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 / 1)爱吃肉的老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易接住了姜红芍丢过来的那张‘情书’。

看着姜红芍懵住的表情,不禁好笑的问道,“第一次收到别人的‘情书’?”

“嗯,”姜红芍下意识的点头。

“那......有什么感想?”

“感想吗?”姜红芍认真想了片刻,摇头,“之前想都没敢想过。

“现在的话......就是觉得莫名其妙。

“虽然背后说人显得有些没素质,但真就觉得......挺奇葩的那种。

“要知道,我连那位男同学叫什么都不知道啊。

“之前见没见过面我都没有印象。

“这临毕业了,突然送来这么一张、一封......情书。

“姑且就当它是情书吧。

“而且,这么奇怪的‘情书’我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好吗。

“不怕你笑话。

“刚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还以为那位同学是想让我帮他解出来这道方程式呢。

“我还想......让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帮着解数学题,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

说到这里,姜红芍的脸还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抹委屈。

“噗!”

听到姜红芍真实的想法,李易当场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虽然两人一直都在压着声音,但这动静还是引起了周围一些人的注意。

“抱歉,抱歉。”

打扰到了别人看书,李易歉意的道歉了一圈。

回过头,才又看向姜红芍,忍不住好笑道,“这可能是数学生历史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了。

“不过,用笛卡尔心形函数当情书送给中文系的女生,那位同学也确实……嗯,想法独特。

“他......可能是觉得你见多识广,应该听过关于笛卡尔心形函数的故事吧。”

“还有故事?”

姜红芍不禁来了兴趣,“能跟我说说吗?”

“固所愿也。”

李易笑了笑,整理了下语言,讲述道:

“这个故事,是关于数学家笛卡尔和瑞典公主克里斯汀的一段传说。

“笛卡尔生于1596年,黑死病爆发时流浪到了瑞典。

“1649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

“几天后,他意外的接到通知,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

“跟随前来通知的侍卫一起来到皇宫,他见到了在街头偶遇的女孩子。

“从此,笛卡尔当了这位瑞典小公主的数学老师。

“小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笛卡尔还向她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新领域直角坐标系。

“每天形影不离的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

“公主的父亲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

“小公主克里斯汀苦苦哀求后,国王将其流放回高卢,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

“笛卡尔回高卢后不久便染重病。

“他日日给公主写信,但都被国王拦截了下来,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

“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

“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就是大名鼎鼎的笛卡尔心形函数:r=a(1-sinθ)。

“国王看不懂,就召集了全城的数学家,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看出问题。

“国王觉得这应该不是什么情话,因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整日闷闷不乐,就把这封信交给了克里斯汀。

“看到公式,心有灵犀的公主画出了公式对应的图案。

“看到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她明白了恋人的心意——他还一直爱着她。

“老国王死后,克里斯汀登基,立即派人在欧洲四处寻找心人。

“无奈斯人已故,徒留她孤零零在人间......

“这,就是数学界著名的‘心形线’的故事。

“据说,为了纪念这段矢志不渝的感情,这封享誉世界的另类情书还保存在欧洲笛卡尔的纪念馆里。

“我觉得,刚刚那位同学应该是看了这个故事,所以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试试你们之间是不是心有灵犀。

“不过......很显然,结果让他失望了。”

听完李易的故事,姜红芍沉默了片刻。

就在李易以为她可能会为故事中的爱情小小的感动一下的时候。

却见姜红芍抬起头看着他,满脸认真道,“假的!”

‘不愧是你!’

心中感叹了一下,李易点点头道,“确实,这段故事的原型应该是笛卡尔和克里斯蒂娜。

“在历史,笛卡尔和克里斯蒂娜的确有过交情。

“但笛卡尔是1649年10月4日应克里斯蒂娜邀请才来到瑞典。

“而1632年,克里斯蒂娜的父亲就已经去世,六岁的克里斯蒂娜那时就成为了瑞典女王。

“1644年,克里斯蒂娜就已经亲政。

“所以,并不存在那个1649年邀请笛卡尔担任小公主数学老师的老国王。

“而且,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谈论的主要是哲学问题,而不是数学。

“在故事背景都是假的的基础,故事本身自然也立不住脚。

“不过,故事虽然是假的,这道公式和线形图却是真的。”

“嗯,”姜红芍点了点头,很是满意李易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想到他昨天那神奇的‘钓鱼’技术,以及今天这随手画出心形线和对国外的历史都相当了解的情况。

姜红芍又忍不住好奇问道,“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数学系,李易。”

“数学?”姜红芍轻轻点了点头,同样自我介绍道,“中文系,姜红芍。”

“姜红芍?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语道破了这个名字的来历,李易问道,“起这个名字的长辈,应该过战场吧?”

听着他语气中的肯定,姜红芍略感意外,“你怎么这么确定?就不能是经历过战乱的读书人?”

“哈哈,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胸怀的读书人,又怎么可能不亲战场?”

“嗯,确实,”姜红芍点了点头,似解释般轻声道,“我爷爷起的。”

两人声音都不大,越聊越投机。

一旁,被完全忽略的小李韵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只觉得......自己今天在这里可能有点多余。

元旦看书乐不停,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