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贺礼(1 / 1)大千暖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君。”

“把这些当作,皇后殿下的贺礼,不太好吧。”

红薯见自己阻挡不了,郎君挥动锄头。

从另一个角度劝诫道。

王素看了眼一脸心疼的侍女,把想要偷吃的旺财推到一边后,“我大唐境内有这么大的土豆红薯吗?”

王素双手捧着染满泥土的大红薯,对着阳光仔细评估着大小。

红薯见红薯被连根拔起后,终于承受不住,躲进了自己的小屋内。

“等我回来,用红薯给你做饭。”

死寂一般的屋内,一下子传来的明显的抽泣声。

“郎君,这些就交给老仆清洗,随后再用礼盒包裹起来。”

“那就辛苦你了。”

李管家蹲下身子,把散落在田地里土豆红薯,分别装在竹篮里,向着水井一阵小跑。

无他。

郎君带回来的旺财,实在是太通人性了。

要是慢一点,很有可能,都被狗嘴祸害了。

仙壤。

王素并没有和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

因为王素不知晓,是不是一次性,如果贸然使用,那就得不偿失了。

“郎君准备好了。”

等到王素换好官服,土豆和红薯都被打包起来,并放在了马车后。

“红薯?”

木门打开了一条缝隙,通红的双眼,正怯生生地望着自家郎君。

“我会告示天下人,这是红薯种出来的!”

“而且...”

“红薯真的很好吃啊!”

红薯终于推开了房门,小脸又哭又笑,认真做了个万福,目送着自家郎君。

东宫就在兴化坊的隔壁,王素成功混了太子仪仗,浩浩荡荡地车辂,从承天门向着立政殿走去。

“左边的是江夏王李道宗,右边的是襄邑王李神符。”

李承乾指着轻骑并肩而行的身影,给王素讲解着。

“后面坐着马车的是河间王,李孝恭。”

“再往后,是...”

“是魏王李泰。”

王素看着正在向他们,走来胖墩的少年开口说道。

“太子。”

“王素,烟花,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地点就在武德门和两仪门,只要我们一点燃,到时候整个长安城都可以看见。”

李泰的窃窃私语,根本瞒不过李承乾。

李承乾也很好奇,“青雀,我能参加吗?”

“这...”

李泰陷入了两难,烟花具体事务,都是他亲力亲为。

但长兄眼中的渴望,李泰最终艰难地点了下头,“可以。”

“王素,你准备了什么?”

“秘密。”

“小气。”

步入太极门后,一切的依仗都停滞了下来。

只留下装着贺礼的马车,跟着三人一同走进立政殿的宫苑。

为了庆祝皇后的诞辰,长安在今天取消了宵禁,芙蓉园也开放了,内部一些的核心区域供游人玩赏。

王素跟着宦官的指引,坐在尚书省的位置。

“郎中。”

是徐宾。

人群中徐宾,小声坐着汇报,“我们工部司,给皇后殿下准备的贺礼是,用宣纸印刷的精版女则。”

很好。

用皇后所写的书,给皇后当贺礼。

王素当即给他点了个赞。

等到李世民诞辰,工部司极有可能,再给陛下献一份,陛下的飞白。

“臣等,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三人联手给殿下书写了份贺贴。”

“不得不说,祁县子的宣纸,真是巧夺天工。”

经历过南陈隋唐,三朝的虞世南,捧着手中的长卷,啧啧称奇道。

“臣等,赞同虞公的看法。”

席间不少人身着紫袍的老臣,高举着酒盏,其乐融融地痛饮了一杯。

“那朕,要替皇后,先睹为快了。”

李二从大殿内首座走了下来,亲自从虞世南手中接过了长卷。

长卷铺在桌面,帝后一同目睹着,贞观三位书法大家的联手作品。

“除了飞白外,还有王体?”

“没错,老臣,最近得到了一批王羲之真迹。”

“可有兰亭集序?”

“如果真有兰亭集序,那么给皇后书写贺贴,恐怕要多一位人选了。”

“虞卿切勿打趣朕。”

李二的脸闪过一缕失望,但卷面的王体字很快就夺走了他视线,临摹的倒是有几分神韵。

“本宫谢过众卿。”

将长卷收起来后,长孙平举着酒盏,看向虞世南所在的位置。

不愧是北朝女子,和五姓女相比,多了几分英气。

王素抿了口,唐朝的酒水,跟后世的清酒差别不大。

“臣尉迟恭,为皇后贺。”

尉迟敬德大大咧咧在立政殿,展示着经过修剪后虎皮。

王素愣住了。

这不是...

在终南山实验震天雷的威力,炸死的一只老虎。

当初尉迟敬德说的是,要用虎骨补补身子,就把炸成半截的老虎强行拖走了。

尉迟敬德之后。

各地的藩王,和重臣都献贺礼。

一直崇尚节俭的贞观,并没有后世那么奢华,进献的大多是具有心意的礼物。

“朕,也要为皇后,献一份贺礼。”

微醺的李二,忍住了打酒嗝的冲动,这才起身走到殿中,向群臣宣告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