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屠夫县令(1 / 1)生在苏杭1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霍去病带着石头向城西的长安县衙出发。

汉朝时期,长安城是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中心。

此时的长安城内热闹纷繁,经济交易繁忙,到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游人和外国商人。

霍去病到了县衙,才发现这里和大街像是两个世界,一个繁华,一个冷清,一个富丽堂华,一个像茅草屋。

县衙门口有两个衙役。

霍去病向衙役讲明了来意。

一个衙役进去通报,随后衙内传来了一声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请!”

霍去病带着石头穿过门厅,向衙内走去,衙内各项摆设都比较简朴。

来到后衙,中庭的椅子正坐着一位身材偏胖的中年人,好像刚睡醒,一副家常打扮。

关于这位长安县令,霍去病之前也做足了功课。

县令姓周,名四海。

之前是个屠夫,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发奋图强,经保举做了长安县令。

关于这位县令,有个有趣的故事。

霍去病给这个故事,取名“小猪风波”。

话说长安城外,有一天,一家农户家的一头小猪突然跃出猪圈,直奔长安县衙门口,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在县衙门口拉了一堆屎,撒了一泡尿。

衙役们见了连忙向县令报告。这位“屠夫状元”听说此事赶紧跑了出来。

看见小猪真的在衙门口随地大小便,便大声骂道:“大胆刁猪,你真是猪胆包天,竟敢在县衙门口撒野!拉屎要坐牢二十年,撒尿要坐牢十八年,两罪归一,你只有死路一条。别以为我当了官就不杀猪了,我手里的刀还没生锈呢!”

说着举起屠刀向小猪砍去。

正巧这时,有个和尚经过,赶忙叫住了“屠夫县令”。说道:“施主,刀下留猪,这猪和我还有些关系呢……”

县令一想:这猪和人能有什么关系?”

和尚说道:“这猪乃是我前世的兄弟,后被杀转世而成,这样,和尚我今日兜里只有五银,就向老爷买了这猪的性命吧。”

说着就把银两递给县令。

于是这位县令对衙役们说道:“这头小猪的家人来了,那就好办了,你们都退下。”

和尚转过脸来教训小猪:“罪过,罪过,你这小猪,你爹娘怎么教你的?怎么能在县衙门口闹事呢?你看看,这里都快让你弄成粪池了,真是给猪家族脸抹黑呀!幸好我跟县令大人有过硬的交情,能保住你的小命儿……”

这个故事真假不论,但是霍去病觉得,他的卖纸大业一定可以红红火火开展起来。

这位周老爷正喝水漱口呢,看到两个小孩子被衙役带了进来。

“县令大人,你好!”

周四海头也未抬,看了一眼霍去病主仆二人。

“你二人找本大人何事?”

“给您看一件物什。”

说着,霍去病让石头从袖里掏出一叠四四方方的纸张。

衙役接过后递给了周四海。

这块四四方方的物件像极了前段时间,捕役们报的城东小院造的东西。

“你们就是城东小院的吧,次把我的捕役打伤,我还没找你,你倒是找门来了!”

“次是误会,这次我是专程来做解释的。”

周四海看向眼前这个小孩子。

穿戴富贵,似不像平常人家出身。

“好,我听着。”

霍去病没想到这个县令这么痛快。

“这叫玉扣纸,以嫩竹制成,柔软,韧性好,纸张略带蛋黄色。”

霍去病拿起周四海桌的笔墨,在纸写下了一个周字。

继续说道,“该纸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容易吸干墨水,而且字迹经久不衰。”

周四海前,拿起书写过的纸张,确实字迹清晰,表面没有留下墨水,纸张透亮也不晕墨,纸的颜色甚是赏心悦目。

“关键是,重量轻,易携带,这东西要是放到东西市就是稀罕物,怕是抢也抢不到。”

“民间传说,你这纸张是我大汉的祸害,应当被销毁。”

“大人认为,凭着这个纸就能颠覆我大汉朝的天下?”

周四海看着眼前的纸张陷入了沉思。

霍去病知道他动摇了,便前去烧第二把火。

“这纸张是稀罕之物,到市场定然价格不菲,我这里只能生产,不能买卖,想和大人一起联手把纸张卖出去,利润我们五五分。”

周四海还在想着霍去病刚才的话,听到他说要通过自己把纸张卖出去,手一抖把纸掉在了地。

霍去病看出了他的害怕。

“大人不必害怕,谣言我自会平息,您帮我添把火就行。”

周四海一听不仅有钱赚,还可以不用出太多力,满口答应了。

回去的路,霍去病想到了一个平息谣言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制造另一个谣言。

在人们分不清是非对错的时候,把局面搅得越乱越好,越是混乱不明,越容易掌控人心。

既然,大汉朝的百姓都相信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那就利用这个故事,让它为自己的纸张买卖铺就一条光康庄大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