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内一下子就彻底安静了下来。
这里的孩子们年纪虽然小,可也都知道皇帝是什么人,是能够决定他们荣华富贵和生死的人。
所有人包括赵煜都起身来,作揖相拜。
其实赵煜很庆幸,自己没有穿越到明朝,要不然动不动就跪着磕头行礼他可受不了。
“山呼!”
当嬴政迈步走近偏殿,他身后的寺人亮着公鸭嗓大喊着了一声。
在场的没有几个懂得什么叫做山呼。
还是几个年纪大的,带着头。
“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这才陆陆续续的有人跟着如此说。
声音极其的不整齐,整个偏殿乱哄哄的。
在嬴政身旁随行的典仪蹙眉,这论起来可都是殿前失仪了。
虽然这一群都是未及弱冠的孩子。
“罢了,都是一群孩子,典仪不必计较了。”
嬴政今日廷议前来到此地,为的就是看一眼赵煜。
看着人群中,那小脑袋不安分的晃悠悠的模样,他就觉得可爱,不由的更加喜爱了。
“都起来了吧。”
“谢陛下。”
“谢谢陛下。”
稚嫩的童声和廷议宛如洪钟般的大臣们山呼声确实有些不同。
看着偏殿内的这些孩子,嬴政心中很清楚,大秦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的手中。
他们未来会成为大秦的重臣、猛将,或是开疆扩土或是成为一个守城之人。
嬴政一开始只是想让赵煜进宫来读书,他好亲自教导一番。
可是想了想又觉得如此一来,赵煜的风头实在太大了。
现在的他不过是蒙府的一个义子而已,自己现在对他的宠爱已经让很多人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所以他才想到了这个办法,一来也算是慰劳重臣们了,二来也不会让赵煜的风头太过巨大。
赵煜随着众人抬起头来,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
一些个子高的将他前面直接挡住了。
不过透过人群的缝隙,他还是看到了一张不太痛快的脸。
胡亥也来了。
好像不止是他,皇帝的几个小儿子都来了。
还真的是陪皇子读书啊。
赵煜暗自无奈的叹了口气,自己怎么说好歹也是一个二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怎么就沦落到陪一群小学生、初中生读书呢。
在赵煜瞎想的时候,皇帝跪坐在高坐,偏殿内的一切一览无余。
他看着赵煜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不禁也好奇,自己这个皇孙在想些什么?
现在这局面他又不好单独让赵煜出来说话,一时间心里憋屈的很。
“罢了,等你再长大一些,朕就让你认回宗庙。”
嬴政心里暗自想着。
“看到尔等,朕已经不禁展望我大秦的未来,朕希望尔等勉励,好好的读书,未来为我大秦扩土强国……”
赵煜昏昏欲睡,台大领导讲话实在繁琐。
他不禁叹了口气,原来这个传统真的时候自古有之。
好不容易熬到了皇帝说完了慷慨激昂的话,他总算走了。
只是走之前他回头,还朝着赵煜这边看了过去。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赵煜感觉嬴政那最后回头看的是自己?
正当他疑惑的时候。
谁知道,好巧不巧,他身旁安排了一个和他两看相厌的人。
“尼玛,为什么胡亥坐我身边?”
胡亥目光阴沉的盯着赵煜,似乎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
原来刚才政哥看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最喜欢的儿子胡亥。
只是这位置是谁安排的,怎么让他和胡亥做一起了。
“公子。”
赵煜笑脸以对,胡亥不屑的哼了一声。
这是完全不给自己面子了?
赵煜收回了笑脸,他也不是那种热脸贴人冷屁股的人。
“小乞丐。”
胡亥嘟囔了一句,明显是故意说给赵煜听的。
赵煜瞧都没有瞧他一眼,更这种没必要生气,而且现在他也不能对胡亥怎么样了。
打起来最后吃亏的是他自己。
高台,一位白发苍苍满腹经纶的老夫子带着十来个身穿儒袍的年轻人从侧门走了进来。
那些年轻人都是儒生,那么那位老夫子至少也是个博士了吧。
这个博士可是像后世那样考去的,而是一种官职。
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大多都是为了儒家里面这些年纪大的人。
其实就是一种闲职而已,皇帝用来安抚儒生的,以免他们出去妖言惑众。
纵观历史,始皇帝对儒家算是很不错了,可惜最后他还是被儒家士子黑了两千年。
其实赵煜也很好奇,皇帝焚书坑儒,杀的到底是儒生还是方士?
反正他都来到这个时代了,说不定能够亲眼所见,只是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
“还不如穿越到汉朝呢。”
相比较于秦朝,赵煜更喜欢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期。
和霍去病种马河西走廊,马踏阴山何其壮哉。
“咳咳!”
“啪!”
正当赵煜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一直戒尺狠狠的敲击在了桌面。
“孺子,起来!”
赵煜缓过神来,才发现那个老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自己的面前来。
“活该。”
坐在他身旁的胡亥暗自偷笑着,一副要看他倒霉的模样。
“汝刚才在做什么,本夫子所说的经意你可懂得多少?”
原来是课了。
赵煜起身来,不慌不忙向着老夫子行了一个礼,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刚才学生在想一些别的事情,完全没有听夫子再说什么。”
“放肆!”
老夫子气的吹胡子瞪眼,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嚣张的学生。
在他讲课的时候出神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敢如此和他说法。
“伸出手来!”
“夫子且慢,要不然您再给学生讲一遍,或许学生早就学过也未可知。”
看着他手中的戒尺,赵煜觉得自己还是不伸出手为妙。
他想低调,但是他绝对不想挨打,那戒尺打一下得疼好几天。
“哼,狂妄,那好本夫子问你,何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这是初中知识还是小学的?
他也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借着系统里面的【学识】天赋,这些他学过的知识只要他想要调取,就会出现在他脑海中。
赵煜谦逊的躬身拜道:“此言是子贡求问孔子,何为仁,孔子便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基础打好了,事情才能得到顺利解决。”
“夫子,我说的可对呼?”
赵煜看着老夫子,那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其实他刚才讲的根本就不是这一段,说出来不过是想为难一下赵煜。
没想到,他不仅能够解析,还说出了一番道理来,还说的这么通彻。
元旦看书乐不停,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