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棒梗出了事。
院子里流言蜚语不断。
都在传李阳的事情。
李阳借钱给秦淮茹。
到成了不少人议论的对象。
“真是没有想到,李阳还是个大好人。”
“可不是,家里那么有钱。”
“随随便便一掏就是一百多块钱。”
“我还听说,李阳养的狗都吃肉了。
“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说李阳既然那么有钱。”
“怎么不多接济接济没钱的。”
“看来以后要跟李阳搞好关系。”
街坊邻里们没事就坐在院门口。
七嘴八舌的聊着天。
各自心里面打的小算盘。
整条胡同,但凡谁家有个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
贾张氏也算是消停了几天。
因为心疼她的大孙子。
每天都在照顾棒梗的衣食起居。
也没有去找李阳的麻烦。
但是她那碎嘴子还是每天谩骂。
“傻柱接济了点什么东西。”
“这是人吃的吗?”
“每天都是一些残羹剩饭。”
“就不能带点儿好的,我又不缺嘴。”
“这个李阳也是。”
“装模作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前几天还巴巴的送钱。”
“如今也不说接济一下。”
贾张氏一脸尖酸刻薄。
刚拿起来的窝窝头又扔了回去。
换成了白面馒头。
每天中午秦淮茹都会从食堂拿两个白面馒头。
基本都落在了贾张氏,贾东旭的嘴里面。
然后在分出来点给棒梗。
反正是不可能有秦淮茹和两个女儿的。
她们也只有吃粗粮的份。
哪怕是这样。
还要遭受贾张氏母子的冷眼。
“秦淮茹,你不是很厉害吗?”
“一百块钱都能让李阳心甘情愿给。”
“怎么就要不来一点儿粮食?”
贾张氏一边大口大口吃着白面馒头。
一说数落着秦淮茹。
“这傻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躺在床白白胖胖的贾东旭偶尔也会附和几句。
“.........”
秦淮茹表示无语。
也不吭声。
安安静静的吃饭。
如今贾家一家子六口人。
都要靠秦淮茹这一个月十六块五的工资过活。
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
即使是这样。
日子也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一晃十天。
这几天李阳都带着来福去班。
夜班基本都是来福当值。
李阳则是美滋滋地躺在保安室睡觉。
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来福就会汪汪叫。
李阳每次夜班都会带两份干粮。
一份给来福。
一份留着他自己吃。
到了第二天早。
来福又像是个闹钟似的。
每天准时叫李阳起床。
基本。
李阳的夜班时间都是睡一觉就下班了。
以前他觉得长夜漫漫。
如今眼睛一闭一睁就天亮了。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轻松自在。
这几天的相处下去。
李阳和来福关系越来越好。
来福就像是李阳的一个小跟班。
非常的得力。
李阳渐渐地也习惯了。
来福整天跟在屁股后面的日子。
这天。
如往常一样。
李阳下了夜班。
带着来福出去溜达了一圈。
还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一点排骨。
到了中午。
房间里的李阳正在炖排骨。
玉米胡萝卜往里一放。
葱姜蒜大料一搞。
瞬间香味扑鼻。
李阳在现代也是经常研究做饭。
虽然和大厨比不了。
但手艺也算是一绝。
这味道顺着门缝儿,窗户口就散了出去。
这个年代。
大家的鼻子都很尖。
谁家炖个肉,炒个菜,
一下子就闻到了。
率先飘过的就是二大爷刘海中家里。
“这李阳家里又在吃肉?”
刘海中鼻子冲着外面嗅了嗅。
脸说不出来的羡慕。
口水都快流到碗里了。
“咱们今天也有鸡蛋。”
“不用羡慕他。”
二大妈又从厨房拿出来三个煎蛋。
刘光福,刘光天一看。
眼睛都直了。
吃不肉也就算了,
鸡蛋总能吃一点吧?
两个人筷子还没有过去。
就被刘海中一筷子打了回去。
“你们吃窝窝头去。”
“没规矩。”
“这鸡蛋是给你们吃的吗?”
刘海中脸色一沉。
生气的说着。
这三个鸡蛋最终分到了刘海中夫妇。
还有他们的大儿子碗里。
两个小儿子只有看的份。
这口水早就流出来了。
“不吃了。”
刘海中脸色非常不好。
哪怕是吃到了鸡蛋。
他都觉得如同嚼蜡。
这怎么能跟李阳家的肉比?
两个小儿子一听。
刘海中就连鸡蛋都不吃了?
他们眼神会意。
刚准备下手。
刘海中又夹起来鸡蛋。
一口塞到嘴里。
这才起身。
站在窗外,眼神不断的往李阳家里瞥。
“看他那得意样。”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长,居然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李阳啊,你得意不了多久。”
“这好日子马就过不长了。”
“等我哪天当了领导。”
“有你好果子吃!”
刘海中眼神一眯。
流露出一丝阴狠。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