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偶然的发现(1 / 1)倚夜听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李德謇把这些使者送走,李泰自然也回到了天津城。

因为这时代的节奏相当缓慢,而且粮食的统一入库也需要相当多懂得计算的人一拨打着算盘计算。

大约过了一周左右,王真儒完成对这次购买粮食的统计,便过来对李泰汇报。

“燕王!”王真儒见到李泰,第一时间对李泰行礼汇报,

“这次一共收到粮食三十三万七千石,都已经用绸缎支付完毕,这是账簿,请燕王过目。”

“放下来吧,我会找人核算的!”李泰点头道,

“不过,没想到居然有这般多粮食,有些出乎意料了,原本还以为幽州这地方能有个二十万石粮食就不错了!”

“自从东突厥被我朝李靖尚书所灭,北方边境可谓再无祸乱。

之后,渤海水师当初在我们幽州驻扎,退役船只供给了幽州,捕猎而来的鱼群也多向幽州出售,算来解决不少百姓的吃饭问题。

再说这几年风和日丽,国泰民安,年年都是丰收之年,幽州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手里储存了这么多的粮食并不奇怪。

有燕王您这大善人帮助他们清理一下仓库,他们本就是求之不得。

更不要说,他们投了大量钱财在《草种计划》上,现在能有个回血机会,自然再好不过!”

王真儒说道最后,又补充道,

“说到底,还是燕王您贤明远达,为我们在幽州工作,打下基础。

我们不过只是做了一点不值一提的工作。”

李泰的目光不由向着王真儒看了一眼,嗯,有前途!

然后,李泰徐徐对王真儒道,“把粮食储蓄好,很快就会用到了。”

“嗯?”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倒有几分茫然,不由问道,

“燕王可是有其他任务?好教燕王知道,我们手上还有天津对渤海的港口要建设。

还有天津津口、天津城,以及天津港口三处道路要修缮,短时间内抽不出什么力量了。”

李泰挥挥手,对王真儒道,“你多虑了,我怎么可能会这般把你往死里用。

你先把这两件事情,一件件的处理过来也就是了。

只不过,既然粮食收齐全,自然要进入下一步,否则粮食这么多,放在仓库里做什么!”

王真儒看着此刻李泰,倒也不敢多说什么。

因为跟着李泰在高陵混过的王真儒非常清楚,燕王就是这种喜欢没事找事的家伙。

尤其当他手上有一大笔钱后,正常人要么把它给存起来,要么把它拿出来买地,但燕王喜欢的却是扩大再生产。

仿佛不把这一笔钱给花出去,燕王就浑身都不舒服似的。

不过,燕王既然如此支持,那王真儒也不再多说什么,燕王怎么说,自己怎么做呗。

这时候,李淳风快步走进来,脸上春风得意,激动道,“燕王,结晶了,结晶了!”

李泰听到李淳风的话语微微发愣,倒是有几分恍惚。

从六月份开始,现在秋收已过,已经有三個月多月了,虽然自己对晒盐法有着绝对信心,但真正操作这件事情的却是李淳风,终于出结果了。

“我们骑马去盐田看看!”李泰听到李淳风的话,直接了当道。

李淳风点点头,众人没有耽搁,很快便来到盐池,一个个的仿佛湖泊一般。

李淳风带着李泰来到最小的大约只有十六平方米面积的小盐池中,却见到这盐池的底部,铺着一层晶晶亮的雪白食盐,看到这幕,李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终于结晶了。

“终于结晶了!”李泰看着这些粗盐,总算松了一口气,转过头对李淳风道,

“淳风,真正能用上这些粗盐,还要多少的时间?”

“按照这速度,大概再用一个月,就能出粗盐了。而第一批食盐要久一些,至于以后,那就要看这日光有多烈,海风有多强了!”李淳风看着李泰,开口道,

“不过,这种晒盐法晒出来的只是粗盐,百姓吃吃也许不计较,但若吃得多了百姓会掉头发的,还需要用配置卤液,用淋卤法慢慢冲刷里面的杂质才行!”

“需要什么!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全部给你配置好!”李泰大手一挥对着李淳风说道。

李淳风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双眼通红,这就是他愿意跟着李泰干的原因。

因为李泰真干一件事时,从来不是索索扣扣,而是真得信自己,真敢给自己砸钱啊!

李泰继续道,“我事先说好,这种粗盐给百姓吃岂不是祸害百姓,你想办法去除掉里面杂质,以我用得食盐作为标准,百姓吃什么食盐,我就吃什么食盐!”

“诺!”李淳风无比坚毅的回答,“以后这盐场出什么食盐,我就吃什么食盐。”

李泰听到李淳风的保证,不由点点头。

说实话,这海盐相对陆盐来说,多多少少在现代人看来还是有很多杂质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这是无可避免的事。

但这种自己敢卖什么,自己就敢用什么的态度,纵然有杂质,也是能慢慢改进的。

不过表完态了,李淳风继续道,“燕王,我需要大量人力继续开拓盐场。

尤其食盐结晶后,接下来的处理工程还需细细琢磨。

所以我需要墨科学子给盐场的制作专属器械,还有淋卤专用的卤池过滤掉海盐中的杂质。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专门盐科人才,过来区分海盐与陆盐的分别。

区分海洋到底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使我们能更详细了解海盐,为它编写海盐法则!”

李泰听到李淳风的话语,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总感觉某些话语,说出来总感觉很违和。

说实话,自从什么火之法则,什么日之法则,什么水之法则成为证道附属产物后。

这所谓法则二字,就是代表着物质绝对不会改变的性质或者定理。

现在对上海盐,李淳风自然是拿出理科专研的精神,开始想办法去解析海盐这种物质。

而解析出来的有关海盐的所有信息,便被称作是海盐法则。

所以,李泰感觉违和的确违和,但李淳风显然已经适应了农业学府的思维方式。

管他什么东西,先记录下来找人慢慢分析,等到分析出了结果,再也谱写海盐法则!

