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两禅寺大和尚,了悟(1 / 1)匆忙的牛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屠苏在人烟罕至的荒原牵马独行,于一日后遇见一名身披袈裟着麻鞋的贫苦老和尚。

北魏之地佛教盛行,遇见一个和尚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和尚的穿着打扮,明显是一名南方禅宗僧人。

这就让魏屠苏觉得有些惊讶。

要知道在这据传和北疆蛮子有同出一源的北魏盛行的可是黄红密教,对南方僧侣可并不和善。

而且此地又是两国交接的蛮荒之地,一位禅宗老和尚不远千里到这儿传经布道,即便僧人瞧着慈眉目善,魏屠苏也不敢掉以轻心。

或许是跟龙虎山恩怨过深,倒是魏屠苏现在看到三教中人就有些头疼。

魏屠苏一拍劣马屁股,让它自行走远觅食,和老和尚保持着不近的距离开口问道:

“老师傅何故到此蛮荒之地?”

老僧微笑回道:

“老衲了悟僧人,自南边两禅寺而来,受我佛指引去往北魏太平宗,想要与一位道门老友讲讲道理。”

听到两禅寺三个字,魏屠苏眉头一挑,一身戒心放下打扮。

这座以禅己禅心命令的寺庙,里面的和尚大多都是往日难得一见的老好人。

“虽然此行可能是无用功,但是这件事不得不做。公子又是为何来此?”

了悟和尚笑着问道。

魏屠苏叹了口气,“我也是和一个道士讲道理,没讲过就被逼到这里来了。”

“那道士很凶?”

“确实很凶,不过有机会我还得去跟他讲一讲,让他明白自己那套全是歪理。”

老和尚了然点头,“如果是歪理,那确实还要再讲。”

“不过老僧见公子受伤颇重,时刻有体魄尽碎的危险。既然公子也是爱讲道理的人,若是不嫌老衲呱噪,倒是可以与公子说些金刚法门。”

金刚境本就是那佛家之物,现在有佛门高人为自己指点,何乐而不为?

魏屠苏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地,乐呵呵道:

“既然高僧有心,那就恳请前辈不吝指教。”

老和尚也不走近,就地而坐,与魏屠苏遥遥相对。

将竹苇禅杖横膝而放,缓缓说道:

“公子体魄虽然破碎,但依旧能够看出几分大金刚气象,能将如此强悍的肉体伤成这样,想必和你讲道理的不是天象武夫,就是那道门天君吧?

“武道境界也是不低,更是兼修道、魔、儒多门,蔚为大观,天资之好,天赋之高,毅力之韧,实乃罕见。”

被老僧一眼看透几乎所有秘密的魏屠苏内心震撼,也有点羞愧。

他可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毅力天资,自己不过是有挂而已。

魏屠苏脸色如常,笑道:“都是杂而不精本事,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

老和尚笑了笑,道:“儒家提倡博览群书,道门道藏也是浩如烟海。多学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只不过融会贯通依旧是最终目的,公子以为然否?”

魏屠苏真诚请教道:“确实是这样,但是这各家流派本就互有抵触,如何才能融为一体?”

老和尚考虑片刻答道:“其实各门各派虽然看似截然不同,但是根基都在气机使用和天意领悟,如果公子能够参透那天道玄机,自然就能万法归一。”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魏屠苏下意识准备翻个白眼,但看见老和尚认真至极的表情,勉强忍住,摊手说道:

“大师你觉得我像那种能够秉承天意的人吗?”

了悟和尚老实摇头,“不像。”

魏屠苏嘴角抽搐了几下。

老和尚爽朗笑道:“这问题太难,和尚也解释不了。但是公子体魄的问题,老衲或许能够解答一二。”

魏屠苏洗耳恭听,却见了悟和尚伸手隔空一点,大量金刚境奥秘以佛门灌顶的方式涌入他脑中。

魏屠苏神情肃穆,双手不自觉掐其佛门金刚印诀,体表金光萦绕。

原本皮肤细密的裂纹竟开始缓缓愈合。

片刻之后,魏屠苏再睁眼时,身体皮肤已经和原来一般无二,虽然距离体魄尽复还差的很远,但是一身实力已经恢复三四成。

魏屠苏这才明白了悟和尚赠与他的金刚境感悟有多珍贵,起身恭敬一礼,“多谢大师相助。”

了悟和尚连忙摆手道:“不过是些换不来吃喝的道理。对公子有用就好。”

魏屠苏内心暗道,岂止是有用,简直是雪中送炭好不好。

他冥冥中有种感觉,如果自己体魄完全恢复之时,那就是他晋升大金刚境界的日子。

也是他登门拜访龙虎山之时!

心怀感激的魏屠苏,按下心中激动,问道:“大师去北魏,可是为灭佛一事?”

老僧点头,感慨道:

“北魏的密教走了一条歪路,也怪不得别人要行那灭佛之事。”

“其实死些和尚倒也没什么,甚至没了寺庙没了香火,没了佛像没了佛经,在老衲看来,都行。”

“但那信徒是无辜的,他们的佛心也并没有错,如果乱杀一气,这个不太行啊。”

佛门之事魏屠苏不了解,也不好乱说,但是他用脚想都知道了悟和尚这一路绝对不会太平。

有心报恩的魏屠苏笑了笑,道:

“既然大师你是去跟别人讲道理,那能否让我随行学习?这样日后我跟别人讲道理时也能多点经验。”

这名出身两禅寺的老和尚慈祥笑道:“可以可以,路多个说话的伴儿,也是不错的。”

只会用拳头讲道理的魏屠苏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牵起那匹慵懒老马。

两人一马,再次向北而行。

..........

各位陆地神仙,求鲜花评价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