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阳的“变法”之策,让燕武帝眼前一亮,若非这一份考卷掉下来,燕武帝都忘记了还有一份没看。
对罗贤的考卷,燕武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由于苏浅夏现身引起了一番轰动,燕武帝也因此得知了罗贤在京考时仅花半柱香时间便答卷离开了。
如果能在半柱香时间内作出能通过京考的文章,那就真的是妖孽了。
“便将这最后的考卷阅完罢。”燕武帝看了眼阅文殿外面,发现天色已黑,准备速速将罗贤的考卷扫完后去批阅奏折。
随意地放平宣纸,瞩目的标题映入眼帘。
【旧法已死,新法当立。】
见到这大胆的标题,燕武帝大吃一惊,不由得豁然站了起来,殿下的龙椅都因他剧烈的动作晃动了起来。
“旧法已死,新法当立?好大的胆量,竟想要掀翻大燕律!”
燕武帝如此动容自然是有理由的。
玄黄历930年,大燕的始祖黄帝燕始帝南征北战,最终凭借绝对的武力征服了数个小国,成立了如今的大燕皇朝。
在燕始帝登基后数个月,他便颁布了《大燕律》,籍此律法统治大燕。
大燕律沿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期间历经多次修改,但从未有人提出过要撤销大燕律。
大燕律,代表的是始皇帝的威严,也是整个大燕皇室的威严,如今更是成为了将贵族阶层与民众阶层区分开来的重要壁障。
其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律法本身!
商阳提出“变法”,在燕武帝看来,已经足够出格了,没想到这罗贤更加胆大。
可以预见到,若是把罗贤拟定的这个标题公开,他必然会遭到所有学堂大儒、礼部司的群起而攻之。
燕武帝摇摇头:“如此魄力,还是更适合当一名武者,何必报考法部司呢?”
同时,他继续看了下去。
【欲巩固皇朝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应借法治国。
国,即大燕皇朝。
法,非大燕律,乃新法也。
借法治国就是依照新法治理皇朝,应是大燕皇室领导民众治理皇朝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皇朝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皇朝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皇朝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
借法治国,可有如下举措:
其一,健全保证新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保证新法的权威性。保证新法的全面实施,要落实新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行以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某种行为是否符合新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特别要加强律法的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背新法的法令,使新法全面实施具有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其二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要坚持科学立法、全面立法、依法立法,完善皇室领导、法部司主导、各级州县官员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强重要领域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重点解决立法的针对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立法不及时等问题,充分发挥立法在觉醒时代变革狂潮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其三是健全皇朝上下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本质上都是为了保障皇朝上下的公平正义。为此,必须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贵族阶层与民众阶层皆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事关所有皇朝人员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确保新法有效实施。
其四是加强对新法实施的监督。加强对新法实施的监督,就是要保证包括三公六司在内的所有皇朝职能部门的权力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皇室、贵族和民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尤其要支持新形式的律法监督制度,拓宽律法实施范围。
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遏制各领域的违法行为。
法部司及相关部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新法有效实施。
……
实施如上举措,借法治国,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一,借法治国是大燕律法制度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皇室集权;
第二,借法治国是发展民众思想进步,增强大燕整体实力的根本保证;
……
第十,借法治国是强化大燕凝聚力的重要条件。
时不我待,故,废旧法,立新法之事迫在眉睫!】
整篇看完,燕武帝久久回不过神来。
如果罗贤看到这一幕,一点都不会感觉奇怪。
毕竟,他是直接将现代经过无数伟人琢磨研究出的先进理念直接搬到了大燕这个律法制度比之前世秦朝还要落后的国度,自然会给燕武帝造成巨大的冲击。
而且,为了忽悠燕武帝,罗贤特意将现代理念中增强民主的概念替换成强化皇权统治,很容易引导他认为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强化大燕皇室的统治。
燕武帝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缓缓从罗贤的文章中回过神来。
“这种文章,这些理念,这些举措,竟是在半柱香以内完成的?”燕武帝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更加愿意相信,这篇考卷不是罗贤本人所作,而是冥冥中守护着大燕的神明借助他之手创造的。
但燕武帝也明白,神明早已不在。
毋庸置疑,这就是罗贤的作品。
或许,真的存在着那种远超时代的天才。
感慨了一下后,燕武帝仔细考虑起了罗贤这个提议的利弊。
可以很明显看出的是,立新法必然是有利于民众、削弱贵族阶层的,燕武帝在意的是,它能否强化皇权?
大燕目前的局势是贵族阶层势大,若非采取三公六司制度分化他们的权力,很可能形成对皇室极大的威胁、即便是将他们分权了,皇室也一刻不能分心,否则万一哪天这些三公六司中的某些人背地里联合,可能导致难以挽救的后果。
在担心贵族阶层势大的同时,大燕皇室也是贵族阶层的一员,某些针对贵族阶层的举措也得顾及自身利益。
因此,商阳的变法之策才会得到燕武帝的欣赏,因为其变法之策是在保持皇室在内的贵族阶层当前形势的状态下,压制住民众,不让觉醒者成为大燕局势的搅局者。
这种政策,看似激进,实则是以保守为目的,同时附和大燕皇室和贵族阶层的利益。
而罗贤“立新法”的策略,更像是一个疯子一样,要以整个贵族阶层为敌。
对燕武帝来说,如果采纳罗贤的政策,只要成功了,就一定能压制住当前最可能对皇室造成威胁的敌人,但无法看清皇室的未来走向,可能会为未来的皇室造就更强的敌人。而且,面对与整个贵族阶层为敌,真的能成功吗?
