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又拿起了第二份考卷,仔细的审阅起来。
这位年轻的女皇陛下,此刻脸也是散发出了一种淡淡的威严感,让她显得更加的端庄而动人。
第二份考卷,同样也有提领全文的开头一句话。
“先修内功,再谈对外。内功大成,外敌自破。”
在这份试卷,答卷的考生用非常大幅的篇幅来讲述应该如何治理内政,好让大唐变得富强起来。
考生认为只要大唐能像西汉时候汉文帝、汉景帝那样韬光养晦几十年,自然就能使得国力变得强盛,也就可以有了汉武帝时候的追亡逐北大破匈奴。
李秀宁看着面前的这份考卷,迟疑和沉吟了半天,还是轻轻摇头,将考卷放下。
“这份考卷……待定吧。”
毋庸置疑,这第二份考卷肯定是比第三份考卷要更加出色的,但却并不是很符合李秀宁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符合呢?因为它需要的韬光养晦时间太长了。
如果真的按照考卷之中这么去做,大唐强盛起来并击溃突厥的就是李秀宁的儿子甚至孙子,那这份功绩就和李秀宁没有太大关系了。
李秀宁毕竟是历史第一个女皇,她当然渴望能做出一些功绩来证明她这个女皇也是可以和男皇帝一样出色的。
所以,这第二份耗时过长的考卷就只能待定。
究竟第二份考卷能否被评定为第一名,主要就是看最后的第三份考卷了。
李秀宁并没有立刻去拿第三份考卷,而是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
然后,她叹了一口气。
“这第三份考卷估计也超不过第二份了。”
虽然第二份考卷并不符合李秀宁的心意,但是这份考卷内容详实措施可靠,能看得出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秀宁甚至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第二份考卷并不是一名年轻考生所写,而是来自于一批拥有着几十年丰富为官经验的官员智慧集合而成。
如此强大的考卷答案,想必是第三份考卷所难以抵挡的。
但不管怎么说,本着送都送来了的态度,李秀宁还是拿起了第三份考卷。
看着第三份考卷,李秀宁同样也下意识的先寻找提领全文的开篇部分。
“先灭两突厥,再亡吐谷浑,平定高句丽,重掌大西域!”
李秀宁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突厥,无疑是如今大唐所要面对的最强大的对手,也是李秀宁的心腹大患。
在如今的大唐朝堂之中,还存在着以裴寂为首的妥协派,认为不适合在短期内和突厥开战。
这个考卷,居然一来就说要打突厥?
李秀宁忍不住哑然失笑,心想:“这考生确实是热血澎湃,但所思所想未免过于激进和冲动,也没有考虑到大唐的国情和实力。”
以现在的大唐实力来说应该也就五五开,甚至可能比突厥还要更弱一些。
当年汉朝都灭不掉匈奴,现在大唐怎么可能灭的了突厥嘛。
李秀宁继续看了下去。
看着看着,李秀宁嘴角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变得震惊的表情。
“这……”
在这份考卷,十分详细的描述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矛盾,认为可以联合西突厥一起先灭亡东突厥的颉利可汗。
不仅如此,考卷更直接给出了灭亡颉利可汗的军事战术,那就是命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比如李靖)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直插漠北东突厥的老巢,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同时,再派一支诱饵军队大张旗鼓的从西面出击,吸引颉利可汗的注意力,为李靖的突袭创造机会。
一旦李靖奇兵突击完成,老巢被断掉的颉利可汗自然也就瞬间爆炸,那东突厥的土崩瓦解必然不在话下。
只要解决了东突厥这个大敌,接下来的西突厥和高句丽、吐谷浑等更弱的势力对于大唐来说自然也就是手到擒来了。
李秀宁的胸膛微微起伏,显然她的心情并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激动。
“可行性……好像很高啊。”
“不,是完全可行!”
李秀宁当然不可能不激动,如果真的能在她的任内灭掉突厥的话,那她就是大唐最出色的皇帝,甚至可以说比她的父亲、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还要更加出色!
当年李渊在晋阳起兵的时候为了稳住后方的突厥,还要向突厥送礼称臣呢,如今李秀宁却可以一举灭亡突厥!
“好,实在是太好了!”
李秀宁俏脸露出笑容,抬起头来,对着大宗正说道:“就以这最后的第三份考卷作为文试第一名吧!”
说着,李秀宁拿起御笔,给第一份考卷批了“第三”,第二份考卷批了“第二”,第三份考卷批了“第一”。
大宗正点了点头,走来接过李秀宁手中的三份考卷,看到李秀宁的名次批语之后,表情有些微妙。
李秀宁忍不住问道:“现在,大宗正可以告诉朕,这三名考生究竟是谁的吧?”
大宗正点头笑道:“那是自然。根据陛下的批注,这第三名考生乃是来自博陵崔氏的崔仁师。”
李秀宁哦了一声,对于这个崔仁师并没有太多印象。
大宗正又道:“第二名考生呢,则是来自于清河崔氏的崔明俊。”
“崔明俊?”李秀宁心中微微一动,道:“就是那个在牡丹亭诗会被柴政啪啪打脸的崔明俊?”
大宗正咳嗽一声,表情有些古怪:“……确实是那个崔明俊。”
李秀宁心中突然有些急切,追问道:“那第一名呢?”
既然崔明俊这个被公认为最强选手的家伙都只拿到第二名,李秀宁怎么想也觉得第一名应该只有……
大宗正点了点头,道:“这第一名嘛,便是咱们大唐的九门提督,柴政柴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