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九章:我们的航路(三十五)(1 / 1)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少这一“自古以来”的证据,也不会影响天朝对南的权力主张。

在各种治势力介入大员之前,源自天朝的海商海盗,已经有过多次,利用鸡笼补给的历史记录了。

同时,如果在崎、鸡笼、尼拉做连线,我们会发现鸡笼正处在,倭国与律宾航线的中点。

这一特点,使得鸡笼成为了,那位从倭国至拉贸易中,获益的“崎远征军”组织者,南下大员的直接目标。

现在,在荷兰人已经着手经营南大员的情况下,西班牙人最起码希望,能够控制以鸡笼港为支点的北大员地区。

这样的话,即使西班牙接下来,仍然无法拓展对华直接贸易,亦可为黑潮航线增加安全系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于大员北东北部的鸡笼港。

除了可以扼守“黑潮航线”以外,亦是大员北盆地的天然出海港口之一。

不过就接入大员北盆地这点来说,鸡笼港却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流行北盆地的核心河流淡水河,是从大员北的西北方向,后世隶属北市的淡水港注入东海的。

从今年开始,两年后,西班牙人在鸡笼、淡水两港,兴建了两座城堡以为基地。

两个港口所依托的,都是为北盆地北部封边的“阳明s”。

这一因新建侯阳明先生而得名的名山,在地图上非常好找。

大员岛最北端的那个突出部,就是它的所在,淡水、鸡笼两港则分列于这个岬角两侧。

不过从类型上看,两个港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其中,淡水港实际是位于河口处的“河港”,而鸡笼港则是拥有天然港湾的海港。

前者虽有通过水路连通内陆之利,但需要不断的清淤维护。

这一地理上的差异,使得鸡笼港最终压倒淡水港,成为北大员最主要的贸易港口。

淡水港则因为不断的淤塞成陆,退出了主要港口的行列。

然而淡水、鸡笼两港横向比较的优缺点,暂时不是西班牙人关心的。

因为西班牙并不象荷兰人那样,准备把大员经营为一个“生产型殖民者”。

而是仅仅希望通过控制北大员的港口,保障其商船在第一岛附近的航行安全。

有鉴于此,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大员北盆地并没有得到开发。

事实上即使是郑s统制大员时期,受困于人力的不足。

以及澎及南大员地区,直面陆威胁的现实,对北盆地开发仍然处在搁置状态。

一直到1世纪初,岸一问题解决后,第一批来自闽南的移民,才开始进入北盆地开拓。

此后随着北大员开发的深入,以及新移民的渗入,大员的地缘重心开始在清朝后期北移中、北。

到倭据时期,与倭国地理最为接近的北大员,地缘治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在党统时期得以延续。

只是,在大员开始走入封闭自守的“小确幸”时代,内斗成为主流治剧目后。

北央权式的单治中心地位,不可避免为分权式“大员五都”概念所替代。

西班牙人在北大员的统,一直延续到1642年。

在此期间,除了通过鸡笼、淡水两港,名义控制北盆地以外,还基于维护航线需要。

在兰平原兰县,及大员东纵谷平原的北部莲市,尝试建立统。

至于大员东纵谷平原南端的东县一带,则因其与南大员地理接近的关系,成为了荷兰人势力范围。

换句话说,一定要为西班牙在大员的统,划出一条明确行政边界的话。

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大北地区”,包括北、竹、隆,以及兰、花两个县市。

就后世的地缘分区来看,上述地区除了花以外,都属于“北大员”的概念。

虽然看起来在北大员建立了殖民统治,但相比将荷兰东印渡公司,在南大员的经营力度。

西班牙王国对大员重视度,其实是相当不足的。

被派驻大员殖民地的西班牙士兵,常年维持在两三百人的规模,并且还要分散于各个据点。

大量的律宾人,被征召入台补充人力的不足。

由于未能有效对大员殖民地,进行经济开发,维持殖民机构运营的资金、物资,则一直依赖于尼拉方面的补给。

其实西班牙殖民n,并非没有考虑过象荷兰人那样,引入天朝移民开发土地。

只是在王国体制下,这一有可能造成尾大不掉现象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批准。

这使得西班牙在北大员的统治基础,在战略层面就已经输给了荷兰。

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甚至使得西班牙人,主动拆除包括淡水等地的军s设施,并将本就不多的士兵,大部调回律宾。

以至于在后来遭遇荷兰人攻击时,西班牙剩余在鸡笼的兵力仅仅只有百人。

另一个打击在于,原本西班牙人还寄希望以优惠政策,吸引中、倭走私商人前往鸡笼贸易,为殖民地的生存提供财税支持。

但荷兰人在倭国江幕闭关锁国之后,在1641年,取得了南蛮贸易垄断权的现实,让这一想法成为了泡影。

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对荷兰的独家贸易开放。

彻底终结了,北大员之于西班牙帝国的地缘价值,并不可避免的让北大员,成为了尼拉当局眼中的鸡肋。

这一切,当然全部被已经在南大员站稳脚跟,并且垄断欧州对倭贸易的荷兰人看在眼里。

1642年,装备优良、补给充足荷兰舰队,仅仅用了200多人,就顺利攻取士气低落的鸡笼港。

要知道,20年前荷兰人可是调用了千人,也没有人拿下葡萄牙人苦心经营的澳。

此后,一直到成功在1662年,收复大员的20年间,荷兰人成为了大员全岛的统治者。

从更高的治背景来看,荷西“鸡笼之战”,属于整个“荷西战争”的一部分。

这场因荷兰谋求立地位,西班牙帝国却始终不愿意正视。

而时断时续,从1572至164年,延绵了76年的战争,在荷兰人将西班牙驱逐出北大员后的第6年,终于划上了句号。

此后西班牙正式承认了荷兰的立地位,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殖民地统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