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银白色,充满了科技感的CBD大楼58层,一家名叫“致美斋”的早点铺伫立在最中央。虽然地段好,但客人可不多——不是那些西装革履的家伙嫌弃下里巴人的吃食,而是他们消费不起。
这家早点铺的原材料可都是土里长出来的——货真价实的,地球上的土。无论是大豆、小麦还是芝麻,都跟水培仓里的那些量产货“天差地别”。至于猪肉……合成肉?不不不,这些健康生长的小猪仔,不光没打激素,甚至还有专门的泥坑供它们玩!
诺亚方舟已经脱离地球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里,人类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水、氧气、矿物、合金、能源,全都能在内循环系统中自给自足。到头来,真正的不可再生资源竟然是——泥土。
泥土中混合了数十种元素,更有三分之一的成分都是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下,各元素混合成的成土母质,需要三千年的时间才能逐渐转变为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也只能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三十年。第一批人造泥土问世,至少也得等到十年以后了。
仅仅如此,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一小捧土壤就能卖出几十万星币的高价。原因其实很简单——它们来自地球。
来自那个,人类离开了六十年之久的家。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这才凌晨五点半,我还没起火呢!”
早点铺里只有个白胡子老头在,身上穿了一件脏兮兮的,满是补丁的围裙。这是他父亲老吴的围裙,作为一位底层的早点铺老板,竟然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抽中了诺亚方舟的船票,在通过亲属关系将船票赠予儿子之后,他家的“致美斋”,竟然奇迹般地,没有“断了传承”。
六十年前,小吴踏上诺亚方舟时,穿的就是这件围裙。六十年后,他仍旧穿着这件围裙。围裙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已经褪去了原先的颜色,破破烂烂的,满是补丁。
但还能用。
“这不是为了赶上您头炉的烧饼么?”买早点的是位少年,看模样是十六七岁的样子,语气动作却像个老头。
“等着吧,最快也得半个小时了。”
等着,就等着吧。
科技发展得越先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就越快。然而,在诺亚方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在二十一世纪,只需要24小时,飞机就能环绕地球一圈,而在诺亚方舟,若是坐最快的穿梭机,只需15分钟,就能从整个人类世界的这头跑到那头。
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由于场所狭小,缺乏丰容设施等原因,总会表现出无目的的,固定的刻板行为。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世界就这么屁大点地方时,难免也会有种被关在笼子里的感觉。
为了忽视物质世界的狭隘,人们便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宽阔。文学、艺术、音乐、宗教,人类重新拾起了被他们的先辈们抛弃的东西,以此来让自己适应慢节奏的生活。
半个小时,也就是一炉烧饼从纯白到金黄的时间。听说上个世纪的人类能够在半个小时之内刷一百多条短视频,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么复杂的信息量的。
“烧饼,猪头肉,豆浆,拿好勒您。”
诺亚方舟禁止生产塑料袋,老吴只能用昨天的报纸给他打包。刚出锅的烧饼热腾腾的,刚出锅的猪头肉热腾腾的,刚出锅的豆浆也是热腾腾的。若是能直接坐下来大快朵颐,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可惜少年还要忙着重返地球,只能打包。
一手拎着烧饼和猪头肉,一手拖着碗,少年不急不慢地走进电梯,一直坐到一楼。刚出门,外头停着的超跑就自动打开了车门,他钻进去后,随手就把装有豆浆的碗放在副驾驶座上。
“你懂的,洒一滴扣一个月工资,全洒了我就把你发配到火星上去挖矿。”
开车的是一位身穿诺亚方舟制式军服的女子,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简单的单马尾,看起来是个干练的角色。她只通过后视镜轻轻撇了少年一眼,便着手发动跑车。加速、加速、加速,轻微且稳定的推背感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碗里的豆浆表面依旧平如圆镜,只是角度略微倾斜了一些。
“你指定跟藤原拓海有点儿关系。”
“藤原拓海是谁?”
“头文字D的梗,藤原拓海是个开车送豆腐的,哪怕是在崎岖的山路上漂移过弯,也能做到滴水不漏。”少年突然叹了口气:“现在的‘第三代’,连藤原拓海都不知道了嘛。渡边野,你应该多去看看21世纪的电影,那才是年轻人该看的东西。”
“是崇尚自由主义的作品吗?部队里不允许我们看这些。”
渡边野说的“自由主义”可不是狭义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简单地来讲,从十八世纪到人类离开地球之前,所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全都被诺亚方舟的哲学家们打包装进了“自由主义”的框架里,并对此加以批判和否定。
第一次工业革命打击了传统的人文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陈旧的社会结构;第三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的生活节奏;第四次工业革命则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由此兴起的各种思想,无一例外地将专注点聚焦到了个体的自我感受中去。
然而,正如工业革命干碎了传统的封建思想一样,六十三年前的那场灾难更是让人们专注于自身的思想成为了笑话。
很多人沉迷于寻找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渴望与人类伟大的传承相隔绝。于是幻想着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结果却掉进了一个粪坑。
在陷入疯狂的机器面前,什么样的个体都孱弱得像蚂蚁。这场遍及全球的灾难给全人类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无论是家财万贯的富豪还是一无所有的乞丐,都将迎来同一个结局——灭亡。
除非……除非八十亿的个体团结成一个集体,才能在狂暴的钢铁洪流彻底吞噬他们之前,寻找出一丝生的可能。
很难想象,不久前还在互相攻讦,自私自利的人类居然真的能迅速团结起来,在两年内造出了“诺亚方舟”这样的一个,能够容纳一百万人的庞然大物。
在失控的机械席卷全球的那一刻,个体与集体不再是一对矛盾。因为个体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只有将全身心都投入到集体当中,才能找到一线生机。
若是将这一线生机量化的话,大概就是——八千分之一。
八十亿地球人中,最终只有一百万幸运儿成功逃出了那个地狱。
在上天之后,诺亚方舟政府,或者说全人类都开始自行地,像着了魔似的宣扬、崇尚集体主义思想。个体为了集体而牺牲是如此的光荣与正确,所以……
地球上的,八十亿同胞的牺牲,自然也是光荣的、正确的、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