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孙坚剿匪,没有任何意外,最终还是传到了灵帝那里。
无论是火烧湘南,零陵郡追击,还是萍乡埋伏,亦或是宜春之战,大大小小的战果,全都摆在了灵帝面前。
灵帝可是清楚,孙坚才从西北回来,刚刚担任长沙太守。
他在短短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不仅将长沙境内的匪患,扫除一空,更是将旁边的零陵郡、桂阳郡,甚至是隔壁扬州豫章宜春县的匪患,也全都清理干净。
能做到这地步,不愧是孙氏后人!
灵帝现在是龙颜大悦,毕竟孙坚将自己心中的一个心头之患,给直接消灭了。
灵帝虽然平庸,但他也知道,黄巾之乱虽已结束,民心却尚未完全安定,无论是西北乱局、青州黄巾余孽还是南方山贼、水匪,还是蜀地的蛮人等,都是不稳定因素。
孙坚这次剿匪成功,将荆南的叛匪,近乎全部消灭,大振了朝廷的声威,那些暗藏异心的宵小,见到朝廷有此良将,自然也会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孙坚越境剿匪,虽然有僭越之嫌,但在灵帝看来,比起这天大的功劳,这点小问题又能算什么?
孙坚剿除匪患,这可是给了朝廷一剂强心针!
若是其他郡守,也能如同孙坚一般,替自己平定匪患,解除自己心头大患,他还巴不得你这么做!
或许,刘焉那老家伙说的没错,之所以会出现黄巾之乱,就是地方官兵实力太弱,必须得加强地方的实力才行。
如果地方上面,都有孙坚这种实力,又何必担心黄巾呢?
要不,就如刘焉所说,刺史改为州牧,下放一些权力,让地方能够独立剿匪?灵帝思维有些发散。
是了!
可以去试试!
……
许久,灵帝才终于回过神,继续思考孙坚的封赏。
将孙坚提升到洛阳任职?
不行!
孙坚资历尚浅,还没有这么高的声望,且是武将出身,若是直接在洛阳任高官,怕是有些不妥。
至于说,在洛阳随便找个官职,将其塞给孙坚,这怕是也不太妥当。
对方替汉室立下汗马功劳,若是这职位不升反降,或者平级调动,岂不相当于没什么大功?岂不是让人寒心,不再努力剿匪?
灵帝可是打算将孙坚竖为典型,奖励太低可是不行!
那么这样一来,只有从其他方面,去褒奖孙坚了!
钱?
这个肯定是要的,但又不能太多,否则自己不就亏大了。
美女?
这个也是可以有的,但是这也不能显示其功勋,毕竟,只是些美女罢了,大丈夫何患无妻。
这俩个都不行,那么只能从爵位上考虑了!
是了!
这些行伍出身的官员,不都是奔着这个去的吗?
孙坚是吴郡人,吴郡地理位置偏僻,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既然如此,那何不直接给他一个县侯,让其一步登天,以示皇恩浩荡,也给众人一个表率,表示自己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灵帝越想越觉得可行!
最终,灵帝将孙坚封为乌程侯,至于官职,则是没有改变,仍旧是长沙太守。
这样一来,灵帝自认是什么损失也没有,还能得到一个爱惜良才得美名,并且会让孙坚这员猛将,彻底更加坚定汉室。
这简直就是百利无一害!
至于说有人反对?
灵帝只是呵呵一笑,他连官职都能买卖,这封赏武将爵位,自然也不怕有什么非议。
第二天,灵帝出席了早朝,朝堂之上,灵帝奖励孙坚平叛之功,亲口封其为乌程侯,并宣布改刺史为州牧,恢复州牧制度。州牧总领本州的行政以及军事大权,辖内如果出现情况,州牧当为主要责任人,接受惩罚。
这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之前灵帝几乎不早朝,而这次早朝,直接就做出两个这么重大的决议,不禁让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乌程侯可是县侯,对于非刘姓皇族而言,这种爵位就相当于是极限!
再往上的话,可就是那异性王了!
