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燕王求贤,千里下江南!(新书求收藏)
北平
燕王府
身着大红蟒袍的燕王朱棣,此时正负手而立,高站在瞭望台。
放眼望向南方。
在燕王朱棣身后站着的,是穿着一袭黑色袈裟的光头和尚。
法号道衍,俗名姚广孝。
是燕王朱棣身边的第一谋士。
后世人称,黑衣宰相。
“姚师,你说老爷子怎么就心甘情愿把大明的江山传给朱允炆那毛头小子?”
黑衣姚广孝面容慈笑,双手合十,缓缓开口:“朱允炆不足为虑,可怕的是他身边的一位幕僚。”
“哦?”
朱棣将一簇浓眉皱起,直言道:“何等幕僚,值得姚师亲口挂念。”
此时
姚广孝也缓缓将目光放向南方,脑海中,不经想起那一件件往事。
“王爷可知,小僧为何要来辅佐于您?”
朱棣瞪着眼珠看着姚广孝,迟疑片刻道:“莫非姚师追随本王,还有别的图谋?”
姚广孝笑着摇了头,手中的念珠再次被拨弄起来。
“小僧在遇到王爷前,曾和那位幕僚有过几番交谈,说起来,那人还是老僧的半个师傅。”
听到这儿的朱棣,也是稍稍一惊:“世还有人能让姚师认作师傅?”
黑衣姚广孝脸依旧带着慈笑,轻轻摆了摆手,“小僧愿拜,可那人却不愿收,故而只能算得半个师傅。”
“此人当真有如此厉害?”
“此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所闻所知事无巨细,是小僧所远不能及。”
说到这里的姚广孝,想起了三年前。
在那长江边,与赵良的第一次见面。
那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少年郎。
在得知道衍和尚的姓名之后,与之谈论古今。
为谋略、为抱负。
当初的道衍和尚心中早有丘壑,自然没有把年纪轻轻的赵良放在眼中。
直至赵良一句话
惊得黑衣僧人道衍,惊魂失措!
“病虎若想啸山林,唯有北佐燕王;奈何遇少年郎,灭得虎来又灭龙!”
姚广孝听闻此言,已是心惊肉跳。
等再回头,欲拜此子为师,却只见一背影,遥遥远行。
自从那次与赵良一别,姚广孝便再未见过此人。
但那一张少年郎的自信面庞,姚广孝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不敢相忘。
而后来的事迹,一一被这少年郎所严重。
姚广孝的心中,对之钦佩愈加。
前些日子,燕王朱棣本来想蹭着洪武帝贺寿,南下京城,送贺礼,企图争一争这皇储之位。
姚广孝得知赵良在太孙府做幕僚,便知天命已归。
劝阻燕王朱棣,这才没有导致一场闹剧的发生。
后面正是如预料之中。
软弱无能的太孙朱允炆,竟然成为洪武皇帝钦定的大明皇储!
期间原因为何,姚广孝心自肚明。
燕王朱棣此时双目之中满是惊诧。
朱棣年幼便和徐达大建军南征北战,虽然说不阅人无数,可天才的英豪,却也是见识不少。
眼前这位,被朱棣尊称为“姚师”的老僧,被朱棣称为天下第一的谋士。
可在这天才第一的谋士之,还有师傅。
这怎能让朱棣不震惊诧异。
姚广孝没有去看朱棣此时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惊诧,只是淡然而坚定的开口说道。
“太孙若得此人辅佐,王爷恐怕凶多吉少。”
黑衣僧人姚广孝此话说完,燕王朱棣的身不由得冒出一阵冷汗。
还未等朱棣开口问询,姚广孝便继续说道。
“不过应是天助王爷,那太孙竟不识真宝,将那幕僚逐出了太孙府。”
朱棣脸色顿时大喜,两步前,追问道:“姚师可否有办法能让此人来本王麾下效力!”
“此人若来,顶的百个道衍。”
黑衣僧人姚广孝不疾不徐,缓缓吐露道:“若他能为王爷效力,天下可定矣!”
燕王朱棣听完这句话,心中一阵澎湃。
“如何请得此人北?”
“若要请的此人北,王爷得拿出诚意。”
燕王朱棣将自己腰间的玉带束紧,正色道:“姚师但说无妨,只要本王能做到!”
见眼前的燕王朱棣一脸慷慨,姚广孝的脸,依旧是带着慈笑。
“若是王爷愿仿刘玄德,尚且有一线希望!”
朱棣闻言,心中稍稍迟疑。
洪武大帝下了圣旨,戍边在外的藩王,若非皇命有招,不得回京。
仅是迟疑片刻,燕王朱棣便正色道:“本王愿听姚师所言,这就微服下江南!”
黑衣僧人姚广孝,看着眼前的朱棣,满意的笑着点头。
“小僧愿同王爷前往,请回这名幕僚。”
至此
北平
燕王府
燕王朱棣乔装打扮一番,带黑衣僧人姚广孝,双骑下江南。
只为寻那被逐出太孙府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