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修行之法,刻深无情,鹰(1 / 1)狂暴的卤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东城看着周元,也觉得无奈极了。

他正在侧殿检查那些小太监们的修行,没想到这小皇帝,竟偷偷摸摸来到御马监了。

御马监之中,其他人的修炼,都是被赵东城关起来的。

唯有眼前的小太监,因为天赋太高,直接被赵东城收为真传弟子,就给了他自有,让他能在御马监里面随便玩耍修炼,不压制天性。

他看着周元依旧是一脸不信的样子,继续解释道:“陛下不懂修行,当今世的修行,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天数循环,不外如是。”

“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便是如此了。”

赵东城说到这里,一脸慈爱,摸了摸小太监的头,又指了指不远处的泥巴。

小太监明白赵东城的意思,咧嘴一笑,又开开心心去玩泥巴了。

周元看着这一幕,皱眉道:“把人修炼得失去听力,失去声音,甚至还变成非人的东西,这种修炼,确定没问题?”

赵东城笑道:“老奴修炼之初,也经历过这种阶段,只要到了炼气期,就会开始慢慢正常,到了金丹,就完全与常人无异了。”

“若是,修炼不到炼气期或者金丹期呢?”

“炼气都到不了,那他们就要直接兽化,理智不存,生不如死,老奴会给他们解脱的。”

“金丹修不成,那便沦为道兵,供其他修士驱使。”

这番话说得冷漠无比,周元明白,老太监并没有骗人。

“朕在安宁殿,见太后那边的宫女,修行之初,也艰难无比,如今又听了你的话,这当世修行,都如此艰难吗?还是说,只是你们两家特殊呢?”

老太监回道:“如今修行界之中,有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前辈,大概是道门出身,曾经写下一篇妙经。”

“其中有一段话,我念给陛下听听,或许陛下就能明白了。”

“吾常闻,非人勤以求知,乃知者勤以求人也。然吾知其谬。其知者非求人,实乃出而逐人矣。其刻深无情者,如鹰犬逐兔。”

周元听完,口中轻声自语:“我听说,其实不是人在不断追求知识,而是知识在不断地追求人。但我知道,那是错误的。知识并不是在追求人,而是在追逐人啊。它的追逐残而没有感情,就像猎鹰和猎狗捕捉兔子一样。”

分明就是将老太监说的话,用通俗语言翻译了一遍。

“不错,先贤仁德,将智慧传给众生,然而众生羸弱,不能直接获得先贤的智慧。故此,才有修行之路,慢慢贴近先贤。”

“修行之路,其实就是不断获得知识,又不断与知识抗争的过程啊。”

老太监难得和周元说这么多关于修行的东西,这一次也不知道为何,直接打开话匣,竟引到了周元的身。

“陛下当听太后说过,天子不能修行,否则必遭天谴的话。”

“不错,”

周元点点头,这番话听过不止一次两次了。

“天子位格,于人间为最贵,气运所钟,于世为最尊。想要修行,需要的知识智慧,更是远胜寻常修士。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哪位想要修行的天子,摆脱修行之难,人灾天罚,纷至而来。”

“轻则丧命,重则遗祸众生。”

似乎在验证老太监对周元说的话,御马监的一座偏殿门被打开了。

有两个太监,抬着一个太监的尸体出来了。

周元定睛一看,那太监就剩下了一个人头和两只手,衣服里面的下半躯体,完全是蚯蚓、蛞蝓、蜗牛这等软体动物的模样。

然后,被那两个太监,埋在了小太监正玩的湿润泥巴里面。

他再看那一大堆泥巴,甚至都想不到,其中埋了多少尸体。

难怪这御马监,一片鬼气森森,不像人呆的地方。

······

周元离开了御马监,心中思绪不断。

他如今已经踏了修行之路,想要他停下来,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他修行至今,《养气》一论,修行了大半,与当世修行的炼气境大概相同。

他从来没有感觉到,修行之中,有什么“刻深无情,如鹰犬逐兔”的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没有什么异样。

还有,《诸子集义》传了出去,已经有不少人有所成就。

这些传人之中,同样没听说谁经历了什么特殊的修行变故,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着。

“看来,得找机会问一下正道修士,他们的修行,又会经历什么?”

周元琢磨着,吴后也好,赵老太监也好,应该都是修行界里面的魔道修行。

他们门下修行所经历的东西,未必就是这个世界通用的。

或许那道门三宗、佛门四寺等,还是周元想象之中的,修行充满仙佛之气。

然而,再一想这个世界道门三清的名号,周元又不敢肯定了。

想到那三个名字,周元都莫名觉得有点心慌,都不敢和人去讨论。

接下来的时间,周元再也没有去关注大明宫里面那两块修行的地方了。

同样,也没有去参加朝会。

也不知道吴后与楚相商量了什么,反正,对周元想要出去打猎游玩,甚至组建听自己话的军卫,都没有怎么干涉。

周夏立国已近三百年,宗室勋贵早就糜烂不堪,也没有什么权力在手。

周元这一次,向汉武帝学习,命各大夏勋贵,将自己的子孙送来宫中,作为自己的郎官。

又命人精心挑选军队里面的孤儿,足足六千人,组建了两支卫军,为羽林,为虎贲。

他有事没事,就带着郎官与两支卫军,去往玉京城郊行猎,顺便练兵,以及培养合适的将领。

接下来,当今天子不但崇文,而且尚武的名声,也渐渐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以玉京城为中心,向天下传开。

对此,吴后与楚相,完全置之不理。

区区六千人,能够做什么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