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驴友世家(1 / 1)轻梦入星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四平苦着脸道:“这人出身南直隶江阴徐氏,自称徐弘祖。”

朱明点点头,面色如常。

徐四平见朱明反应,松了一口气。

却不知朱明心中早有惊雷炸响!

好在朱明有几分见识,知道这位到底是谁。

所以才将惊雷压下,不至于面露诧异,失了身份。

若说徐弘祖,知之者不多。

但他的另一个字号,恐怕就振聋发聩了!

此人就是徐霞客!

朱明面带微笑,看向徐四平。

“四平啊,真有你的,这样的人物你也能找来,不错不错!”

罕见地,朱明伸手拍了拍徐四平的肩膀。

徐四平受宠若惊,一脸茫然。

如今王府这些管事都知道,王爷唯有心情大好,对你的工作极其满意,才会用拍肩膀这个方式表达亲厚。

上次获得这项殊荣的还是工坊管事赵虎。

徐四平这段时间工作虽然完成的不错,却也没有获此殊荣。

一时间,徐四平心情很是激动。

他跪倒在地,“属下愿为王爷效死!”

朱明摆手道:“起来吧,这人是个大才。”

“你速速带他见本王!”

“记住,以礼相待!“

徐四平压下心中疑惑,赶忙去偏院寻徐霞客。

……

书房内,朱明静坐等待徐霞客的到来。

幸得记忆力超群,前世关于徐霞客的记忆渐渐浮现在脑海里……

徐家世代为官,是江阴有名的大家族。

田连阡陌,家财万贯,名望隆盛。

每代都有读书种子入朝为官。

直到徐霞客高祖徐经牵连到明朝有名的才子唐伯虎舞弊案中,开除仕籍,断送了科举上进之路。

自此,徐家开始远离官场。

有钱有闲,世家子弟开始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

用后世的话来说,徐家从世代簪缨的科举世家成为了“驴友世家”。

徐霞客的父亲喜欢游山玩水,见闻各地。

徐霞客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徐霞客的父亲最多也就在江南之地转转。

而徐霞客的足迹遍及大明的大江南北。

别看后世徐霞客名声响亮,但在这个时代,徐霞客就是典型的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败家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要知道,旅游是很费钱的。

徐家的家业也开始败落了。

或许在当世之人眼中,徐霞客一无是处。

但以朱明看来,这种人才可比那些只会八股文的书呆子有用多了。

但是,怎么把这种人收为己用呢?

书房内,熏香缭绕,朱明沉思良久。

忽然,一个想法浮现在心头……

……

不多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朱明定睛一看,却见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式人物。

木屐粗布,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派头。

只是炯炯目光泄露出一丝不凡。

朱明不待徐四平主动介绍,连忙起身相迎。

“徐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朱明颇有几分见到传奇人物的激动。

虽是客套话,但也是心中所想。

徐霞客今年四十有一。

在人均三十岁不到的大明朝,可自称老夫了。

这个年纪,身无功名,游山玩水,坐吃山空。

可谓一事无成。

不管徐霞客自认如何。

至少在大明朝普遍的价值观里,徐霞客就是个“反面教材”。

徐霞客莫名其妙看了一眼朱明,一时竟然语塞。

他一介白身,哪来的什么大名?

但宗室王爷以礼相待,徐霞客只能拱手行礼。

“拜见王爷!”

朱明以眼神示意徐四平退下。

“先生,请坐。”

二人落座之后,王府丫鬟奉上清茶。

气氛这才慢慢打开。

寒暄几句之后,朱明忽然道:“徐先生如何落入李家手中。”

“人后议论别家是非不是君子所为,然这李家可不是善茬!”

徐霞客听见朱明谈到李家,颇有几分气急败坏。

“唉,别提了,也是老夫倒霉,畅游闵地金斗山,突遇匪徒!”

“老夫欲筹钱赎身,这帮匪徒见我识文断字,有探矿之能,竟要拉老夫入伙!”

徐霞客看似气急败坏,哭笑不得。

言语间却有几分豁达。

朱明不禁莞尔一笑,“徐先生大才,这匪徒也是识货的!”

徐霞客又道:“老夫焉能从贼?”

“后这帮匪徒又把老夫卖到李府,李府用老夫探矿之才。”

朱明道:“这李家难道与匪盗之辈有勾连?”

徐霞客摇头道:“却也不是,这帮匪盗,总是有销赃途径的。”

“竟然还给老夫安排了一个身份,说是官办铁冶的探矿师之后。”

徐霞客捋须叹道:“如今这世道愈发不太平了,良民从贼,官匪难辨。”

“这些年老夫云游四方,名山大川,匪盗四起,比起万历年,差远了!”

