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亚历山大的疑兵之计(1 / 1)本天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抵达海达斯佩斯河的第三天,阴云逐渐散去,暴雨停息。

这片大陆的奇热再次发挥它的作用,气温使得水汽快速蒸腾,尽管带走一些热量,却很快再次进入酷热难当的节奏。

隔着河岸望去,波鲁斯的部队在河岸处整齐排列,士兵穿着轻甲,甚至是完全**上身,大概防守三公里的正面。

显然波鲁斯对待整个河流的地理环境更为了解,他选择河流几折之后,水速较为平缓的的地带设防。作为假想的登陆地点。

由于河岸两侧的地势较为平缓,几乎完全没有遮挡,对方的行动均在侦查部队的眼里暴露无遗。

波鲁斯那巨大的战象部队,矗立在阵列之中,弯刀战车显然隐藏在阵列之后,作为机动打击部队。

敌人的布阵,留给马其顿远征军一部分潭头阵地,这恰恰证明了波鲁斯的老道,设想就是留给反击部队清晰的视线,其次是保有冲锋的适当距离,最后则是打上亚历山大的登陆部队一个立足未稳。

面对好整以暇,守株待兔的对手,硬拼显然是不明智的鲁莽之举。

于是亚历山大开始尝试命令抢渡部队进行机动移动。

他先是带领伙伴骑兵向河水逆流的北方移动,波鲁斯的部队见状,也同时向北方移动,亚历山大立即命令整个部队向着相反的方向,顺流的南方移动,敌人也赶紧掉转头同向封堵。

很快,聪明无比的亚历山大就看出其中的学问。

波鲁斯的部队最为依仗的战象和战车部队,也恰好是他的软肋。

大量的步兵和弓箭手完全依靠战象作为自己的攻防依托,但是移动缓慢的战象和战车在机动中成为拖累速度的累赘。

亚历山大一直信奉的进攻优势也能在此发挥作用。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将领们往往认为防守的一方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势,显然波鲁斯就是如此。

温泉关斯巴达人封堵波斯帝国百万大军的壮举太过深入人心。

但可惜那仅仅是极为特殊的情况之下的真理。

条件就是唯一的、狭窄的交战地点。

而主动进攻的优势则体现在,宽阔的正面战场之上。

举例说明:就是假使敌人拥有三个方阵的兵力,但是他却需要防守两个登陆点。

亚历山大一方虽然只拥有两个方阵的兵力,却能自由选择进攻的方向。

敌人只有集中全部三个方阵的兵力才能较对方形成优势,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放弃另外一个地点的防守,如果一旦押注失败,代价则是绝对的惨败。

若采取折中的防守办法:每个地点均布置一个半方阵的兵力,则面对敌军两个方阵的全力进攻就会处于劣势。

换而言之,战争进攻的主动性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上不可跨越的藩篱,形成了优势。

防守军团的空间差距,实际上造成了时间的差距,援军赶到之时,往往一场战役的胜败已经确定了。

亚历山大正是运用这种铁则的高手。

而在托勒密脑海之中突然有一道闪电掠过:“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通过一种神奇的办法能够快速到“瞬间转移自己的部队”,整个战争的理念就会被改写!

仅仅只是一瞬间!托勒密不由自主地笑了笑,这显然是只能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办到的事情。

一个计谋立即在亚历山大的脑海里产生了,他命令阿明斯塔作为临时的指挥官,继续带领两千名伙伴骑兵继续沿着海达斯佩斯河西岸来回移动,半天之后又由其他将领接替,所属部队也逐渐暗中进行替换,达到全天来回折腾、疲惫敌军的目的。

剩余的将领则全部返回营地饮酒或是休息。

直到折腾至第三天,波鲁斯终于忍不住了,眼不见心不烦,率领绝大部分士兵后撤扎营。

远远望去,那匹最为豪华装饰的高大战象抽身而退。

仅仅留下不足三分之一的步兵和稍许骑兵在河岸处担任警戒。

印度人被马其顿牵着鼻子走,显然会耗费更多给养。他们的数百头战象,每天凭空消耗的食物无以计数。

从渡河作战的预判来看,亚历山大从船只下水,登船,再到渡到河岸,至少需要半日的时间。

波鲁斯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必要一直陪着马其顿人所谓的疑兵之计玩耍。

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对登陆敌人反击。

就在此刻,远征军才开始真正的布置抢渡战术。

塞萨里工匠之王狄阿底斯的五十艘三十桨的大木船,足以将两千五百名伙伴骑兵一次性渡过河去。

步兵和弓箭手则可以用八桨小船进行渡河,加上大量牛皮裹住谷壳的筏子,一次性登陆的士兵完全可以形成可观的战斗力。

亚历山大将全部大船隐藏水草丰茂的地方,尽管印度人观察哨,完全清楚对方必有船只用以渡河,却完全不知道集中在何处。

整个海达斯佩斯河的水草丛简直太多了。

抢渡点的选择成为了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公开阐述自己的办法,而只是命令将全部渡河工具拖进一个海达斯佩斯河的一处岬角后面,之前勘测河流沿岸对抢渡有利,只有这个岬角和河中一个非常小的岛屿,上面生产一些繁茂的树木,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作用。

整个大军极力开始准备渡河,营地之上顿时喧闹起来,河对岸的印度人自然看在眼里,但之前亚历山大的不断“折腾”却使得他们无法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对手是否是真的要渡河要在何时何地进行渡河。

尽管托勒密深信不疑:皇帝仍会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但似乎更多的人显得毫无把握。

对于亚洲象的恐怖印象,远远胜过波斯帝国的高加米拉决战。

印度人的大象体积更大,数量更多,训练也更为有素。

马其顿将士面对的困难还有东岸敌人的阻击,这让习惯列好阵型作战的士兵们十分不适。

一言论之,大多数士兵似乎已经不那么坚定相信亚历山大会给他们带来不可思议的胜利了。

亚历山大大帝本人也清楚此次战斗绝不会像之前那样以极小的损失换来敌人的惨败。

大量的牺牲和损失在所难免。

在托勒密整理自己的作战装备的时候,皇帝来到了他的面前。

“我们午夜开始进行渡河准备,拂晓时分开始渡河作战。”亚历山大说道。

“完全清楚,我的陛下。”托勒密说。

亚历山大点了点头,一挥手,三位侍从官员捧上两个巨大的布包。

正在托勒密不知所以的时候,他掀开了包袱的一角,一副纯白色的胸甲,和高高的红缨头盔显露出来。

这不是你的盔甲吗?托勒密惊讶道。

“一点没错!你的主要工作就是穿着这幅盔甲进行作战!”亚历山大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