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人心思变啊(1 / 1)轻梦入星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四平思量片刻,却是大胆直言道:“王爷所言极是。”

“依属下看来,衙门所行之事,无非是该收的税收不到,不该收的税收的太多、太过!”

朱明闻言,笑道:“你倒是胆子够大的,在本王面前说这个。”

“本王就不曾交过半分赋税,你这是指桑骂槐啊!”

徐四平笑将起来,“属下不敢,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朱明道:“话虽如此,倒是不好与人言。”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徐四平叹息一声,压抑着声音道:“王爷曾经说过,天下财货利益有如一块美味糕点。”

“九成百姓只得其一,却要承受天下之重。”

“张文正公不过稍加变革,就死无葬身之地,却能积蓄千万两财税。”

“如今这等局面,大明再也不会有张太岳,只有红巾黄巢之流。”

“自古无三百年皇朝,怕是非要再塑乾坤不可!”

说到最后,似为蚊吟,几不可闻。

哪怕是在书房暗示之中,朱明未免也有几分悚然。

他双目如电,淡淡道:“慎言。”

徐四平却是继续道:“王爷,北地蜂盗四起,民不聊生,上月南赣亦有造反作乱之辈。”

“四月,苏松之地水灾,为祸甚广,死伤逾万。”

“天下恐有大乱之兆!”

朱明沉吟片刻,不置可否。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训斥徐四平。

实际上,徐四平所言亦非危言耸听。

据朱明对后世历史的了解,崇祯元年下半年灾害频发,人祸亦有不少。

李自成很快就要因为官府裁撤驿站失业而造反,辽东也发生了一系列兵变。

但那都是发生在大明北地,相去甚远。

倒是南赣发生的造反事件,朱明还从未听说过。

“南赣谁人造反,说来听听?”

徐四平沉声道:“四月十一,有匪号“夺天王”的巨寇打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

“知县沈克封弃城而逃,后引当地卫所军平叛,镇杀此寇!”

“值得一提的,此寇竟然公然建号永兴元年。”

朱明眼睛微眯起,冷笑道:“倒是野心不小,竟敢建号。”

徐四平淡淡道:“南赣之地谋反杀官之事并不鲜见,这安远县更是土匪窝一样的存在。”

“此寇不过是异想天开,愚夫之举!”

朱明却是不以为然,肃然道:“四平此言大谬!”

“贼寇或是异想天开,或是愚不可及,此诚非本王所虑。”

“本王所虑者,大明何以诞生出如此大逆不道之巨寇。”

“公然聚众造反,打破县城,想必贼众不少。”

“这背后之事,思之甚恐。实乃天下庶民无立锥之地,人心思变啊!”

“或许正如你所言,天下大乱之兆始。”

徐四平叹息道:“乱世将至,不知乐土何方?”

朱明摇摇头,语重心长道:“靠天靠地不如靠吾辈自己,乐土即在脚下。”

“府里发展建设的脚步一刻不能停。”

“你通知下去,下月初一,府里各处管事都要回府开会。”

徐四平沉声道:“属下遵命!”

朱明想了想,叮嘱道:“这次会议就叫半年会,各个管事都要上台讲话,历述各自的工作成绩和未来半年的想法规划。”

“另外,那几个管培学徒亦要到场听会。”

徐四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

五月十五,今日正是王府招收工商学徒的日子。

县城北门外,通达商号总部。

天刚蒙蒙亮,大院内就挤满了前来报名的人群。

乌压压一片,好不热闹。

王府的名头对于普通百姓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更别提是正经的雇佣学徒,不是招收奴仆,卖儿卖女。

在城中的小门小户看来,只要搭上王府这条线,以后自家就没人敢欺负。

李大郎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不禁啧啧称奇。

说起这李大郎,也是个妙人。

当日张大猛带人打破李家堡之后,这货果断投了王府,还透露了李家在码头镇的藏银地。

张大猛倒也不是过河拆桥之人。

等孙李两家之事结了,信守承诺,还把他全家安排到县城。

李大郎运道不错,本来是安排到工坊当工人的。

正好遇到王府新开商号,也就把李大郎安置到通达商号了。

游忠见是王爷心腹中的心腹,张大统领亲自提溜过来的人。

当下也不敢怠慢,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脚夫头目的职位。

如今李大郎月钱不低,手底下还有十几号脚夫听命,小日子着实不错。

见人群越聚越多,现场负责维护秩序的李大郎坐不住了。

他赶紧大声道:“大家伙排好队,排好队!”

“排成三列,不要挤,每家都有机会选上的。”

得益于王府对脚夫的队列训练,李大郎对于如何维护人群的秩序颇有几分心得。

不多时,在一众脚夫的引导下,乌泱泱几百号人很快分成了井然有序的三条纵列。

陆小建瞥了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李大郎一眼,赞道:“李大郎,有一手啊。”

“这闹哄哄的,居然也给你摆活好了。”

李大郎咧嘴一笑,“哪里哪里,应该的。”

随即语气中略带一丝讨好,恭敬问道:“您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选拔了?”

陆小建点点头,淡淡道:“那就赶紧开始吧,几个管事在里面等着呢。”

李大郎笑了一声,应道:“好嘞!”

“这就安排人进来。”

陆小建思量片刻,又叮嘱道:“一次最好不要放太多人进来,六家六家的放进来吧。”

李大郎回头应了一声,出门大喝道:“先放六家人进来!”

大人们老老实实把自家孩子带到了府里几个管培学徒面前。

由于这还是初试,几个管事都没露面。

此时,这帮人正焦头烂额忙着整活菜铺,扭亏为盈呢。

于是,“师有事,弟子服其劳”,一帮“管培学徒”就安排来当初试的面试官了。

陆三眼神凝重,瞥了左右同期管培学徒一眼,深吸一口气。

这可是府里安排的一件大任务,说不得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