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写情诗(1 / 1)云月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看

林望的视线在夏津身上一划而过,重新锁定了司徒曜。

来晋州之前,听闻此次宋国前来协同查案的是皇长孙和御史中丞司徒曜,他还加了几分小心。

倒不是这一对准翁婿有过什么了不得的政绩,让他有所顾忌。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两人的履历太干净了。

一个在外求学十数年,最近才刚回宋京的皇长孙。

一个闲散了二十几年,因为犯错而被岳父逼着步入官场的书呆子。

晋州私粮案对于燕宋都不是小案子,一旦查清楚了便是大功一件。

宋帝这是在为皇长孙步入朝堂铺路,所以才把这件事交给了他和他的准岳父。

所以林望之前料定,这二人定然会百般努力,不惜用尽一切手段也要尽快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他,或者说是太后一派担心的正是这个。

毕竟时机还不成熟,此时绝不能轻易暴露,以免影响大局。

这也是太后派他来监视夏津的原因。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宋国的这一对准翁婿竟这般无能。

看似每日忙忙碌碌,其实什么主见都没有。

一直都是他想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想让他们往哪个方向想,他们就往哪个方向想。

皇长孙年轻没有经过事,单纯一点情有可原。

可这位司徒中丞好歹也做了七年官,简直是呵呵

说他是绣花枕头都侮辱了那些草。

赵重熙越想越觉得这两个丫鬟的来历十分可疑。

他抬眼看了看时雨摆在桌上的点心。

点心只有四种,每一盘的数量都是不多不少,却囊括了东南西北不同的喜好。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管是长相还是说话的口音,甚至是饮食的习惯,都无法判断出这两个女暗卫是哪里的人。

果然是司徒箜一贯的风格太狡猾。

难怪当初慕容离亭会被她一步步设计入彀,从而答允带她去燕国。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索性直接问道:“你们俩是六姑娘从哪儿寻得的?”

时雨道:“奴婢们从前的主子是大将军。”

赵重熙手里的茶杯几不可查地晃了晃。

他偏过头看着梧桐:“你带她们二人去安顿一下。”

“是。”梧桐将满肚子的疑惑压下,和时雨和时晴一起行了礼退出了正房。

赵重熙实在是饿了,索性什么事情也不想,拿起筷子开始吃点心。

吃了大约一半,梧桐回来了。

“爷”他见赵重熙吃得挺香,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赵重熙放下筷子:“吞吞吐吐的做甚?”

“爷,那个时雨和时晴真是六姑娘派来伺候您的么?”

见他一张憨厚老实的脸上满是纠结,赵重熙觉得挺有意思。

他反问道:“她们两个是你放进来的,怎的那个时候都不怀疑,现在反倒起了疑心?”

梧桐道:“今日一早她们二人是随着司徒家的一名管事来的,小的怎会怀疑。”

“方才你没见到那时雨交给爷的书信?那可是长孙妃亲笔所书。”

“见到了,只是”

“你是觉得她们的本事太大了?”

梧桐用力点点头:“小的就是这么想的。时雨和时晴年纪也就比六姑娘大三四岁,就算她们聪明绝顶又特别能吃苦,要想学会这么多的东西至少也得十年。

十年前六姑娘才两三岁,难道她那个时候就想着算计您哦不,应该说算计她未来的夫婿了?”

赵重熙哭笑不得。

原来他之前以为的考验,在梧桐眼中却是算计。

只不过这样的算计,世间的男子大约没有几个人会反感。

看来梧桐这小厮的人品还是很端正的,将来哪个女子嫁与他,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想罢他笑道:“你方才没听她们二人说从前的主子是大将军?

他为了自家外孙女培养一些特殊的人才也无可厚非,今后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对长孙妃起疑心。”

这样的理由梧桐之前自然也是想过的。

可他就是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此时听赵重熙这般叮嘱,他忙道:“是小的多想了,长孙妃对爷那么好,怎么可能会算计您。”

赵重熙指着桌上的点心盘子:“把这些都撤了吧。”

“是。”梧桐应了一声便开始动手收拾桌子。

赵重熙靠在椅背上,嘴角微微勾起。

时雨和时晴从前的主子是大将军?才怪!

阮大将军能成为和燕国楚王慕容绯齐名的战神,自然不会是许多无知的人口中的粗鄙土匪。

他的确不会像很多将军那样言必提兵法,甚至未必能够熟练背诵各种兵书。

但他指挥的每一场战役,都足够让那些号称熟读兵法的人仔细研究。

总之在他看来,阮大将军绝对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够奸诈。

但即便如此,时雨和时晴这样的人才,也绝不可能出自他门下。

不过赵重熙本来也没有打算深究时雨和时晴的来历。

司徒箜能把他们派到自己身边,那就说明她们是绝对值得信任的人。

至于她身上的秘密,迟早有一天她一定会亲自对自己说。

退一万步说,就算她一辈子都不愿意告诉自己又如何?

这一点遗憾相对于她带给自己的那份心安而言,又算得了什么。

赵重熙今日在驿站歇息,司徒曜如同往日那样一早就赶到了晋州知府衙门。

自从赵重熙同意和慕容离亭合作,司徒曜哪里还有心思去查什么案子。

每日无非就是按时到知府衙门应个卯,目的就是稳住燕国的两名官员,确切地说是稳住那位大理寺卿林望。

至于那位夏司宪

司徒三爷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暗暗打量了坐在他对面真正忙碌的夏津一番。

说起来这位也算是他的旧识。

当初司徒家在燕国的地位十分特殊,家学也是远近闻名。

除却司徒家的子弟外,还有好些其他府邸的子弟前来求学。

夏津便是其中的一个。

因为他的年纪和司徒曜差不多,两人当初也算是同窗。

司徒曜的记性极佳,从前的人和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