年也是从河南道逃荒来的。”
“当年咱看朱瑜的第一眼就觉得亲近......有种看到自己大孙的感觉。”
“会不会......”
朱元璋的心头骤然浮现出了一个猜测。
“朱瑜这小子就是咱大孙?”
当这个想法出现的一瞬,他那颗苍老的心脏骤然跳动的厉害起来。
他猛地扭头对蒋瓛吩咐道:“去将记录朱瑜的折子给咱取来!快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