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打着旗帜。
来都联军阵前,说明来意。
几人不敢耽搁,急忙请示级。
不出片刻,几员小将押着使者去面见袁绍。
主帐中。
一半的诸侯都在此。
其中也包括白日作战英勇的刘备。
使者还未到来。
前线已经派人快马飞鞭先一步将消息送来。
袁术打着哈欠,不耐烦的说道:“这么早召集我等,有什么紧要事情?”
“稍等片刻,大家就会知晓。”
袁绍没有直接回答。
大家一起静默等候。
“报!”
“进来。”
“人已带到。”
“押进来。”
使者一脸卑躬屈膝的模样,小心的说道:“拜见各位大人。”
“本初,这是董卓之人?”
曹操根据使者的服装判断出了他的阵营所在,询问道。
袁绍点头,“这位是虎牢关守将胡轸的心腹手下。”
“守将不该是李肃吗?何时变成了胡轸?”
一位诸侯插话道。
袁绍示意使者自己来回答问题。
使者稍稍整理一下思路,解释道:“李肃已被我家将军拿下。”
“现在我家将军就是虎牢关的实际掌控者。”
“胡轸派你来此,所为何事?”
“难道是来羞辱我等?”
使者回答道:“万万不敢,我家将军是想与诸位大人议和的。”
“议和?”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惊讶。
虎牢关易守难攻,没有十倍兵力在加数月功夫难以攻下。
为何议和?
难道说,其中有诈?
一般的诸侯本能的想到其中有猫腻。
曹操的思绪更加的缜密一些。
他联想到昨日吕布反常的举动。
在加前段时间,吕布与胡轸一同讨伐孙坚。
所有人都升官发财,单单胡轸一人受到处罚。
两人关系一定不好。
估计是胡轸趁着吕布出城作战,将他关在了城外。
不知怎的,消息暴露。
胡轸怕董卓秋后算账,想要投降于我等。
曹操在心里反复推敲,确定自己的想法符合逻辑后。
悄悄告诉了袁绍。
袁绍听完,眼神一亮。
这一层是自己没有想到的。
有了情报,袁绍更好的拿捏使者。
同意了胡轸的投降请求,并且许诺给胡轸一路诸侯的位置。
他手下的士兵也全部由自己掌管,不会瓜分兵权。
使者满意的带着商议好的条款回去禀报胡轸。
袁绍面容难掩喜色。
没想到雄关虎牢关竟能如此轻易被自己拿下。
这下可极大的鼓舞了联军本来跌落谷底的士气,以及自己的威望。
要知道自己是这支联军的明面盟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胡轸接到使者。
没有犹豫,立马选择了投降。
虎牢关的守军本来就因为自己的背刺行为对自己很是不爽。
要是相国的军令下来。
只怕自己会被群起而攻之。
到时性命难忧。
在联军的注视下。
虎牢关的大门缓缓打开。
袁绍亲自赶到前线,命令士兵接管虎牢关。
并接见了胡轸。
一番客套话后,随便找个借口将他打发走了。
胡轸虽然恼怒袁绍敷衍的态度。
可眼下自己的小命以及往后的荣华富贵全部系于袁绍一身。
只得卑微的隐忍下来。
剩余全部诸侯在虎牢关内争吵起来。
一部分人,如袁术,认为打下虎牢关已经足以。
要求退兵。
另一部分激进派,如曹操坚持继续出击,打下洛阳,救出皇帝。
两派人马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中。
袁绍一时间夹在中间,犹豫不决。
不知该作何决定。
洛阳。
董卓和李儒一道听完李肃的哭诉。
怒火攻心,一剑将身前的桌子砍成两半。
“相国息怒。”
董卓发泄后,稍稍恢复了些理智。
看向自己的女婿,也是西凉军中的首席谋士,李儒。
李儒沉吟道:“相国,胡轸那厮狼子野心。”
“伟恭一跑,只怕会倒向袁绍。”
“如今看来,虎牢关危已。”
董卓问道:“该当何解?”
“虎牢失守,恐怕兵无战心。”
“我近日曾在街头听到一首童谣。”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李儒侃侃而言,“我思考这首童谣,‘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皇帝建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
“‘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皇帝建东都洛阳,如今亦传一十二帝!”
“天道轮回,依臣之言,相国只需重新迁都长安,方可无虞也。”
董卓闻言大喜,“甚好!”
依照李儒的谋划。
派出徐荣在洛阳城外二十余里的地方结阵阻敌,拖延来犯敌军。
自己亲率李傕郭汜去面见圣。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要迁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