理智分析之下,燕武帝越来越倾向于商阳的变法之策。
带着一分不舍,燕武帝将罗贤的考卷收拾了起来。
“你给出的这份答案,还是永远不要面世的好。”
这时,燕武帝听到外面响起了三声规律的猫叫声,便重新做回了龙椅上。
“进来。”
随着燕武帝话音落下,一道浑身笼罩在漆黑中的人影闪现一般进入了阅文殿,用分不清男女的飘忽声音说道:“陛下,有情报。”
“禀。”
“某个修仙者门派传出消息,新一届的修仙者大会确定要提前举办了,具体时间待定。”
“知道了,下去吧。”
“诺。”
与来时一样,黑影离去时也飘忽不定,眨眼间便失去了踪迹。
在黑影离开后,燕武帝的面色阴沉了几分。
“修仙者会议提前,他们又想做什么?”
思忖间,燕武帝攥紧了拳头。
半晌后,他重新拿起了罗贤的考卷。
“看来得有些大动作了!罗贤,希望你能让我看到我想看的东西。”
……
第二日,燕武帝召开朝会,在百官面前宣布道:“诸位卿家,京考考卷已经批阅完毕,明日午时揭榜,揭榜后入仕考生立即就位!”
闻言,朝下众臣面色都或多或少有所变化。
礼部司司首上前一步:“陛下,荣臣直言,直接让京考考生上位是否过早。按过往之习,应予以他们三月的培训期……”
燕武帝打断了他:“孔司首,本次考生质量颇高,朕判断他们有能力立即办事。”
“陛下,这不合礼法啊……”礼部司司首突然双脚跪地,行礼呐喊道。
“孔司首的意思是,朕的诏令没用了?”
“臣不敢,臣不敢,但臣请陛下三思啊……”
“哼!这事已有定论,孔司首不必多言!”
孔司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结果司政公在他开口前便先发言道:“陛下,臣定会指导礼部司妥善处理新官就位问题。”
自己顶头上司都这么说了,孔司首只能作罢,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不甘。
司武公和司兵公也同时鞠躬道:“陛下,臣亦会指导武部司(户部司)、法部司(吏部司)妥善处理新官就位问题。”
燕武帝点点头:“三公有心了,不过此次,朕想要看一下六司的效率,你们三位就不必指导了。”
闻言,三公都面露诧异,但他们什么都没有说。
“诸卿无其他事项禀报的话,今日便退朝吧。”
“诺!”
……
众臣退朝时,司政公与礼部司司首走在一处,礼部司司首似有不甘地说道:“司政公大人,为何您刚才要……”
司政公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宣德啊,你这性子真的要改改了。刚才你但凡再多说一句,最轻都是当场革职的下场!”
“但我作为礼部司司首,陛下不符礼法的行为,我必然要劝诫才是!”
“就是因为这般,你多少次得罪陛下了?现在任谁都知道,六司司首里,就你的职位最不稳。老实跟你说,袁飞已经盯你这位置很久了,还多次跟我打招呼。如果你丢了位置,我没有理由不让他上位。”
“可……”
“宣德,你自己好好考虑吧。你要记住,礼法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大燕!是燕家的天下!”
“这我当然明白,遵君王之令,亦是大礼。但我这把老骨头,能活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给陛下提建议了。”
“陛下不会莫名其妙就不尊故习,应当是这次的考生中有他想要马上见识一下本领的人。”
“商阳?”
“很可能是他。”司政公稍稍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但也可能不是。”
……
是夜,燕武帝在阅文殿拟定好了京考金榜,亲自密封起来,而后唤来了大内总管魏仁义。
“仁义,明日揭榜,你亲自宣读。”
“遮。”
“最近修炼如何?”
“禀陛下,咱家的进境一如过往,无法再向前一步。”
“果然,还是迈不过那个槛?”
“咱家修为停滞二十年,屡屡尝试,丝毫无法增进。那一境,宛若传说一般,根本无法踏入!”
燕武帝感同身受地点点头,打开阅文殿的窗户,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漫天星光,叹气道:“武道路尽,何时是头?”
“兴许,整个大燕只有乙月丫头有机会了。”
“仁义,你也算慕容乙月半个师父了,你觉得她有多大的机会?”
“十十之一。”
“整个概率,很高了。”
“若是有那本武典在,或许还能再提高一些。”
“即便武典没有被窃走,使用它的代价也太高了。要让慕容乙月看突破那一境的内容的话,恐怕至少得牺牲十几名绝顶高手。”
“即便如此,也值得。”
“是啊,值得。”
良久的沉默后,燕武帝继续说道:“仁义,你先去休息吧,明日的揭榜和登天梯,都需要你来负责,得辛苦你了。”
“诺。奴才告退。”
魏仁义行了一礼,缓缓退下。
……
今夜的燕京,与京考前那个夜晚一般,无数颗躁动的心脏跳动着。
揭榜之日,裁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