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皇宫内
“陛下,臣受您的旨意,前往冀州地区检查卢植军中工作,不料却让臣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宦官左丰有些支支吾吾的并未再说下去。
“快说,别给朕兜圈子。”刘宏大声说道。
“臣看广宗县城很容易攻破,卢植却按兵不动,难道他是相等老天来诛杀张角吗?”左丰继续说道。
“卢植这个狗东西,朕还以为他与别人不同,没想到也是个无能之辈。”刘宏拍着桌子大声说道。
“来人,下诏。”刘宏再次说道。
只见拟旨太监拿着崭新的诏书走进了大殿之中。
“是年光和七年夏季6月,罢黜卢植官职,将其押回雒阳,处以减死罪一等”刘宏随即说道。
拟旨太监便按照刘宏的命令写下了诏书。
“左丰,拿着诏书再去一次冀州地区,你亲自将卢植押回雒阳,朕要看看他到底是这么想的。”刘宏非常生气的说道。
“是,陛下”左丰从拟旨太监手中接过诏书,随后便出了皇宫。
“张常侍,你说现在用谁代替卢植的位置,继续负责进攻冀州地区黄巾贼的事情”刘宏小声的问到身边的宦官张让。
“陛下,容臣想想。”张让一时也拿不下主意。
“报,陛下,宫外董卓求见。”只见一个小黄门走进了大殿之中说道。
“让他进来”刘宏说道。
“陛下,何不看看董卓的想法?”张让说道。
“有道理,张常侍最懂朕的心思”刘宏再次说道。
只见董卓缓缓的走进大殿之中,他看到此刻的陛下心情有些不好。
“董将军,何事求见?”刘宏笑看着董卓。
“陛下,臣听闻卢植在冀州地区讨伐黄巾贼不利,臣想要毛遂自荐,亲自率军讨伐黄巾贼,定能在三个月内剿灭三个黄巾首领”董卓说道。
董卓在来皇宫的路上恰好碰上了宦官左丰,看到其手上拿着一份诏书,便上前问道,才知道卢植已经被陛下罢了官职。
“董将军,你还真是知道朕缺什么就来什么,朕刚才还在跟张常侍商量究竟用何人代替卢植继续征讨黄巾贼,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还举荐了自己。”刘宏说道。
“陛下,黄巾乱党纠结一群百姓,想要以此破坏大汉王朝的江山,臣不忍坐视,臣在1个月前曾经率军大破解良城的黄巾乱党,知道黄巾乱党也不过如此,若臣出马,很快便能平定黄巾之乱。”董卓信誓旦旦的说道。
“张常侍,你怎么看?”刘宏并没有看董卓,而是看向了张让。
“陛下,臣认为董将军有勇气,有魄力,可以代替卢植继续进攻黄巾乱党,若他未能攻下,再行处罚也不难。”张让说道
听了张让的话后,刘宏才正眼看了看董卓,突然觉得董卓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董将军,那就由你代替卢植的位置,继续攻打黄巾乱党,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若你除不掉黄巾首领,那朕便会治你的罪。”刘宏再次说道。
“是,陛下。”董卓从未料想到会如此容易。
“来人,拟旨”刘宏大声说道。
只见拟旨太监拿着一份诏书便走了进来。
“是年光和七年夏季六月,封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事务。”刘宏说道。
“谢陛下”董卓随即说道。
随后董卓便从拟旨太监的手中接过了诏书。
“臣告退。”说罢,董卓便拿着诏书离开了皇宫大殿。
在回府的路上,董卓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没想到,他终于从普通的将军成为了负责一个州的中郎将,手下所能掌握的军队也一下子增加了数倍,之前的时候,他率兵解良城时只有3000个士兵,而现在却有不下于30000个士兵。
他突然想到了刘新,若非他的提醒,他就差点错过了如此重要的时刻,幸好,当初在解良城,结识了这位小兄弟。
董卓还在为自己爱结交好友的性格感到自豪,是啊,若没有这些好友,哪有他的今天,他想起来曾经在西北大漠的日子。
只是董卓永远想不到的是,即使他今天不去雒阳皇宫大殿,过不了多久时间,刘宏也会赐他同样的诏书。
此刻的刘新还在董卓府中继续等待董卓的消息,他也不确定事情是否如历史上记载的一样,所以他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很快,董卓便骑着马回到了董府,自从拿到诏书之后,心情也变得极好,连路上的风景都美了很多,路上的行人也可爱了很多。
“管家,准备盛宴,我要跟这个小兄弟好好喝一杯。”董卓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便是感谢刘新。
刘新看到董卓回来之后脸上挂着的喜悦笑容,便知道此事如他意料一般。
“董大哥,小弟的消息没错吧。”刘新也适时的补充了一句。
“刘老弟,若非你的消息,今日陛下一定不会想到我,更不会任命我为东中郎将,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董卓拍了拍刘新的肩膀说道。
“那是董大哥有能力,陛下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小弟只不过随口提了一句而已。”刘新也不会揽功,董卓此人虽然残暴不仁,但对待朋友却是极好。
“来来来,准备喝酒,今天在我府中一定要不醉不归。”董卓说道。
“对了,刘老弟,你在雒阳城有住处吗?我府中还有不少的空置房屋,你和你的属下可以住在我家。”董卓突然想起了刘新是解良县令,在雒阳好像没有住所。
“董大哥,那就不客气了。”刘新说道,他也希望可以在董府多待一些日子。
“管家,给刘老弟还有他的属下收拾屋子,每人一间,一定要让他们住的舒服。”董卓看了下刘新一行人,总共13人,他府中还是有13个空置的单间的,就算没有,他一句话,管家也会让它有的。
“是,大人。”说完,管家便吩咐府中小厮收拾房间去了。
待董卓和刘新来到董府的大厅时,厅中已经放了两张宴桌,上位有一张,自然是董卓的,左方位有一张,那自然是刘新的。
“刘香,周仓,你们两个随我参加宴会,其余之人暂时先回屋休息。”刘新没打算让这么多人参与宴会,毕竟这是董卓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