这赏赐之重,令全朝上下,皆是侧目。
除了乌程侯之外,那刺史改为州牧同样是大事情。
前些年,为了防止地方官权力太大,前几任皇帝才实行了刺史制度。
但是,灵帝此时改为州牧制度,也是无可厚非,他们很多人也都这么认为,就是地方实力太弱,才会使得当今天下出这么多的乱子。
当然了,灵帝既然已经开口,臣子们也不敢再去反对。
一是因为,他们本身也没有觉得,恢复州牧制度,会是什么问题。
二是因为,前几年才解禁了党固,他们还没过上多久安生的日子。如果灵帝第一次发表重要政令,他们就开口反对,岂不是彻底惹怒了灵帝。
三是因为,他们现在并不关心孙坚的爵位,他们更关注的是太子之位。如果此时开口反对,等会哪里还有脸面,去向灵帝询问太子一事。
最终,孙坚被封为乌程侯,以及改刺史为州牧,这两件事情,几乎没人反对,直接是被群臣同意。
但是,这个早朝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灵帝太久没有早朝,大臣们觉得,应该设立太子,稳固民心。
对于此,灵帝当然了同意的!
只不过,在人选上面,却是出现了分歧。
灵帝想要立王美人之子,而群臣却都支持何皇后之子。
灵帝与大臣们争辩,最终,灵帝敌不过众人的嘴,气的甩袖离去。
朝会结束后,今天朝会的内容,很快被传了出去。
一时间,全天下的人都是哗然,一个年轻的将军,直接封为乌程侯,可谓是皇恩浩荡。
就算是侯爵遍地走的三国时代,能被封为县侯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可以想见,这县侯是有多么珍贵。
一夜之间,孙坚成了官场上超级新星。
要知道,孙坚正值壮年,方才三十来岁,还有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可以说是前途无量,说不定还能成为三公。
一时间,前去孙家上门求亲的人,上门结交的人,那是不计其数。
九江寿春城,孙夫人看着眼前数不尽的拜帖,心中不由得乐开了花。
这么多的好姑娘,该选谁作为自己儿媳呢?
这个时候,孙夫人又回忆起了莫离,她是真的喜欢莫离,可惜自己儿子没有这个福气。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对于孙坚有些不满,那就是荆州刺史王叡,扬州刺史陈温,以及零陵郡、桂阳郡、豫章郡等地太守。
毕竟,孙坚是踩着他们的身体上位的!
不过,孙坚现在是灵帝面前的红人,谁都不能拿他怎么样,这些人也只能是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
当然了,孙坚也在奏折里面,提及了萧让的功劳,并且直言,这剿匪的功劳,萧让要独占一半。
对于孙坚的推举,灵帝只是轻笑一声,并没有当真,只是觉得,孙坚是在提携后辈罢了。孙坚立下大功,提携后辈也无可厚非,这个面子不能不给,不然谁来给自己剿匪。
灵帝最后决定,任命萧让为乌程县令!
为什么?
不是封孙坚为乌程侯吗?
既然萧让是孙坚推举的,那就让他去管理孙坚的辖地,想必孙坚也会满意。
萧让的任命,也在当天和孙坚一同说出,只不过,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孙坚以及改制上,至于萧让的事情,都下意识的忽略了。
当然了,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周瑜的父亲,洛阳令周异。
他早就从自己儿子写来的信件中,得知了萧让的情况,并了解自己儿子与萧让的关系,今天突然听到萧让这个名字,不由记在了心里,提前告知周瑜,也让他开心开心。
当天晚上,周异便是写了封信,寄回去了舒县老家。
舒县,周府。
周瑜收到了自己父亲,从洛阳寄回来的信。
本来,收到家书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当周瑜看到信中内容的时候,脸色却是瞬间一变。
周瑜记得,萧让离开的时候说过,孙家父子都有王侯之相,打算辅佐那孙家,成就一番霸业。
也就是说,萧让绝对不会出风头,至少不会进入灵帝的眼里。
而此时,萧让出现在灵帝眼中,并被灵帝封为乌程县令,其中曲折怕是不会那么简单。
怎么回事?
难道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周瑜心中无比的困惑,但这些困惑,他也只能等到萧让回来,才能知道具体情况。
当天晚上,周瑜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