“对了,燕王,快要入冬了!”李淳风很郑重的对李泰提醒。

“放心,我们积蓄了大量粮食,就算煤炭产业也已经找到幽州本土煤矿开始开采了。

而且我还会让孔雀送一批棉衣过来,就算冬天干活,也不会有人冻死的!”

李泰看李淳风却是信心满满的回答,毕竟幽州这地方比长安可是要冷的多。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淳风苦笑道,

“燕王您没有在这里待过,不知道到了冬天这莫说这大运河,就算是桑干河都会结冰。

至于渤海海面也会有结冰的时候,我是说您是不是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

“嗯?!”李泰听到这话,神色变了变,说实话自己又不是北方人,运河结冰这种事情自己都会本能的忽略掉。

而实际上天津小城,虽然有了足够的粮食和炭火,但如果因为结冰断了水路交通也还是很麻烦的,毕竟自己刚来幽州,很多的准备自己做得未必充足。

“我会注意这一件事的!”李泰神色严肃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李淳风见到了李泰有所准备,不由道,“若结冰了,这盐池怎么办?”

“几年以积累经验为先,不过可在边沿处挖掘出沟渠,放置煤炭加热维持水温。

当然要是天真太冷就先算了,每年停一两个月也就是了。

让工人们也休息休息,若是有闲不住的工人让他们到天津城来,少不了让他们干得活!”

李淳风点点头,至少自己的所做所谓不会全部白费就好。

李淳风感叹道,“不过到了冬天也不全是坏事,我们幽州学府的很多验证,也在等冬天到来,等着去一一实验,一一验证。”

“验证?”李泰听到了李淳风的话,倒是有几分好奇的说道,“什么验证?”

“验证大道啊!”李淳风说道,“有很多证道法在春夏秋是没办法做的,只能到冬天。”

“为什么?”李泰有几分莫名。

“燕王不记得当初的水银实验了吗,我们用冰作为器皿检测出了水银的高度,确定了新的度量衡啊!”李淳风道,

“后来莪又尝试换了好些器皿,但都做不到可以透视的程度。

后来来到了幽州,发现这里的冰雕匠人很是不错,干活又快又好,就用冰雕器皿了。”

“冰……冰雕……”李泰的脑子嗡嗡的,不由道,“你还干了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让冰雕匠人制作了当初一些放置各种不同溶剂的瓶瓶罐罐,让我能看得到里面的情况。

比如一张纸条在冰封瓶子里面烧起来,上面放个瓶塞,我让士卒把整个冰瓶子捏碎了,都没把这瓶盖给拔出来。

总之有了这透明的瓶瓶罐罐,我能直接看到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看不到!”

“冰啊!”李泰却也有几分感慨。

自己到底是陷入到死胡同里面了,当初自己虽然用冰放置水银,研究出了想要的度量衡,却没想到,这东西居然还能这么用。

冰雕匠人,直接把冰打造成相应的器皿,那是不是冰雕匠人是不是也能把冰打造成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单筒望远镜,比如说天文望远镜,比如说显微镜,甚至聚光镜。

在这没透明玻璃的时代,是不是能通过顶尖冰雕匠人的手,完成一些也许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完成的奇迹操作呢!

李泰不知道自己的设想能不能成功,但要真能这一步跨越过去,当人们发现肉眼视野以外的其他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虽然只是北方,而且只能在最寒冷的几个月,但即使如此,透明容器对科研所带来的进步却也是无比重要的。

当然,这种取巧的方式,想要走得远是不可能的。

想要科技的真正进步,到底还是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拥有合适的工艺,然后老老实实的攀科技。

李泰在李淳风这里倒是大受启发,便答应李淳风很快他需要的东西便是会送过来。

不过随着冬天到来,幽州之地不但会出现运河冰封的情况,甚至幽州本身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雪下道路堵塞,李泰觉得自己也是时候去找高季辅了。

自己趁着冬天来临之前,多忽悠一些幽州附近的百姓来天津搬砖扫雪。

就算是港口因为冰雪的原因,没办法在今年年底修好,但道路倒是能尽可能先修好再说。

同时,幽州的煤矿也需要大量的劳力进行工作,自己肯定是会把配套设施给建设好,不至于让他们冬天挖矿把命搭进去。

还好的是,对冬天作业,自己麾下倒是是有丰富的经验,至少在长安不会出人命。

唯一不清楚的就是,北方这里的风雪到底是多么的寒冷。

李泰骑着马带着人向幽州城而去,因为他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想要干点事情,总会遇到缺少劳力力。

现在秋收了,百姓空闲下来了,自己也该要好好使唤使唤他们了。

与此同时,高季辅随着当初作为中介人,完成了燕王与幽州世家的交易,也算与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搭上了线。

现在秋收结束,自己也能够通过这些世家,让百姓们服徭役了。

这个是国策,只不过因为政府管不到基层需要世家或者当地豪族出面支持。

高季辅明白这过程中世家会把自己的徭役转嫁给普通百姓,但百姓又怎么拒绝得了呢!

他们也就只有咬咬牙,把这徭役完成过去,挨过这一年再说吧

“高长史,我来拜访你了!”就在高季辅遥想时,李泰的声音远远得就在门卫传来。

高季辅感觉自己的太阳穴隐隐作痛,毕竟这燕王太会来事了。

但自己能怎么办呢!自己也想拒绝啊!

可对高季辅来说,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李泰,幽州长史才是副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