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平民有多惨?
以前还只是在书本中有过了解,但是亲眼目睹,感觉却根本不一样!
收好行装和师父史道人一起下山的刘辩,亲眼目睹了这一现状:
沿途的村庄中每个人的表情皆是愁容满面,衣不蔽体,随处可见的平民各个都是瘦骨嶙峋。
在看到行走于道路之的卫兵的时候,简直没把刘辩的眉毛气歪!
这他妈是士兵?
这他妈是我大汉朝的士兵?
这一个一个的大头娃娃兵,会有战斗力?
连武器都没有,能挡住兵械的只有他们的身体,能挥出的只有削尖的竹竿。
也难怪曹操会在最后写下《蒿里行》这样的诗句了: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在未来诸侯并起的时代,把人们的绝望推向了最高潮:
公元184年,汉朝人口尚且有5500万人,到了三国末期263年时,这个数目径直缩减到只有700万人!
相当于每8人中,只能活一人!
无尽的战乱,无尽的瘟疫,无尽的干旱和饥荒造成了人口锐减!
更为无语的是,由于国力的锐减使得北方胡人更加猖獗,南下牧马没有一丝阻拦,并演变成历史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但是这些官员们做了些什么?
食汉朝俸禄的他们,干的那些事能叫人事?
越想这些,刘辩就越是气愤,但可恨的是,现在的自己,这年幼弱小的身躯,什么都做不了!
才7岁的自己,说的话语没人相信,也无法挥动兵器!
越想越恨的刘辩,浑身不断的颤抖着,他也亲眼见到了所谓的士族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平民的:
你不劳动?打!比996更加残的压迫!
你不贡?打!值钱的不值钱的,统统带走!
你不入伍?打!下至少年,至老年,统统带走!
咦?你家女儿及笄了?带走!
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平民与牲畜有何差异?还能算人吗?
握紧拳头的刘辩,怒目而视这些士族大老爷们,那些大老爷们看到注视着自己的小鬼,只觉的好笑。
于此同时,旁边史道人的目光却始终在刘辩的身。
看着愤怒的刘辩,与自己一直以来相处的,性格好像有些转变?
摸了摸自己唏嘘的胡渣子,若有所思:
也许这小子真能让大汉的这片天变一变!
这几年来,史道人不停的掐算着大汉未来的命运,但让他奇怪的是:
本来即将走向终结命运的大汉,在刘辩被雷劈的那一天,变的扑朔迷离了起来。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拨乱了他的视线,或者说仿佛改变了大汉朝的命运。
而即将结束的大汉朝命运好像延长了些,但具体延长到什么时间,就连他也看不透!
实在是异常诡异!
莫非,竟与这小子,有什么联系不成?
自从在师父张道陵身边学习推演天机以后,可以说所算天机,无有不中,就连师父都评价过他乃是百年不遇之奇才。
甚至比张角师兄犹有过之!
张道陵乃是公认的,道教正一派始祖,后世的道教思想绝大多数传承至这位大佬的思想,并且按照系统的说法:
这位张天师恐怕已经真的成为仙人了!
而且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仙人!
这一切刘辩都不知道,包括不知道黄巾起义的发起人张角竟是自己师伯这件事。
如果让刘辩知道史道人想法的话,也会震惊异常。
道术,在这个时代,可谓诡谲...
史道人在前面走,刘辩在后面跟着。
经过七天的长途跋涉下,刘辩看到大汉的世态炎凉,从一开始的愤恨,到最终的无力感。
每时每刻,刘辩的内心都在不断的煎熬着。
他希望:能为受苦的人民做点事!
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同情心吗?
或许吧,他刘辩不论前世,还是现在,这种心情就没有变过。
也许这就是老天让自己穿越而来的原因。
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但未来,尽在自己的手中!
刘辩握了握拳头,穿越者的身份,就是自己的优势!
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想着事情的刘辩,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史道人所说的目的地。
一座巍峨无比的高山——泰山!
这座高山,比自己印象中的好像要高的多!
不等刘辩赞叹,史道人开口说道:“这里是我的师父,你的师祖,张道陵张天师悟道之地。”
“现在开始,你要自己攀登这座山,能到哪里就看你自己了。”指了指泰山那仿佛看不到尽头的阶梯,史道人慢悠悠的说道。
“为师希望你在这里能够有所感悟。”
留下这句话,若有所思的看了刘辩一眼,史道人踏石阶,没有等待刘辩,朝着山顶飞去。
泰山不止是道教名山,还有一重关系。
这座名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刘辩踏第一个石阶的时候,他知道。
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最棒的试炼!
而他,选择接受试炼!
与更加遥远的古代帝王相同,刘辩身流淌的是汉朝皇室的血脉,在泰山能感受到的,自是与普通人不尽相同。
如果说普通人仅仅能感受到泰山的巍峨。
那刘辩能感受到的却不止如此:
扑面而来的帝王之气伴随着无尽的威压,似乎要将刘辩弱小的身躯直接压垮。
斗大的汗珠从刘辩的额头不断的渗出来。
似乎在诉说着一件事:‘什么人?胆敢挑战天威!’
新书求鲜花,收藏,评价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