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杭州盐市(1 / 1)位尊实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刘浩又进行了每天例行的签到,这一次他获得了继续的运输工具。

一共是四艘高大的木制风帆船。

长达四十多米的商船,三根高大的桅杆,挂着白色的风帆。

用了半天的功夫,这一周以来生产的精细食盐都装了船。

刘浩还特地吩咐,将两百斤精盐装在了一艘小船,给在定海的林关运去。

船队离开桃花岛之后,先是向东入海,而后转向北从定海北部的海面穿过,再一直向西航行。

离开了定海的地面,他们的船队就到了杭州湾,一共花了一天的时间。

四艘大船没有进入曲曲折折的钱塘江水道,这么大的船队进入,一定会引起轰动。

找了一处叫做王盘山的小岛,将大船锚定在这这里。

船队停了这里,刘浩带着刘成和冯同坐着几条小船,直接奔着杭州城而去。

刘浩这都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个时代可不比未来。

到处都是山贼水匪,真要是让他们知道船装着数十万斤的食盐。

他们肯定会成为这些山贼海盗们准备伏击某个目标。

天黑之前,刘浩一行人到了杭州城。

宏伟壮丽的杭州城一片欢腾,人潮汹涌,街市热闹。

最热闹的还属位于钱塘江码头的天一楼。

这座天一楼是码头附近最豪华的酒楼,过往的客商,本地的官员都喜欢在这里谈事。

杭州城内的平常百姓都知道,如果你想找当官的,不要去什么衙门,就去天一楼准没错。

刘浩为他们几个人买了带辫子的瓜皮小帽,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街转了一圈,看到很多的百姓都聚集在天一楼外面。

“你们知道吗?今天晚会有很多的大盐商到天一楼来。”

“是呀,今天我看外面的江面来了很多的货船,吃水很深,看来装的货不少。”

刘浩抱拳拱手说道:“两位,叨扰一下,这天一楼是怎么个事情?”

站在左边的书生看了一眼刘浩,“你是外地来的吧,难怪比不知道这件事情。”

“是呀,我们是从江苏来的。”

“今天,天一楼会聚集很多的盐商,他们会商定这一年的盐价。”

刘浩装作很不解的问道,“不是,这盐价不是有朝廷的官价吗?”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另一个书生很显摆的说,“朝廷的官价指的是那种最差的粗盐,里面什么都有,发苦发涩。”

“这些人聚在这里,是买卖那些精细盐的,这部分就没有人管了。”

“说了这些,今天就跟你所明白吧。”书生很享受这种为人解答的感觉,想要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你。

“你听好了,杭州地面,也可以说整个浙江都是这样。”

“盐在这里分三等,粗盐、细盐、精盐。”

“粗盐官府定价,大概就是十文左右。平常百姓家,或者像我们这样的穷书生,就吃这样的盐。”

“细盐就是比粗盐好一点,口感好一点,没有那么多粗粒,这个大概是二十分钱,这是官府里面的官吏,衙役能吃的了。”

刘浩追问道:“不是还有一种精盐吗?”

“那种就不用说了,俸禄少的官员都吃不到,价格也是不定的。”

“质量不好的也要三十文一斤,而那种白如雪的精盐,怕是要卖到四十文,五十文都有可能。”

“我跟您说,那种盐都是可遇不可求,有钱你还不一定能买到哪。”

刘浩也是没有想到浙江这个地面,还有这么多的事情。

“多谢两位了。”

刘浩抱拳拱手表示感谢,带着身后的人就进了天一楼。

一到大门口,就被站在门口的小二拦住了。

“这位爷,对不住了,今天本楼不接散客,您还是请别出去吧。”小二还是很礼貌的说道。

刘浩开口问道,“是不是只有盐商才能就去。”

“您说的对极了,这里面都是行销全省的大盐商,您···”

小二有些瞧不起刘浩,“只怕是一个盐贩子吧。”

“你说什么?”刘成立刻就不愿意了,一把拽住了小二的领子。

刘浩马制止了刘成,“刘成,松手!”

小二被吓了够呛,刘成松开手之后,退后两步说道。

“这里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来的,还是去别处的,要是在这里闹出事来,我跟你们说巡抚大人可是在楼,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巡抚大人在楼,这个消息才是刘浩想要得到的。

“小二哥,你是说巡抚大人在楼?”

小二气鼓鼓的,说道:“是呀,你们赶紧走吧,别在这里闹事,知道了吗?”

太好了,刘浩实在是太高兴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的浙江巡抚是一位叫做田逢吉大人。

他是清顺治乙未(公元1655年)二甲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

历任编修、顺治帝日讲官、侍讲、侍读、侍读学士、学士。

曾经做过康熙帝的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浙江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史)等职

也算是帝师级的人物。

刘浩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五两银子,递到了小二的手里。

“刚刚有所得罪,我们也是盐商,手里有些盐,想请巡抚大人看看。”

小二看到了银子,眼睛中的怒火也就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笑意。

“您早说呀。”小二让开道,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这位爷,我带着您去。”

元旦看书乐不停,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