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后隋局势(1 / 1)匆忙的牛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隋大兴城。

有一骑自西城门狂奔而入,竟不顾宵禁,直奔城中一座深宅而去。

巡夜的守备城卫正待拿下这狂奔扰民的狂徒,就被身旁队长伸手拉住,低声怒骂:

“别找死!看清楚别人穿的是什么,那是云州杨家的人。”

那骑兵毫不停留,扬长而去。

队长拢了拢身的皮甲,从腰后抽出一根烟杆,吧嗒吧嗒抽了两口。

意兴阑珊说道:“巡完这圈咱们就回去休息吧,天挺冷的。”

“真希望这太平日子还能接着过下去。”

年轻的城卫不明白队长为什么要这么说。

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云州杨家的人就可以无视宵禁,策马狂奔。

要知道这可是后隋国都大兴城,天子脚下。

还有谁能比天子的规矩还大?

刺耳的马蹄声停在大兴城丞相府门口,骑士翻身下马跌跌撞撞往里闯。

大宅毫不因报讯快骑突然到来而惊慌。

一群侍女有条不紊点灯茶,撤出堂去。

跪在中堂的士兵见四周无人,悄悄抬头,看向雕梁之,一牌匾书“诗书继世”四个魏碑大字,怔怔出神。

“你识得这四字?”

士兵猛然一惊,叩首在地:“卑下衔刀卫游骑探子,有急情来报。方才失神,请丞相大人赐罪。”

高堂正中太师椅,端坐一人。

一身丝绸长衫,白面长髯,正是后隋丞相杨素。

“无妨,何事如此着急。”

“张将军命我向您禀报:西蜀秦镇及其亲卫数十人,全部死在了大秦辽东的群山里。”

杨素手持杯盏,正要品茶。

听到这话顿时愣住,惊道:“他们被大秦边军发现了?”

游骑摇头答道:“应该没有,我们安插在大秦军里的谍子并没有收到消息。”

“那是怎么回事?那天寒地冻的贫苦之地除了黎阳边军,还有谁能杀的了秦镇?”

杨素起身,在堂内缓缓踱步。

“你们张将军觉得可能是谁下的手?”

游骑犹豫片刻,才答道:“张将军说,可能...可能是一品以的高手。”

“高手?!”杨素停住脚步,冰冷的目光顶着跪在地的士卒。“你的意思是,杀他们的是那些江湖中人?”

游骑将头死死埋地,跪在地丝毫不敢动弹。

杨素眼中杀意越来越浓,忍了半晌终是将怒气压了下去。

淡淡说道:“想不到老夫的计谋居然被一个江湖中人给破坏了。”

“回去告诉张须陀,把衔刀卫撒出去,摘几颗值钱的脑袋来。那黄巢不日就要进京,不能让他看轻了我后隋的实力!”

捡回一条命的游骑一身冷汗,连声答应。

“明白,卑下告退。”游骑不敢起身,躬身退到堂外。

陈设富丽堂皇,暗藏不少皇家珍品的厅堂内,只剩陈素一人。

他再不用维持儒雅的面具,一把抓起桌专供后隋皇室的明黄茶盏摔了个粉碎。

“这张须陀也是个废物,这点事情都办不好。”

他厉声喝骂,对这位跟自己同样站在主战阵营的云州主将极为不满。

既而想到那些最喜爱跟自己唱反调的保守派大臣,怒意更深。

“一群腐儒,那帮大秦蛮子的刀都快把圣贤书脊砸断了,还在搞文人相轻这一套。“

“真把我杨素逼急了,大家一起到马背读书去吧。真真如海一派书气,尽是槁木死灰之徒!”

杨素的骂声传到屋外,数十名仆从跪在地,没人敢听。

.................

下马关,隶属后隋栖凤州,南靠秦岭,北有渭、洛二川会沧浪河水抱关而下。

东近后汉青州,是两国要冲之地。

城中建有百丈高楼长天楼,其形宏伟壮观,因楼顶可观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之美景而得名。

栖凤王家在此经营数百年,民间素有“欲扣王门,王亦下马”之称。

可见王氏在此地地位之高、根基之深。

此地与已和冀州相隔数百里,虽然临近新岁,但天地却是一片枯黄,没有一丝雪意。

魏屠苏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驽马缓缓入城。

下马关内,一条笔直骑道横贯南北,两旁的茶坊、酒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不少商贩在犄角旮旯的地方插空摆着地摊,叫卖着应季的吃食和讨喜的小物件,想趁这普天同庆的日子多赚点钱。

骑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便是规划整齐的民居坊区,隐约可见坊间车马粼粼往返,行人川流不息。

魏屠苏贪婪地欣赏着繁华场景,思虑着该如何敲开那栖风王家的门。

他这一路已经将后隋的国情探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后隋自建国至今已历七朝,历史出过不少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曾当过那春秋霸主。

但是随着大秦、西楚、北魏等强过的崛起。

后隋再也没了那叱咤风云的能力,退居成一个偏居一隅的二三流小国。

到了这几年,朝堂更是被出身云州豪族的杨素把持。

这位推崇王道的门阀之主,自出仕开始便以统一春秋为毕生之志。

在后隋朝堂大力提拔军中武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不断煽动后隋皇帝向邻国开战,意图恢复昔日的霸主地位。

有人觉得应该打,自然就有人觉得不能打。

身居吏部尚书一位的栖凤王家老祖,就是坚定的保守派。

“你帮主战一方,那我就到不战那侧。”

打定了主意搅乱局势的魏屠苏将目光锁定在了栖凤王家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