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官员涉事就地罢免,让守选官员顶上,六部也是一样。
所以,朝廷正常运作不会受影响。
可要是真的将这一次涉事官员都杀了,加上大官小吏……人数实在骇人。
更何况,那些涉及贪腐案的官员,多多少少……都和如今朝中的其他朝臣有情义,或者是亲戚关系。
求情这是自然的。
倒是吏部尚书谢瑾元在旁人都求情的时候,站在原地未动。
“怎么,当官的命是命……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皇帝找了一个极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因为一个贪字,死了多少百姓,菜人铺子都出来了,你们在这里给这些贪官污吏求情,要留他们一命!谁留百姓一命?!”
皇帝这话站在了爱民的高度之上,当真是堵的求情官员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受灾之地白骨遍地,大邺盛世之下……百姓饿死,骨肉相食,陛下痛心在所难免。”吏部尚书谢瑾元上前行礼道,“且此次贪腐案,若不严惩,岂不是助长为官者聚集贪污的风气?以为只要是聚众犯案,出了事情也只是严惩首犯,而宽其从?”
“制定为官者规范需严,品行能力考核需慎,惩罚力度需苛,如此才能约束掌权的官员,免惨剧再现我大邺盛世。”
说着,谢瑾元从袖中拿出奏本……
“微臣经赈灾贪腐案一事,痛定思痛,以为吏部掌官员升迁、调任、考核之法,论资排辈陈旧迂腐,如沉疴顽疾,已不适合如今人才辈出的大邺,微臣拟官员升调考核之法总纲十三,请陛下御览。”
别人都在这里讨论求之事,这吏部尚书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大家都以为谢瑾元这是要请皇帝严惩赈灾贪腐案涉事官员。
谁知,谢瑾元话锋一转,竟然是为了吏部官员考核改革……
谢大爷先赞同了皇帝严惩之说,等于是站在了皇帝这一边,他再提出吏部改革之法皇帝只要将他当成自己这一边的,就不会看都不看就否了。
而谢大爷也并没有直接劝皇帝将这些涉事官员杀尽,不算是太得罪其他家中或是亲戚……涉及其中的同僚。
好似,前面说了那么多,都只是为了吏部改革铺路。
也给了皇帝,和百官一个台阶下,都别再争吵了。
告诉皇帝和百官,眼前怎么处置重要,可将来更为重要。
皇帝这会儿哪有心情看什么吏部改革之法,示意高公公将折子拿上来,疲惫退朝……
下了朝,皇帝就去了高贵妃的宫中。
屏退左右,皇帝立在高贵妃的棺木前,看着躺在棺木中如同睡着的高贵妃,拳头紧紧攥住。
他们自幼相识,成亲那年……他曾同高贵妃说过,即便是她不能成为自己的正妻,可在他的心里……她就是自己的妻子,他要与她共白头的。
这么多年,也只有高贵妃未曾将他当成高高在上的皇帝,只将他当做爱人,当做丈夫!
如今她走了,他们的孩子也没了,留下他一个人一个人……
皇帝朝服都没有脱,将自己关在高贵妃的灵堂内,早膳、午膳全都没有用,宫中上至高公公下至普通宫女太监,无一不是战战兢兢。
倒是来了两次都被拒之门外的皇后,回到宫中看着自己的凤座出神了很久……
她是今日才知道,高贵妃在皇帝的心中的份量要比她想象中的更为重。
皇后心痛的同时,又觉得庆幸。
幸亏这一次,将高贵妃除去了。
否则……来日高贵妃若真是诞下皇子,皇帝亲自教导之后,怕就是要册封太子了。
皇后的贴身嬷嬷瞧着皇后坐在平日里嫔妃坐的椅子上,看着凤座出神,她端着热茶搁在皇后的身边,低声劝皇后。
“娘娘,陛下与高贵妃青梅竹马,情分自然是不一般的。”
“是啊,可嬷嬷……既然如此,当初为何又要娶我为继后?”皇后眼眶泛红,“是他说,要与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他说……只能放心将后宫托付到我手中,既然如此……当初他立我为后做什么?”
“娘娘,您是知道的!当初高家可没有争后位的能力,皇帝……又要依靠您和您的母家来除去先皇后,和先皇后的母家。”嬷嬷十分心疼皇后,“不过不要紧,后来您清醒过来,也没有在陛下身上陷的太深。”
“是啊!”皇后转头看着嬷嬷,攥住嬷嬷的手,眼眶通红,“当初嬷嬷和母亲都劝过我,是我没有听进去!不过……也还好,就当作和皇帝做交换,帮他处理了先皇后,登上凤位……保住我家门荣耀!”
皇后语声哽咽:“但嬷嬷,我不能变成先皇后,我不能不会和先皇后一般那么痴情,全然相信皇帝,对皇帝不设防!先皇后……是我的前车之鉴,时刻提醒着我,和皇帝不能谈感情。”
只是……皇后一直以为皇帝没有感情,却没有想到,皇帝只是把自己的感情都给了高贵妃。
皇后一直以来,竟然以为……高贵妃是皇帝用来制衡她的筹码。
何其可笑!
若是没有遇到皇帝,若是皇帝没有用花言巧语骗她,她或许也能有属于自己的……真挚的,不枉来这世上一遭的感情,郎情妾意平安顺和过完这一生。
不会,被捧到这个位置上来,不得不去争,不得不去斗。
为权力斗,为家族斗,为儿子斗。
或许,人就是……没有什么就想得到什么。
旁人都看着她的凤位好,可她……却厌倦极了。
罢了,已经选的路,这辈子就这样了。
皇后扶着坐椅扶手刚起身,就听到外面传来高公公的声音。
皇后朝外看了眼,起身坐在凤座之上,理了理衣裳,拿出皇后的架势,道:“请高公公进来。”
很快,皇后身边的嬷嬷将高公公请了进来。
高公公迈着碎步上前,行礼之后,才和生气和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下旨将淑妃母族男丁斩首,女眷流放,淑妃……赐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