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喊着老爷子一起去灾民施舍米粥来着......这眨眼间都没影了?”
朱瑜嘴里头嘀咕着出了家门。
果然不出所料!
当朱瑜从家里头赶到搭设粥蓬的莲花街之时,此处已经有很多灾民汇聚而来。
这一番询问之下,可以确定嘉定受灾的百姓们已经拖家带口的到达应天府了。
朱瑜连忙吩咐着店内小厮该劈柴的劈柴,该熬粥的熬粥,让伙计们都忙活着起来。
片刻不能耽搁了。
早些行动一刻就能救下一条性命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
随着柴火的火力爆发,这架起的四口大锅里头热气蒸腾,米香的香气扑鼻而来。
远处,
这些个受灾的百姓们嗅着香气连忙凑了过来。
而此刻朱瑜却皱起了眉头。
因为通过观察他发现,这里头混杂了一些普通百姓。
这些百姓并未受灾,他们不知道从何处找了这些脏兮兮的衣服,装作灾民,为的就是也吃一碗米粥。
自己这几日若是一直施舍下去,那他们便可以前来蹭吃蹭喝了几日。
倒是挺会省钱!
但是这些米粥乃是留给那些真正需要之人的,岂能让这些个无德之人夺取了他们的口粮?
对于这些人。
朱瑜自然有法子收拾!
“阿狗,刘三,华子!一人拎一木桶跟我走!”
朱瑜吩咐了一声,带着三个小厮离开了。
片刻后他们归来,这木桶里头装的赫然是一些沙子。
在朱瑜的吩咐之下,这些个小厮将这些沙子分别倒在几口大锅之中。
当把这些沙子倒入大锅之中之时,这排成长队的灾民队伍里有了些躁动......
很显然有人坐不住了。
.......
与此同时。
莲花街。
朱允炆带着身边‘两大谋士’到来。
这两大谋士赫然便是黄子澄和齐泰。
他此刻本应该在东宫之中面壁读书,这时候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一同来访,并且要给他教授课业。
这个时候,他看到两位老师到来。
心里头的委屈再也抑制不住,忍不住的将心里头的郁闷全部给吐露了出来......
听完之后,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对视一眼,两人也是苦笑连连,心头道:“皇的脾气谁也摸不住。”
他们看着各自的胳膊,这胳膊里头还带着伤,也全都拜洪武老爷子所赐。
同时,心里头的苦闷也是难以排解......
毕竟他们在国子监教授了朱允炆这么多年,教授其儒家之道。
着重教授了其尊师重道之礼,
就是想着等他成为皇,自己也有了从龙之功。
且知晓了尊师重道,他们这几个当老师的,就可以得到重用。
从而一飞冲天,飞黄腾达!
这样的话,他们这些个国子监的教书先生也就鲤鱼跃龙门了!
可现在......
鲤鱼跃龙门没见到。
倒是见到了洪武老爷子这条年迈濒临死亡的老龙来了个鲤鱼打挺......
瞬间,把他们的‘美梦’直接击碎。
“这老爷子怎么没被送走?咋就又活过来了,当真是......唉!”
当然这话不敢说出口,只敢在心里头念叨念叨而已。
毕竟洪武老爷子的爪牙锦衣卫无处不在,纵然身处皇宫里头,也会耳聪目明。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他们也就认命了。
干脆回到正轨来,继续辅佐教授这位皇太孙吧。
毕竟皇早晚要殡天,这大明的皇位早晚还是这位皇太孙的。
所以他们听完了朱允炆的郁闷便开始低着头思索了起来,准备为其出谋划策。
“殿下,臣等觉得,这事儿其实也很简单!”
“虽说不知道皇在第一次为何动怒,但是后一次动怒,的确是因为您折子的问题......”
“皇最在意的事情自然是百姓。”
“我等再来此处的路,看到了不少的流民百姓,应该是嘉定县的灾民无疑了。”
“皇太孙您何不干脆投其所好?这就出宫去买些馒头烧饼,前去灾民之地,分发分发?”
“如此这般,皇知道后定然欢喜。”
“只要皇高兴了,您这面壁读书却偷跑出去之事皇也不会怪罪了。”
“甚至皇还会夸赞您为了百姓,却敢违逆旨意。”
听到这法子之后,
朱允炆的眼睛骤然大亮,拍手称赞道:
“妙!”
“一举两得!”
“这主意妙哉!妙哉!”
“两位老师,你们真乃允炆之卧龙凤雏也!”
“......”
于是,一行人出了东宫。
让下人买了几袋子馒头和烧饼拎在手里头来到了此处。
正好看到此处有人施舍米粥,众人凝眸望去。
朱允炆道:“咱应天府之中已经有人开始施舍米粥了。”
“咱们快些将馒头烧饼送过去,若是等这些灾民吃了粥,咱们就没机会了。”
他喊了一声。
“正是这个理儿。”
身后的黄子澄和齐泰连连点头,背着馒头和烧饼快步跟。
这有人提前施舍米粥了?
他们还要借此机会跟帮助皇太子在皇跟前表现呢,可不能让这施粥者给截了胡。
可就在这时候,
朱允炆正好看到朱瑜命人朝着米粥里头倒沙子的场面,
他脚步微一顿,愣了神。
......
本书签约了,可放心追读放心支持!今天一直在忙签约的事,明天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