朱明道:“不知先生对我大明时局如何看?”

“本王素闻辽东建奴嚣张跋扈,狼子野心,战事颇多不顺。”

徐霞客闻言色变,捋须的手一紧。

粗长眉毛紧蹙。

半晌无语。

徐霞客游历天下,各地山川地理,风俗民情皆有所得。

朱明见猎心喜,如此鼎鼎有名的传奇人物在面前,有些问题自然要当面交换意见。

良久,他瞥了一眼朱明,叹息道:“老夫感念王府搭救,却也不好敷衍王爷。”

“建奴跋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然建奴于我泱泱大明,不过是疥癣之疾。”

“老夫这些年足迹遍及南北,民生多艰,所虑者惟祸起萧墙!”

言尽于此,徐霞客却是闭口不言了。

朱明听得明白。

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徐霞客确实是个明白人。

言下之意,鞑子不足为惧。

但是大明内部矛盾深重,恐怕要酿成大祸。

朱明赞叹道:“先生目光如炬,果真大才!”

徐霞客摇头道:“老夫看得出来,王爷难道看不出来?”

“天下有识之士,朝堂衮衮诸公难道一无所知?”

“非也,非也!”

“老大帝国,积重难返!”

朱明默然。

他必须承认,自己还是有些小看古人了。

他们什么都明白!

气氛陷入了僵局。

徐霞客主动道:“王府开矿之事,老夫力所能及,可助王爷一臂之力!”

“老夫走过山川地理无数,有探矿之能。”

朱明当然不急,他想的是怎么把人才留下。

既然这老小子喜欢旅游,那就投其所好,跟他再聊聊旅游。

徐霞客玩“国内自助游”,那朱明就跟他讲讲国外旅游。

“本王听闻天地广大,海外亦有名山大川,富庶之地。”

“譬如东南沿海红毛夷,佛郎机人,不远两万里,远渡重洋。”

“船舶之大,甲板几能跑马,料想其地也有玄妙之处,否则断无可能孕育此种文明!”

此时,年逾不惑的徐霞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其遍访名山大川,走遍了浙江、河南、福建、四川等地。

徐霞客本身又出身江南大族,博闻强识。

若说他的知识区盲点,恐怕还在海外。

果然,朱明谈到这个话题。

徐霞客一改之前应付差事的姿态,兴趣盎然,真诚多了。

“自隆庆年间开海,舶来品甚多。”

“诸如海外香料,珊瑚玛瑙,西洋钟,如今在江南豪族家中并不鲜见。”

“不瞒王爷,老夫也曾在苏州见过西洋传教士。”

“其人彬彬有礼,见识广博,一口官话说得也不差。”

“不过,谈及故乡欧罗巴,每每语焉不详。”

“听其言语,欧罗巴竟有大明之广博,小国林立,征战不休。”

“竟大类我中国春秋战国,无泱泱一统,实在可笑!”

徐霞客洋洋洒洒,娓娓道来。

似有几分卖弄见识。

朱明侧耳倾听。

果然,传奇人物就是传奇人物。

哪怕是在信息如此闭塞的大明,也有一番见识。

不过,其言语间还是很有优越感。

朱明不以为意。

此时的华夏文明,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帝国以来,称霸周边日久,确实有傲慢的资本。

朱明想引起徐霞客的注意力,自然要找准合适的切入点。

“先生以为这些外夷甘冒奇险,远渡重洋,到底为何?”

徐霞客蹙眉深思。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暗藏深意。

毕竟,有之前的谈话做铺垫。

徐霞客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眼前这位丰神俊朗的宗室子弟。

并非那些肥头大耳,只知鱼肉百姓的藩王。

徐霞客沉思片刻,反问道:“王爷的意思是,番夷远道而来,并非只为贸易?”

朱明笑道:“是,也不是!”

“贸易不过是手段!”

徐霞客疑惑道:“那他们有何居心?”

朱明一字一顿,正色道:“吞、并、世、界!”

嘶!

徐霞客勃然色变,倒吸一口凉气。

他惊声反驳道:“王爷此言,实在危言耸听!”

朱明看着徐霞客惊悚不安的表情,哈哈大笑。

此时,徐霞客的目光尤其谨慎。

心中大呼危矣!

在他看来,朱明这个瑞昌王不是疯子就是狂人。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

天下之大,谁人可知?

谁人敢口称吞并世界?

可惜,徐霞客却是想错了。

当世之人,对整个世界最了解者,莫过于朱明了。

朱明也不答话,只提笔细细勾勒出一副世界地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