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纸?”
春福惊讶的看着刘据,没想到这世上竟有这般好看,摸着如此舒服的纸。
同时他又在好奇,他们的这位皇上脑子里都是些什么构造?先是细盐、香皂和火药、火枪,现在又是这种高质量纸,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怎么样?如果将这种纸普及,比起竹简如何?”刘据又问道。
“竹简不及它的万分之一。”春福肯定的说道。
竹简笨重,体积大,不方便携带,但这种纸刚好弥补了竹简的弊端,甚至好处还更多。
春福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问道:“敢问陛下,这纸的成本?”
刘据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比竹简和麻纸的成本高。”
一棵两百斤重的树木,在后世能造出一万张A4纸。当然,这边的工具和技术都不行,少算一半,就算是五千张,也比竹简的成本少了不少。
一根竹子又能弄出来多少竹简?
刘据弄出纸来,其实是想开办报社。汉朝是有邸报的,不过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传播的消息也有限。
他嫌消息传播的太慢,总不能像上次那样,老是要他催促吧?
而且上次消息能那么快传出去,更重要的是宫里的人把手中的活全都放下,专门运作那几句话,才能达到那种效果的。
如果有报社,那就不一样了。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保证这一块能做好就行,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开办报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用竹简,一是代价太大,二就是之前说的体积大,太笨重。
人家买来是为了了解最新情况的,不是为了练力气的。
除了纸之外,开办报社还有很多要求,比如印刷。如果只靠那些人一笔一划的写,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
雕版印刷要到唐朝才有,活字印刷更要到宋朝。刘据叹了口气,还得要他自己来,幸好印刷这门技术不是很难,原理在后世已经成为了常识。
难的是怎么把报纸第一时间传到全国各地。
报纸要的就是时效性,如果你把半年前的消息拿出来给别人,人家早就知道了,这还有什么用?
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传真的时代,该怎么把报纸发行的全国各地,是个极大的问题。
靠人骑马运吗?速度慢不说,有些地方道路崎岖,马都不一定过的去,还要人下马走。
难道就为了这个,让刘据特意修路吗?这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路要修,桥要建,这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须点,可现在的情况,还不支持刘据这么做。
对于这点,刘据还真没办法,四大发明他能铭记于心,可他对互联网这些高科技是一窍不通,这方面他也想不到了。
他只能把报纸先在长安这边发展,等到后面桥和路都修好了,他也可以弄个“次日达”,把报纸销往全国。
有报纸就要有记者,他招了一些文笔还不错的人,让他们去朝堂之上旁听,把重大事件写成文章印刷发出去。
这时候就用到那些儒生了,论写文章,还是他们在行。术业有专攻,这时候他们的作用就出来了。
当然,这些人写的文章还都要呈上来先给刘据看一遍,等刘据同意了,才给印刷发出去。
不然这些人胡乱写怎么办?
由于这个年代人生活的圈子小,不像后世社会那么复杂,每天都有新闻。刘据把这报纸设成了周报,七天一发,也足够用了。
第一次的报纸发放定在了十天后,主要是因为造纸和印刷的技术还不成熟。刘据是手把手教工匠们的,可工匠们也需要时间去熟悉。
更有一点,报纸也属于新物种,虽然不同于上次香皂开售时,瞒着不说香皂是谁弄出来的。这次是直接告诉世人,报纸是朝廷弄得。
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官方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有保障的。
就像后世人们在替子女选学校时,明知道有些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比公立学校好,可还会选择公立学校,只为了图一个心安。
一张报纸的定价和一个馒头一样,就算买到手了不好也没多大损失,不过很多人都不会这么想,钱少了就不是钱了吗?
买一个馒头还能吃一会儿。
这几日,报纸要发行的消息已经“发酵”到了极致,人们都对这陌生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听说这报纸上的内容不是在竹简上写的,而是在纸上写的,朝廷出手果然不一样。”
大街上,有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吗?报纸报纸,用的当然是纸了。”有人不屑的说道,仿佛他早已看透了一切。
“额……好像有道理,朝廷就是朝廷啊!连竹简都不用,直接用纸,真有钱。”
“不是朝廷有钱,是整个大汉都有钱了。皇上登基后,各种改革,去年这时候你家还只是勉强能吃饱,现在恐怕存不少钱和粮食了吧?”
“是啊!这一切多亏了皇上……哎哎哎,跑题了,你说这报纸到底值不值得买啊?虽然不贵,可也能买一个馒头,哪有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实在。”
“朝廷出品,必属精品,你说值不值得买?”有人说道:
“你看细盐,卖的多好;你看烟花,多火爆;你再看香皂,现在是家家必备。朝廷的东西什么时候差过了?肯定是物有所值的。”
香皂已经卖了一年了,它身后的“大老板”也被人知晓,这些东西时间长了是瞒不住的。
刘据也没打算一直瞒着,之前没说是怕朝中有人借题发挥,刘据不惧他们,可也嫌他们麻烦。
现在朝局稳定,再加上香皂给国库带来的利润又是相当可观的,谁还会没事干去说?
其实当知道这一切后,最开心的是骆红,她为自己当初的那些决定感到庆幸。
“好像也是的,到时候就去买一份看看。”
有不少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
为了报纸的发行更顺利,刘据让人在长安最繁华的地区用“很正规的手段”拿下一间铺子,让人想起了之前的香皂店。
为这家店一开始的店主默哀,谁让他刚好撞上了?
刘据是怕搞了这么大动静,到时候没人买那多尴尬。把开售地点放在旺市,就算到时候没人买,光那些来凑热闹的人也能够帮他制造出一种这家店很受欢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