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不太懂锻工知识。
但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在轧钢厂呆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知道轴形状是怎么样,明明看去差不多的程序,但在打锻造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为此,杨厂长还专门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
两个小时一晃眼便过去了,两个三级锻工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把轴承给锻造好了。
“老田、老陈,你们觉得和以前锻造轴承相比,这项技术怎么样?”
杨厂长还特意问了问两名三级锻工的锻造感受。
“感觉顺手了很多,速度也快了不少!”
“对,这样锻造轴承很流畅!”
“这门技术把不太难,还是很好学习的。”
“和之前锻造轴承相比,简单了不少。”
两名锻工你一言,我一言,说出了自己的锻造感受。
“那去试试两根轴承的质量吧!”
听完两个锻工的话,杨厂长心情也变得有些迫切。
这两个都是老工人了,他们的感受也能代表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再次来到检测车间。
工人看见杨厂长亲临,不敢怠慢。
在得知要求后,更是马进行了测试。
半个小时过去了,两根轴承都通过了测试,并且在整团长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王德全站在一旁,说不出话来了。
这已经是通过测试的第三根轴承了,还是按照陆建军提出的新工艺锻造出来的。
如果只是的陆建军自己锻造的那一根,这还有侥幸,但现在换了两个锻造工人,还都是临时学习的锻造工艺,却也达到了这个效果。
这完全可以确认这项新技术的可行性。
难以置信!
一个只有二级锻工身份的工人竟然发明了新技术!
“好,非常好!”
杨厂长拍手称赞道。
以前也有提出过新技术的工人,只不过那些大部分都是八级工。
像陆建军这么年轻,又凭借二级锻工的身份发明了新技术,此前都没有出现过。
和那些八级工发明的新技术相比,陆建军的技术更具有一种普适性。
只要将这项技术整理成报告,传到级单位,除了陆建军会受到褒奖以外,他也会有足够的功绩。
在未来几年内,再次提升一级也是板钉钉的事情。
“技术可以就好,麻烦厂长了!”
陆建军只是谦虚的笑了笑。
“不麻烦,无论是轴承锻造速度的提升,还是轴承性能提升百分之二十,都是改变整个锻工行业的事情,也能够获得奖励。”
“刚才我对你的两个承诺算数,但还要一些时间来完成!”
“我先奖励你一部分钱,剩余的奖励,等级单位审核后,也会发给你!”
杨厂长直接拍了拍陆建军的肩膀。
他还自己掏出了五十块钱,作为发明这项“轴承锻造改良技术”的初步奖励。
如果级也认定了这项技术带来的影响力,后续奖励绝对不会少。
也算是在拉拢。
陆建军也没有客气,接过了杨厂长手的五十块钱。
“对了,我这还有一张手表票!”
杨厂长还额外的递给了陆建军一张手表票。
“谢谢厂长!”
陆建军有些意外的把手表票接了过来。
这年头的票据是很珍贵的,特别是这四大件的票据,四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而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都是会转的,收音机是会响的,故又称“三转一响”。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希望拥有,也是大部分的女性的择偶标准。
有这四件东西,说不定家里门槛都会被媒婆给踏破。
在轧钢厂里面,年前就把发下来四大件的票据给分配了出去,现在杨厂长的手还能留下一张,已经很难得了。
几人又寒暄了一阵,便分开了。
杨厂长看着陆建军写画出来的新技术说明,开始起草稿文,向级单位汇报这件事情。
轴承一直是轧钢厂紧抓的产品类型,但门槛摆在那里,每年能提升的产量也有限,有了这个新技术后,将彻底解决轴承的产能不足的问题,间接得影响不少机械的生产,极大的提升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有了这一份功绩,提拔可以说是板钉钉的事情。
陆建军回到车间没有多久,下班的广播也响了起来。
中午去食堂拿饭盒的时候,何雨柱也没有说起午的事情。
不过看那颠勺的水平,他心中有着不少的怨气。
陆建军也不在意。
他自己也带了饭盒过来,何雨柱少打点食堂的饭菜也不影响,足够中午饱食一顿。
此时,娄知仁却带着娄晓娥在轧钢厂里边闲逛。
今天,他们特地来找昨天在东来顺遇到的那个工人,想了解对方的一些情况。
但他们并没有在医务室找到人。
轧钢厂的医务室里面只有两名医生,而且都是四十多岁的女性。
昨天救人的那个人,大概率是轧钢厂里面的工人。
这无异于是在大海捞针。
“我们还是回去吧,看来注定没有这个缘分了!”
娄知仁没有太过在意。
只是一个轧钢厂的工人,哪怕有些特殊,也特殊不到哪里去。
娄晓娥却有了一个主意:“我们要不去找杨厂长问问吧,能在那个时间出现在东来顺,多半是请假了!”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