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在联合国撤销反逃亡主义法案后,PDC正式宣布了“火种”计划。
“火种”计划不仅仅是一个逃亡的可能,还将成为人类的后盾,给地球文明留一条退路。
PDC先声明,防御乃至向三体人发动战争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人类不会不战而逃。
火种计划将作为人类发展战略的一环,仅在战争失败后启动。
罗辑还再次出来重申全人类一起逃亡的必要性,保证没人会被落下。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后,罗辑和PDC就不再干预舆论,任由话题发酵。
话题自然是愈演愈烈,直到两个月后才渐渐平息。
官方正式认可了逃亡,还宣布了逃亡计划,这一下子让紧绷的社会气氛稍稍放松了一些。
虽然各国依旧没有减缓太空工业投入,但是社会生产力却上升了一些。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火种计划就像是家里最后的储蓄,给未来添加了一份保障。
原本因为危机原因,大多数人不愿意再结婚生子,工作也有懈怠。
但是现在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紧张的情绪也渐渐恢复正常。
原本PDC为了抑制逃亡主义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管制,自由氛围被严重打压。
现在舆论管制放开,沉重的社会一下子放开了宣泄口,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好转了不少。
甚至PDC还预研了星际殖民方案,打算在未来实行。
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星际移民,既能减少人口压力,又能扩展人类势力范围,何乐而不为?
原本因为担心殖民舰队逃亡的想法也不存在了,
太阳系人类又不是只能等死,一样有生机,所以星际开发的阻力也会大大减小。
至少不会像原著中的舰队国际中那样,几千艘星际战舰就留守在家门口,傻傻等死。
火种计划的影响远不止此。
原本,人类就走工介质飞船路线和无工质飞船路线产生了巨大争执。
无工质飞船,采用核聚变产生的辐射推进,飞船能具备星际航行能力,技术难度极高。
工介质飞船,利用核聚变驱动喷出介质,例如液氢、水等,飞船仅能在太阳系内部作战,开发难度中等。
在没有火种计划前,一部分人认为时间紧,抓紧时间把有把握的工介质飞船研究出来,先具备防卫能力才对。
这也没错,因为时间太紧,制造星际舰队同样需要大量时间。
辐射推进派虽然前景大好,但是前途不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
原著里,章北海为了坚定辐射派刺杀了几个老航天。
但是现在有了逃亡计划,就必须研究辐射推进飞船。
火种计划必然是要飞出太阳系的,说不定还会在星际流浪几个世纪,工介质飞船直接被否决了。
几个老航天不知道,一场“微陨石雨”不会再发生,他们都能幸免于难。
章北海走出核聚变基地,和罗辑一行人擦肩而过。
罗辑自然没注意到他,毕竟基地这里到处都是军人。
“罗辑先生,我们的核聚变研究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现在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五年以内就能实用化。”
基地的负责人热情地像罗辑介绍,现在他可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罗辑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当成圣经。
罗辑看着道路两旁零落的桃花瓣,捡起一枚放在手心。
“真美啊。”
看着罗辑翻看手中的花瓣,庄颜忍不住说道。
美吗?确实美。
来核聚变基地是他临时确认的,毕竟这东西可是前世都未能达成的成就。
在前世,核聚变永远都是“五十年后成功”的状态,始终没有重大突破。
但在三体危机的压力下,这才几年就取得了如此成就?
看着手中因为核聚变热量逸散提前盛开的桃花,罗辑想到了另一件事。
粮食。
按照原本的轨迹,现在的社会在未来会因为粮食短缺而崩溃了,最终走向大低谷,新一代的人类变得脆弱且幼稚。
这还是原本人类人口下降的情况下。
现在生育率在缓慢回升,未来的人口只有可能更多。
一旦出现粮食短缺,那么大低谷只怕是来的更加凶猛,造成的危害更大。
原著的粮食短缺是因为气候环境恶化,按照历史还有几十年。
气候变化这么大的事,阻止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太空工业是绝不可能停下的。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让粮食产量拜托气候和环境限制了。
影响粮食产量最多的就是光照、气温、肥料。
这几个问题解决了,粮食就不会再短缺。
原本罗辑对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抱有很高期望,但是在得知淀粉无法取代主粮,会造成营养失衡后放弃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一项研究的副产物:生态大楼。
太空中的战舰执行任务周期很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数十年。
所以如何保障舰员生活问题和空气、水循环就是大问题。
星际生态循环系统就此展开了研究,它的目标是能至少运转两千年并保持固定产出。
这样的难度无疑是巨大的,以前米国为了火星基地建设模拟建设了个生态系统。
除了阳光一切都是封闭的,基地被大棚盖住,里面有植物、水、微生物等。
他们还找了两个志愿者进去生活,结果是两个月后这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就崩溃了。
而现在要求两千年,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研究星际战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一项副产品衍生出来了。
这就是生态大楼。
生态大楼能在一栋固定建筑物内建成一个半循环生态系统。
它的目的并不是长久的自我维持,而是在仅有电力和水源输入的情况下大量产出农作物。
这样的建筑被称为生态大楼。
它的内部循环作物都是农作物,需要定期从外界补充水和其他矿物质。
作为恒星际战舰的自持循环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完全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粮食。
罗辑来的时候看了一个专家的设想:
一幢占地一千平方米、20层的大楼,能够每年产出超过20000吨粮食!
折合下来相当于亩产一万三千吨大米,每亩地产量翻了一万多倍。
这样算下来,只需要九千座这样的建筑就能达到华国一年的大米产量。
当然这是夸张计算。
根据专家分析,只要有五千座,不,三千座这样的大楼,
哪怕环境恶劣到极点,配合其他粗粮作物也能保证华国绝不会饿肚子。
而在全球范围内,只要能建起三万座这样的建筑,产出的粮食就能保证150亿人的生存。
而人类需要付出的最大成本仅仅是电力而已。
并且核聚变即将投入使用,背靠月球无尽的氦三资源,人类的电力成本将下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生态大楼拥有半循环能力,外界环境变化并不会影响到大楼内部。
通过高度自动化,生态大楼出产的粮食除开建设成本会很低,有能力大量生产。
更不说正在研究的合成肉类,这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技术。
罗辑品尝过合成的鸡肉和牛肉,除了感觉有些绵软,几乎已经和正常肉类分不出区别。
在罗辑的设想中,合成肉类和生态大楼将会代替传统养殖业和种植业。
未来的传统农作物和养殖肉类更可能作为高端消费商品,成为人们过去的怀念。
就好像现在的原生态蔬菜和野猪肉一样。
真正的主粮会被工业合成取代。
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电力,所以他才会临时决定来核聚变基地。
作为外行,他自然在基地里没看出什么。
除了感叹一下那些看起来就很高端的设备,他其余时间都在和一个人聊天,那就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