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御书房,一名身着青色锦绣衣裙的宫女站在皇帝陛下身旁。
“陛下为何不让青鸟去将那小道士灭口?”
赵惊鸿轻轻皱了皱眉头,眨了眨眼睛,似乎并仍然沉浸在刚才的震撼场景中,微微摇头道:
“你打不过他的。”
恭谨站在一旁的青鸟却不乐意了:
“在皇城之中,青鸟自信,除了几位供奉和宋貂寺之外,没人是我的对手!”
“他‘亵渎’了皇帝陛下,其罪当诛!”
“你打不过的...”
“可是,那家伙可是知道了您的女儿身!这宫中,知晓您女儿身的,除了太后、宋貂寺与我,他便是第四人了!”
“若是他将这消息散播出去,恐有损江山社稷!”
赵惊鸿似乎还在恍惚之中,只是默默地重复着。
青鸟愈发焦急,眉头紧锁地看着女帝陛下。
心中惆怅万分,思来想去之下,也再想不出除了那几人之外,这皇城之中,还有谁是自己敌不过的。
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更加可怕的事情。
小嘴哑然地张了张,最后不可置信地问道:
“难道...刚才的法相金身是那个亵渎了您身子的小道士?”
赵惊鸿此时才将走神的表情回复了过来,甚至有些兴奋地点了点头:
“明日他就会成为我金雀花王朝的国师!”
“空悬十余年的国师终于有人接任了么?”
“陆地神仙愿做我的国师,何其荣幸?”
“这家伙,竟然是陆地神仙?”
青鸟的小嘴此刻张大得几乎能塞下一颗拳头。
她将手中的一本小册子打开,开始翻看其中的文字记录。
“情报记载,他八岁跟随师父进入钦天监,打杂了整整十年,未有任何不合常理的举动!”
“山上仙人,十年光阴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游戏人间的沧海一粟罢了...”
赵惊鸿有些唏嘘,又接着说道:
“由于父亲没有其他子嗣,我从一出生便被当做‘男孩’培养,自八岁登基起,便一直以男人的身份坐在龙椅上,也已经十年了...”
“陛下,封他为国师一事,太后可知晓?”
赵惊鸿拿出李槐制作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圣旨,说道:
“圣旨已经拟好了,你暗中放入中书省,早朝上直接廷议吧!”
“不事先请示太后吗?”
“来不及告知母后了。”
“就怕这位‘陆地神仙’哪怕做了国师,也是仙踪缥缈,说不定,做上几日便云游四海,再也不会回来了。”
赵惊鸿双肩轻轻耸动,明媚动人的眼眸逐渐坚定起来。
她望向御书房外的青山,青山之外的远方,发出斩钉截铁、断冰切雪的七个字:
“我一定要——留下他!”
赵惊鸿此时依旧穿着被水打湿的亵衣,湿漉漉的头发显得有些凌乱不堪,甚至有些狼狈。
不过仍然遮掩不住她那天生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
若是有其他男子见到女子此时的美妙容颜,定会忘乎所以、心驰神往。
......
九州天下熙熙攘攘,孕育亿万生灵。
天下有九洲,分别隔海相望。
位于无尽海域最东边有一座大陆,名曰:东小凉洲。
东小凉洲上有数十个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能称之为王朝的国家,自然是国力极为强盛的存在。
金雀花王朝便位于东小凉洲,十年前的“护国大战”中,金雀花国力大损,山河破碎!
皇帝赵黄图以身护国,几乎陨落。
传位于当时八岁的太子。
之后便是太后监国。
太子殿下从小便勤勉读书,专心学习治理天下。
又有太后辅佐,这十年间虽然太后专权,但也算将偌大一个即将倾覆的王朝扶起,隐隐有了中兴之象。
但天下却时有怨言:女子干政,有违祖制!皇帝陛下已经长大,应当还政于王!
本来这等声音一旦出现,太后陛下便会施展铁腕手段,迅速压制。
不过,在皇帝陛下成年之后,太后对于权力的欲望似乎也降低了不少。
最近“还政于王”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太后却也没有怎么弹压,只是提出一个要求:
皇帝陛下成婚后,自己便会不再过问朝政。
于是,近半年的大朝会上,廷议之事往往都是跟陛下成婚相关的各类议题。
各部大臣们虽然偶有异议,却依旧有着大体一致的方向。
都是为了皇帝陛下和赵氏子孙延绵考虑,大抵不会有太大的争议。
不过,今日的清晨,大朝会刚刚开启,朝会的氛围便显得与往日大有不同。
太和殿,大朝会。
“这李槐,出生在彩衣国胭脂郡龙泉县,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是一座破烂道观里的小道士。”
“他怎么配做那守护一国气运的钦天监监正?”
“若此人当了钦天监监正,有损江山社稷!”
此时在太和殿上唾沫横飞的这位,正是目前的钦天监副监——东方鹤。
东方世家近年来虽然实力蒸蒸日上,但其根基始终不是金雀花王朝老牌的大家族。
东方鹤以钦天监副监之职统领钦天监已经数十年之久,随无监正之名,但其实早已有了监正之实。
东方鹤修行一生,其天赋也仅仅允许其突破到金丹中期的境界。
可那监正之位已经空悬数十年,因先帝有诏:钦天监监正自领国师之衔,上可窥察天机,下可教诲黎民,非修为超凡入圣之人,不可居之!
所谓修为超凡入圣,便是指的那难如登天的“元婴境”。
虽然与元婴初镜只相差了短短的一个境界。
可这对于东方鹤来说,这是用一生的时间也无法填平的巨大差距。
因此,东方鹤自己苦心经营钦天监数十年都未能更近一步,取得那足可以名动天下的“国师”头衔,便更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更何况,中书省草拟的这份“赦封圣旨”中的人名根本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杂役道士!
大殿之上,皇帝陛下与太后端坐与龙椅之上。
太后监国,竟与皇帝陛下同坐龙椅!
可见这对母子的“母慈子孝”。
一张巨大的幕帘将太后和皇帝陛下笼罩于其中。
致使龙椅之下的群臣都无法得见皇帝陛下清楚的容貌。
这是皇帝陛下登基之时便有的规矩,这十年过去,群臣倒也都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