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林在山一把给拉住了,按在座位上。而后,扭头看向郭毅:“俺们这可是带着诚意来的!”
“哈!诚意?我倒要看看,在山叔带来了多少斤的诚意?”郭毅一边说着,扭头看向了一直在旁边看戏的杨立文。
而杨立文此时,已经完全拜倒在了这位俊俏少年郎的裙裾之下。
傻愣愣的看着他的表演。
这族长碰头会刚刚开始,其中一名对头就已经被他往日的名声给折服了。
而后,更是以一敌二,竟丝毫不落下风,以完全碾压般的姿态打的敌人落花流水。
此刻,杨立文看到俊俏少年郎投过来的眼神,立时会意。
“咳!”他定了定心神,脸上挂起了满是玩味的笑容,把早先商量好的条件提了出来。
“不可能!”
“某同意!”
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分别从林三儿和独眼龙的嘴里说了出来。
而林在山则是皱着眉头思索着,见林三儿满眼焦急的看向他,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的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大哥!?”
见他这么说,林三儿立时就急头白脸的站了起来,抓住他的胳膊,使劲儿的拽了拽。
林在山只是摆了摆手:“就这么说定了!”
只要能挖石碳换到钱,这些贴出去的东西,迟早有一天能挣回来。
郭毅见他如此决断,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个家伙,倒是很有魄力,能屈能伸。不像那个尖嘴猴腮的林三儿,完全没有城府。心胸狭隘,没有远见。
事情商定了,郭毅就不再过问。完全交由杨立文与林在山进行协调。
而他,则开始大规模的制作蜡烛。
在院子里用砖石砌了两个灶台,架起了两口大锅。把背回来的石蜡放进锅里,开大火进行加热熬煮。
又让柱子把一捆捆的竹竿从中间刻开,做成最简单的灌蜡模具。
柱子他母亲则在一旁搓制灯芯。
几个人忙碌了一天,直到傍晚时分,第一批的五百多根蜡烛就制作完成了。
郭毅从这五百多根蜡烛里,随机抽取了几根,取火点燃了。
杨老爷子站在旁边,啧啧出奇的看着,不住的点头:“嗯,不错!比油灯亮多了,还不用时不时的拨剪它。”
老十三杨立成,今天是过来送兔笼子的,见柱子在刻竹子,也主动留下来帮忙。
此刻,见到了忙碌一天的成果,也是满脸欢喜:“嗯,是比油灯亮,卖相也好看。毅哥儿,做这么多的蜡烛,是打算去发卖?”
“嗯!”郭毅点了点头,俊俏的脸上也挂满了笑意,接口回应道:“这些蜡油,也是大家伙儿费劲巴拉的从山上背回来的。我打算跟石碳一样,卖了钱大伙儿平分。”
“嘶!”杨立成闻言,不由得吸了口凉气。脸上抑制不住的讶然之色。
他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木匠,平时走村串户的,比杨立明他们见多识广。
这么好的蜡烛,放到江陵城里,少说也得20文钱。
那五百根,少说也得10贯钱。
一天10贯钱…好家伙!
若是制作一千根?
噫…!不敢想!
郭毅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十三舅,没你想的那么乐观。这玩意儿跟石碳可不一样,石碳是生活必需品,你不烧就可能冻死。而蜡烛呢,也只有大户人家和读书人才会使用。
若是放到大舅的杂货铺里去发卖,就这500根,估计一个月也卖不完。”
“啊?那咋办呀?”杨立成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他确实没往这方面想。
郭毅没说错,蜡烛这玩意儿,确实不算生活必需品。应该算是奢侈品。
除了有钱的败家玩意儿,谁会没事点蜡烛玩?
也就石崇那败家子,才会拿蜡烛当柴烧。
“唉!”郭毅叹了口气:“倒是有两个方法。其一,马上就到元日了。而元日过后,就是上元节。我已经打听过了,江陵城里也有灯会。虽然大不如京城,但应该也不会逊色太多。”
“是啊!”杨立成猛然一拍巴掌,喜声惊呼道:“上元灯会!连开三天的上元灯会!肯定会用到不少蜡烛!”
可现在离上元灯会还有二十来天…
时间太长啊。
郭毅还是愁眉不展,或者,“或者,应该先找个行脚商,低价批发给他。”
行脚商?
“咱们村子里倒是常有行脚商过来。”杨老爷子接茬道:“是深秋时,过来收草席的。”
郭毅闻言,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您这等于没说。
或许,应该去江陵城里看看,那里可是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
号称七省通衢之地,肯定会有不少的行脚商。
打定了主意,就不再犹豫。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天色刚刚擦亮,便早早的起床了。
因为今天要进城谈生意了,得好好捯饰捯饰。
洗漱完毕之后,从箱底里找出来一身新衣换上。
湛蓝色的交领修身锦袍,腰间束有一条缀着玉石的腰带。
这还是去年元日时,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母亲专门买来上等布料,亲手给他缝制的。
搭配他那祁长挺拔的身材,玉树临风,卓尔不群。
但并没有戴与之相配的学士幞头。
而是把一头长发高高的束起,用一根簪子别过,绑成了高马尾。
异常的清爽利落。
不是文人的装扮,到有些任侠的意味。
风流倜傥,狂放不羁。
“啧啧啧!毅哥儿,怪不得林三儿说你是从大城飞回来的大鹏鸟!”杨立文啧啧称奇的围着他转了两圈。
“那个林三是刻薄阴私了一点,但他这次没说错,毅哥儿确实是从大城飞回来的大鹏鸟。没见他一来,咱们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那可不,毅哥儿可是读书人!”杨立文和杨立新也止不住的夸赞着。
他今天要随着送石碳的队伍一起进城。
而那五百多根蜡烛,也都装进了木箱里,一起带进城。
足足五十多里的路程,众人轮流着挑担子、坐驴车。
终于,两次轮换之后,看到了远处那匍匐的‘巨兽’。
足有两丈多高的城墙,绵延十几里。巍峨悚峙!
随着脚步临近,愈发的具有压迫感。即便是见惯了后世的高楼大厦,也不禁为眼前这宏伟的工程拍手叫好。
唯一让人吐槽的是,进城做买卖居然还要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