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因缘有数
命运必然,
更或偶然,
必然在其一生的喜怒哀乐之所以,但之中那所以之所处所在更情形,人就难料难测了吧?
有时,
一个不意的路口,
一个突兀的事件,
一个间或的念头更一恰巧的机缘,可能就是你一生大至的际遇了。
虽然,命运的底色万变不离其宗,但那万变,也就人百年所以之所以的大定了。
因此,
逆旅过隙那际遇的偶然,才是你一生命运的真正!
慧能与刘志略的相遇更在曹候村这一日的暂留,或许还真就是慧能一生的有幸了。
这不,饭后刘志略引慧能和师太去客厅人刚一离开,心里早有念头这会儿更有了主意的曹叔良便对在坐乡绅开口了:“大家对这位慧能师父感觉怎样?”
“真非常人也!”
“与之议论,大开眼界。”
“所言佛法,虽不可思议,却也叫人折服。”
“你也信佛了?”
“佛者觉也,为何不信!”
“这么说,重建宝林,你不反对了?”
“若慧能师父住持,我愿第一个出资!”
“对呀!为什么不请慧能师父留下来住持宝林呢!”
……
七嘴八舌之中,自觉不自觉的,人的意兴意向便渐渐汇聚曹叔良心思所在,无尽藏豁然之后念之所以了
原来,曹候村所依所傍的妙水仙山,早在百多年前,就被认定是一块与佛法有着殊胜因缘的风水宝地……
相传梁武帝时,一个叫智药的印度高僧云游到了曹溪旁的云雾山,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他停下了脚步一番远观近勘之后,便惊叹此山此水不但与家乡宝林相似,且还更有所胜,
于是驻足,
于是入定,
于是对村民盛赞此山此水乃佛法宝地,并预言一百七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于此山中大宏佛法真谛……
智药走后,
虔诚的信众将此事报告给了地方,
时任的候敬中一边上奏朝廷,一边筹划建寺,而笃信佛法的武帝得报,还特颁了“宝林寺”金匾以示志意……
盛况一时的宝林后来毁于战乱,早成废墟,但那印度高僧的预言不仅如仙雾祥云一般根植山里了,且还时时萦绕当地百姓的心底……
贞观以来,国泰民安,丰衣足食,有人提出重建宝林以谢佛恩,以待预言里的有道之人。
村里的财力当然不成问题了,
但主事的曹叔良和几个特别富足的乡绅却对时兴的佛法怎么也提不起兴致,因此这事儿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今日众乡绅与慧能一席相论更有闻其佛法,似乎一下从根本上唤醒了曹叔良有志村民精神陶铸的深深愿心
佛法启人,原来可以是这样的呀!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吧?
或许,这个叫慧能的求法者,就是传说中能宏扬佛法真谛的肉身菩萨……
那流传已久的预言之谜在曹叔良的心中仿佛一下云开雾散,晴空万里:
“志略老弟,你说能不能想办法叫慧能师父留下来?”
众人久久热议,刘志略却迟迟不语,曹叔良抓住时机便把话题引向关键的人更关键的事了。
“我在想,如要留人,最好分两步进行。”
心里早有意念的刘志略虽还未考虑周全,但已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
“哪两步?”
曹叔良更是有些急切了。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刘志略这才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意见。
“看来,我们又想到一块儿了,这法子既有诚意,亦有余地,就这么办!”
曹叔良听了,果断做了决定……
“宝林雾开,说不定真就应验此人了!”一乡绅格外的兴奋。
“算算现在还不满一百六十年吧?”一乡绅一板一眼特别认真。
“言在其义,预在其心,太拘泥了!”一乡绅笑笑以应。
“师父不是还要去黄梅吗,人修成正果也需时间吧?”一乡绅也不乏较劲的严谨。
“这事儿是不是还应听听师太的意思?”
这时,一乡绅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无尽藏早在一旁静静专致聆听了……
“阿弥陀佛!
因缘有验,宝林雾开,老尼这里先给诸位揖首了!”
一声庄严的念佛,不但叫众乡绅的注意这才有所转移,更也一下明白师太与之不谋而合的真心实意了。
“太好了!
看来,一切真的是因缘有数啊。
我们再听听师太的具体想法,然后一块儿去找慧能师父表达我们的诚意,诸位看这样行不行?”
曹叔良此刻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