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纠结的军用航空发动机(1 / 1)无聊的钢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总参情报部数据中心。

五千万美刀存进瑞士银行的账户之后,彭国琛一直在数据中心等消息,虽然这次交易能够顺利进行是由最高长老会开会讨论后做出的决定,但是中间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彭国琛身上的压力自然不小。

“部长,数据文件全部自动解锁,可以读取了!”

彭国琛ing神一振,道:“马上对这些资料进行备份,打印出来的文件移交给档案局保管,提供给相关专家分析解读,保密等级为绝密!”

“是!”

“等一下!还有一件事,上次他不是打广告说什么都能卖吗?你在tt上问问他,能不能帮我们搞到俄罗斯的117s航空发动机。”

这只是彭国琛临时起意,算是对上次战忽局调戏广告的一次回应,他可不认为战忽局真的能搞到117s航空发动机的实物。

毕竟到目前为止,战忽局所展现出来的是其惊人的情报收集能力、黑客能力以及恐怖袭击能力。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东京恐怖袭击案的相关细节汇总过来,高层对于这个组织非常ing惕。

这段时间,无论是国安还是总参,华夏在海内外的所有情报网都疯狂地运转起来,全力寻找战忽局的踪迹,可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战忽局仿佛幽灵一般,出现得非常诡异,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这个组织还没有表现出任何对华夏的敌意,可谁也不敢保证它们会不会在国内做出像东京那样的大事来。

而彭国琛之所以问陈新能不能帮忙搞到117s航空发动机,也是有原因的。

去年九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访华的时候,军方高层就有意采购有意采购一批117s型航空发动机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

可是华俄双方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始终是个大问题,俄罗斯对华夏方面仿制苏27国产型号为歼11,其衍生改进型为歼11b战斗机以及s300系列防空导弹国产型号为红旗9始终耿耿于怀,因此,在中方提出采购117s发动机的时候,俄方的反应并不是十分的热烈。

只是俄罗斯军工企业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仍然对向华夏出口高技术军事装备抱有极大的兴趣。

但是真正想要得到117s航空发动机就需要漫长的谈判和等待了,随着歼20战机的首飞,军方对高xing能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再次热切起来,是以彭国琛才会有此一问。

tt发出滴滴的声音,陈新打开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117s发动机,军方还真敢和他做这生意?

陈新连忙打字道:“可以,要多少?”

彭国琛皱了皱眉,战忽局的口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大。

彭国琛道:“你能搞到多少?”

陈新扭头问钢镚:“钢镚,你觉得报多少台合适?”

钢镚两眼发光,说道:“想要多少有多少,越多越好,这都是钱啊!”

陈新已经对这个钻进钱眼里的家伙无语了,想了想,觉得第一次做军火生意,不能报太多,回复道:“十台左右!”

总参情报部的tt沉默了下去,过了几分钟,那边又有了回复:“你们真能搞到117s?”

陈新不屑地撇撇嘴,写道:“废话!就是f119p100我们也能搞到!”

117s发动机只是al31f发动机装备中国歼10,歼11等战机的深度改型,采用了矢量喷口,最大推力14.5吨,不开加力时推力达到8.8吨,全寿命周期达4000小时,比原型号al31fp提高了两倍。主要用于装备苏35以及t50战斗机,就目前而言,117s发动机其实就是类似al31fm2发动机的三代改进型动力,而xing能不足以谈得上是四代动力的过渡型号。

与之相比,f119可是美国普惠公司为f22“猛禽”战斗机研制的推重比10一级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采用了普惠公司多年的经验和新研究的技术,在结构和xing能上代表了当前最先进的战斗机发动机的水平,最大加力推力为17.5吨,不开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推力达到11.4吨,比起117s的水准要高上不少。

彭国琛深吸了口气,问道:“f119单价多少?”

陈新写道:“一千二百万美元!”

彭国琛道:“117s呢?”

陈新道:“,那么弯74度行不行?延长7.9cm行不行?正向偏差和负向偏差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这个设计为什么就是最优的,最优设计中的安全裕度是多少?

没有这些东西,中国人在工厂里照猫画虎造出了涡喷56。

有人就据此评论说,50年代,中国和美国人的差距也就是半代到一代,怎么现在反而差距变大了呢?

笑话!

能造出来,并不代表能设计这样的发动机了,你的制造能力也许和人家差半代。但是你的设计能力差多少?不知道,因为你是零,没法比。

没有设计能力,别说设计新发动机你还是不会,就是对现有发动机改一改,你都不知道怎么改。

华夏原来仿造了那么多航空发动机,想提高xing能,大多只能吃安全强度储备和寿命储备,是以牺牲可靠xing和安全为代价的。

而国外,在已有发动机整个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只做一些局部的小改进就可以使发动机的xing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10年下来提高到原型机的120是很正常的,而且不影响寿命和强度。

没有设计能力,别说改,就是发挥现有能力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华夏的歼6发动机涡喷6,全寿命只有100小时,被美国人讥笑为“一次xing发动机”同期美国人是10001500小时同样的涡喷6,美国人拿到手,分析一下,重新装配,寿命高了一倍!

这只是设计领域的问题,至于像材料、工艺、试验等领域涉及到的问题就更多了。

以前军坛上还流传过一则轶闻,某个研究所好不容易搞定了粉末合金涡轮盘的材料问题,结果准备切削加工的时候,发现机床的刀具硬度和韧xing不够,怎么办?从头来呗!

总而言之,航空发动机是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的大考。

别说华夏,就是德国和ri本,二战前的发动机那么牛。二战后美国人一限制,到现在他们汽车发动机做的那么好,航空发动机就是不行,为什么,因为缺环节,已经不完整了。

所以,德国人图省事,干脆买飞机,不造飞机了。

ri本呢,我造飞机,但发动机我买美国的。就算少量自造的航空发动机,也有很多生产技术和和生产许可是买的更关键的是,和中国仿造一样,缺少完整的设计原理和数据。

ri本的材料科学非常发达,部分单项基础研究在世界都是领先的ri本第五代单晶合金都出来了,但有一个自研的航空发动机型号批量装备吗?还不是给罗罗当打工妹啊。

至于印度,搞it行,it多少半成品都可以在国际上买啊,外包啊,分包啊。

可是论工业基础呢,它连步枪子弹的大规模生产都不合格。

你让他搞航空发动机工业试试,1986年开始研发的卡弗里涡扇发动机,老毛子当了26年的班主任,最大推力7137公斤,推重比6,在俄罗斯累计试飞60多小时。最后呢,在2012年4月印度防务展上,国防部长安东尼宣布因技术指标无法满足而停止研发工作。就这个指标水平,连2003年中国的涡喷13b都不如。

所以,航空发动机要搞好,

第一要钱。大量的钱,要多少?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基础要多少,就是多少。省不得。哪里省,哪里就要有短板。美国一个发动机型号研制费用就达到1530亿美元,发动机是钱堆出来的。

第二要时间。干什么用?积累,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先得能做出来才谈得上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该补的课要补,理论预研、核心机制作……没做过这些,你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些时候,捷径是走不得的。

第三要机会。什么机会?自己的型号。要走过完整的型号过程,而且要在飞机上用它,大规模用它,不管多贵,不管开始有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试着用它,改它,以型号为平台,实现技术理论、材料工艺和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

ps:关于航空发动机钢镚有很多话想说,所以就不要抱怨钢镚资料党了,这一章有很多内容都摘自网友“兵器迷的天空”写的一篇帖子中用航空发动机浅析,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