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二一八兄长今天……
二一九兄长过虑了吧
二一七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佛像默默,
青烟寞寞,
山野之寺大多日子那一派幽邃里的一派幽静于常来找慧能体道究佛、谈古论今的曹候村众位乡绅,当然是竟日忘归之地了
而翠山游步,花间染香,浓荫听蝉,岗上送日,枕石观萤,潭畔候月之中,慧能的时光,不仅因此情怡愿遂,且那无奈潜藏的阴影,也随之渐远渐去……
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天清气朗更山野五色斑斓为最的未秋阳春之交了,此中无论日阴日晴,或风或雨,每天目之所及那天地色调色彩的丰富和变幻,都会叫人为之醉心,为之迷离,况万里无云、金辉染林的此时此刻呢!
这不,寺边沿溪一大片黄灿灿的野菊丛中,用过午斋持箕采摘也就一小会儿的慧能便对着万千小太阳般的金色花朵悠悠神逸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志略兄异常推崇,自己更为敬仰的渊明先生,虽是自适性情回归了田园,但终还是心有不宁的吧?
因为,
结庐人境默默无闻,实乃“陇亩”之人的本然本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一个悠字,虽人的自在之趣、自得之慰,但人悠悠之在意,或本身就深心实实难悠的些许消息吧
采菊东篱存世本然、远世陶然、忘世浑然之中,人于天地万事万物心静神宁的真正之悠,若南山目之,或才会有所叹羡的吧
“采菊东篱下”,南山见悠然。
故国故土归来之人是不是只有达此生命之境,那“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里,或才是人能悠、得悠、有悠真正的所因所缘呢
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困扰纠结的百年生命之义于天地间的真正着落,有时还真就在那“欲辨已忘言”的一念之中啊,而这一念更念念之时,那身之所处、心之所宁、魂之所归,又谁说得清楚,辨得明白呢?
大块大美之中,百年活着的真意,生命的此中之辨……
“兄弟!”
这时匆匆来找的刘志略已到跟前并且大声。
“想什么呢,兄弟?”
“我在想……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杳杳神魂还未完全归身的慧能抬头怔怔之中这才注意到了刘志略的神情不仅有些疲惫,且还一付出远门刚刚归来更急急的情形
二一八兄长今天……
“我们去那边坐坐,好吗?”
事情虽不是慧能所臆之急,但在刘志略的内里,又确如芒刺在背,令人不得不赶紧想办法有所应对才行,于是便指了指一边的石滩对慧能郑重其事。
“兄长,怎不见小六子?”
坐下之后,慧能又注意到了不仅乖乖没来,且也不见常常相随的小六子,可寺院门口拴着的那两匹极为熟悉的马又怎么回事
“哦,前些日子随管家去广州了,可能最近几天就会回来。”
话中,刘志略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但欲言又止之后,神情反是更为凝重了。
“兄长,有什么事就直说,不用担心我。”
慧能这时才真正醒过了神来显然,兄长今日的状况,说明那急事一定与自己有关。
“兄弟,记得上次相议人善人恶难教难改更人本性之时,你曾说过,佛祖若遇秉性冥顽之人,也是方便行事的吧?”
经过大半年深入相处,刘志略更是了解慧能了
有些事情,你觉得异常严重,但在他那儿却是风轻云淡
有些事情,你不以为然吧,人却格外的在心在意
此事的内里之忧,如何才能真正叫慧能有所重视并听从自己的安排,刘志略想了又想,便采取了绕山绕水的办法。
“是啊,人
世间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异,想念非一,
不仅
各依所界,坚固守持,不能舍离,
且还常常
谓己为实,余者为虚。
所以佛祖虽是非常看重人的慈悲心怀,亦是格外强调人的宽容理解,但在面对讳疾忌医更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某类人时,也并不排斥于中的方便行事。”
慧能虽答之应题,但眼里心里还是在问,兄长今天这是哪里哪呢,好像有点儿反常啊!
“那兄弟能不能举一两个实际的例证?”
刘志略于之当然心知肚明了,但还是执意要把话题引向更为具体。
兄长今天怎么了?
毫无疑问,人要说的事情不但与自己有关,可能还非同小可,所以才会如此较劲吧,于是慧能想了想还是顺其所意了:
“如佛祖入罗阅城乞食时,一见提婆达兜便会刻意远避,随行阿难为之责怪,佛祖不仅言之我不畏也,但此恶人,不应与见,且还语重心长不应见愚人,莫与愚从事,亦莫与言论,说与是非事。
阿难于之不解:
愚者何所能?愚者有何过?正使共言说,竟有何等失?
而佛祖却是斩钉截铁:
阿难,莫与恶知识从事,
所以然者,与愚人从事,无信、无戒、无闻、无智……当作是学……”
“恶人无信无戒,当作是学,佛祖说得太好了!”
这时刘志略一下打断慧能更进一步展开了话题:
所以慧能兄弟,
我们的孔圣人谓君子与小人有分并教人尽量远离小人,即在小人那天生的本性是一时难改难教的吧?
而我们火热心肠的庄真人之所以至求一己逍遥,不就因为这世间恶人居心叵测,善人于之有太多太多的莫可奈何吗?
佛祖就更不用说了,生为文武双全的太子之所以决然出家,或也在其于人于世知之甚深,见之有彻吧?”
话到这里,刘志略的心里,似乎多少有底了,
而话到这里,慧能却更是有些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