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朱元璋腾的站起,自己走下龙椅一把拿到手中。
“用白话文写的?”
“嗯!这是一本技术和政策并存的书,其主要受众便是百姓,如果我也是用文言文,那和李贯有什么区别。”
“对于百姓而言,通俗易懂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咱同意~”朱元璋得到农政全书后爱不释手,左右走走:“刘三吾,赵勉,你们都来,和咱看看这本书,熥儿这次真是大手笔。”
“遵旨!”
刘三吾前,这是皇孙的第二本书,虽说在艺术价值无法和声律启蒙相提并论。
可...
“陛下,此书从水利,农田,荒政等各个方面展开叙述,总体分为两方面,一是从古到今的政策,第二是我大明现行的方针,此书最重要的,便是借鉴与反思。”
“不止如此~”赵勉看的更深一些,“此书还将大明现在先进的种植方法都记录在册,南北之民都可凭此种田,收获颇丰!”
“这简直是一本种田指南啊。”
朱元璋爱不释手:“分田法..”
‘诶,这法当年咱爹给咱讲过啊。’
“这书中所写分毫不差!”
“哈哈哈,有趣有趣~若是咱拿这一本书,也能更好的种地!”
李贯心中不服,咬牙说道:“皇,学生恳请一看!”
“准了!”
随即让宋和给他递下,李贯看了一眼便再也看不下去,写的都是什么啊,通篇大白话,读起来一点韵味都没有。
他立马出班,谁知朱允熥挡在他面前,袖袋中滑出一个奏本:“根据我的调查,你这人向来目中无人,就如同一根玉石拐杖,华美但却无用。”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身在朝廷,奉皇命而牧民,第一要务便是实用!”
‘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消除一切浮夸和奢靡,如此百姓方可从贴身处事中感觉到朝廷的诚意,民风也会因此而淳朴!’
“可这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李贯果然无法接受刺激,竟然在朝堂不明身份斥责朱允熥。
朱允炆急忙下跪:“皇爷爷,他只是~”
“别说话。”朱元璋举手示意,饶有兴趣的看着对峙的两人。
茹嫦见缝插针:“这治国大事,都各行其道。农有农道,兵有兵法。”
“大将军徐达,李文忠,冯胜北征,皇也曾下旨勉励,那时为了晓谕全军知晓,同样全篇大白话。”
“如此非但没有丢脸,反而士兵感觉到皇就在他们身边,更是干劲十足。”
“当年茹太素给陛下奏,就写一件小小的破事,却从三皇五帝扯到了尧舜禹汤,如此华而不实遭到陛下痛斥!”
‘故而,微臣以为三皇孙殿下说得对,朝廷既然想要劝农,那就必须让百姓看懂!’
“这本农政全书,令百官懂得如何用政策指导,百姓懂得如何更好的施行。”
“两相有益,岂能就为了文字的浮夸而将如此明显的好处视而不见呢!”
周观政倔脾气来毫不客气:“皇!微臣也以为三皇孙所做为对!”
“一味追求文字的奢靡,如此行为,只有腐儒所为。”
李贯气的怒发冲冠,而朱允炆更是魂不守舍。
大哥,你是我的老师,干嘛老给朱允熥说话啊!
我就这么不受人待见么?
茹嫦等人发话,朱允熥这边登时势力大振,即便朱允炆手下众多,可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不痛不痒的几句,反而争执不过。
“好了!别吵了!”
“这劝农书,令文渊阁抄写,发到翰林院当中,贮藏起来吧。”
‘咱觉得,施政当简单,但有些东西是写到史书当中的,也必不可少。’
“以后,熥儿在这方面也要注意。”
话音一落,朱允炆一派登时萎靡不振!朱元璋肯定了朱允熥的所作所为。
李贯面色铁青,他曾信誓旦旦说要帮助朱允炆扳回一城,可第一炮就哑火了。
尴尬。
他看向龙椅前的两人,感觉到内心和这两人的格格不入。
因此对朱允炆更有认同感,觉得他才是真正的明君圣主。
黄子澄以为尴尬大可不必,因为他早就习惯了。
朱元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熥儿,既然这本农政全书早就写成了,你为什么不拿出来?”
“皇爷爷,此书虽然全面,但有些地方颇为专业!”
‘比如相隔几尺洒种子,作物长成什么样才算健康。’
“农民手中根本没有度量衡,他们怎么会知道呢?”
‘故而我打算配插图,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插图?”
“对呀,我把健康作物的模样画去,农民们只要对照着看就行~”
“不简单易懂么?”
朱元璋下意识的点点头:“说的也有道理。”
“何况,皇爷爷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也舍不得点蜡烛,怎么有看书的时间呢?”
“所以,我思来想去,觉得此书还是过于繁杂!”
“稳重一点,我最后将他简化成了八个字!”
“最后将其命名为,司农八法!”
话音刚落,朱元璋嘴角一抽,而后就和传染一般所有人齐齐嘴角一抽!
你这....
想的太特么周到了一点!
稳的雅痞啊!
(我这是冲着八更去的...)
(鲜花和票票...我之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