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州西侧海域,一艘庞大的“商船”正沿着广南和琼州之间的海峡中线缓缓行驶,说是商船其实并不准确。
这艘名为索菲特亚的商船原是一艘四级军舰,即便如今改造成为商船,但仍保留着总计约四十门的舷炮,让人望之生畏。
这样一艘船在沿途所经过之处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当地人的担忧,它上一次停留的港口是暹罗的曼谷港。
有赖于那莱王门户开放的政策暹罗对欧洲的商人们是秉持着开放态度的。
虽然这些欧洲人桀骜不驯的无礼行为一次次地激起国内贵族和民众的厌恶。
但那莱王坚信开放的政策有利于暹罗的发展,强硬地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看到疑似军舰的索菲特亚号,曼谷港的暹罗官员和驻军第一时间摆出了戒备态势。
在得知对方不进港贸易,只作食物和淡水补充后,剑拔弩张的氛围才稍稍有所缓和。
在暹罗方面的严密监控下,这艘船补充完物资后继续行驶向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广州港。
从曼谷港出发继续行驶了数日,拥有骑士头衔的船长德拉罗克看着桌子上的海图,眼中充满着喜悦。
“只要穿过这片海峡后再转向东,就将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广州港了先生们!这次长途航行即将到达终点。”
围在舱室内的众人闻言无不神情振奋,长达八个多月的航行让他们身心俱疲,但在疲惫的同时他们也由衷地感到欣喜。
索菲特亚号是从法国拉罗歇尔港出发的,目的地是广州港。
这是第一艘从法国本土直航中国的船只,想到此行成功后带来的巨大声誉和影响力,舱室内众人心头一片火热。
作为第一艘从法国直接出发前往中国的船只,它启航的背后是各方势力推动的结果,商业也并非是其唯一目的。
此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马萨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民族国家的努力。
他将法国的贵族们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以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样一位拥有强硬手腕的君主却十分热衷痴迷于中国文化。
刚刚入住凡尔赛宫的他经常举办各种宫廷宴会,而在这众多的宴会中,主题为“中国皇帝”的宫廷舞会最受其青睐。
在舞会上,法国的皇宫贵族们穿着华美的中国绸袍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国王的到来。
随着乐队的伴奏声响起,路易十四会穿着中国样式的丝绸衣服,乘坐一乘八抬大轿进入宴会厅,每次都能引起贵族们的哗然称赞。
而真正让路易十四想要接触中国的契机来自于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皇帝身边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诸国君主的一封公开信。
南怀仁在信中表达了康熙皇帝想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他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尽快派遣精通科学知识的传教士来华。
这封信瞬间引起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兴趣。
虽然绝大多数欧洲君主将南怀仁的这封信看作了教会用的小手段。
各国君主坚信这只是为了哄骗他们出资赞助教会前往中国传教而已,可路易十四并不这么想,他决定予以回应。
于是在他的支持下,海军军舰索菲特亚号摇身一变成为了商船,借着国王陛下的支持,许多商人、传教士搭上了这趟便车。
可准备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路易十四虽然赞助了船只,但他似乎不愿让这艘船有过于浓厚的官方背景。
他在敕令中明确提到:这艘船虽是经国王的批准驶往中国的,但它却并非是一艘皇家御船,而是完全如同荷兰人和英国人所做的那样,只是一艘普通商船。
此举是为了防止这艘船与中国官方产生误会冲突,对国王将来向中国正式派遣通使官船造成消极影响。
敕令还要求他们既不能在沿途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船舶致敬,也不能要求欧洲其他船舶与之联系,要对目的地进行保密。
简而言之,这是一艘被派去中国打前站的“临时工”船只。
目的在于了解中国的一切文化风俗和沿海季风、潮汐、气候以及与航海有关的一切资料情报,以利于法国政府将来方便时派正式使节船驶往那里。
既然敕令明确表示这是艘商船,法国官方除了船以外其余费用一概不管出海的费用需要自己筹措。
作为积极推动此事的耶稣会教士约阿希姆先是联系了法属东印度公司但惨遭拒绝。
虽然法属东印度公司自1664年以来就垄断了自好望角到印度以及整个中国南海的贸易。
但法国东印度公司目前刚刚开始在暹罗作出扩张的尝试,其活动仍从未超越暹罗以远的地区。
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允许它在远东发起新的商业攻势,所以其对赞助这次出行兴趣寥寥。
无奈之下约阿希姆只能寻求其他方面的帮助,他几经周折,最终联系上了一名巴黎的大豪商,让茹尔丹。
让茹尔丹的声名远播欧洲各国,被称为“工业巨富和法国最大的玻璃制造商”。
在茹尔丹的支持下,一切又顺利起来,索菲特亚号满载着茹尔丹的玻璃制品出发远航,却在西非遭到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扣留。
又浪费了近大半年的时间在本土和西非间交流斡旋,最后在路易十四的干预下,东印度公司准许其通过。
但派遣了两名商务官沿途监督,确保船上商品最终全部在广州出售,而不允许在沿途港口出售,损害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听见船长德拉罗克激昂豪迈的发言,眼见此行目的地广州在望。
约阿希姆回想起数年的准备和波折心中感慨万分,甚至忍不住落下泪来。
同行的许多教友见状连忙对其进行安慰,纷纷出言鼓励。
“要相信我们脑海中习得的知识,定能受到中国皇帝的赏识,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主的福音。”
“阿门。”
“阿门。”
众人连忙手划十字一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