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王宫大殿。
文武两列,各居左右,赵国的文臣武将悉数到场。
这些人,一改往日的懒散模样,个个神经紧绷,眼神呆呆的看着王座之。
因为,今日的王座与往日不同,由一个改成了三个。
最中间,一个偌大的王座赫然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威风凛凛,王气十足。
左右两侧,各摆放了一个小的王座,无论从气势和威严都弱了不少,像是为太子监国所设。
“这是怎么回事?”
“王宫大殿怎么摆设了三个王座?”
一众王公大臣面露诧色,相互对望,惊诧到了极点,但是没有一个敢张口言语。
因为,在他们身后,赫然立着一列列龙卫。金盔金甲,手握长刀,身形魁如傲松,气势力压苍山。
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有这些人立在大殿,所有人大气不敢出一声。
大殿内,静如万籁俱寂,朝臣的彼此呼吸声似乎都能听到。
忽然间。
一名宦官扯起嗓门,大声唱喝:“国父,国相,赵王到!!”
随即,从侧店内走出三人,为首一名俊朗少年,随后便是一名霸气女子,最后便是纨绔公子赵迁。
三人依次分落在三张王座之。
看到三人落座,众臣一个个震惊无比。
霎那间。
大殿顿时沸腾起来。
“赵王偃呢?”
“怎么赵王变成了公子迁?”
“赵国何曾有了国父与国相?”
......
嘈杂声如潮水煮沸,在大殿内混荡起来。
这些群臣已顾不龙卫的震慑,当即吵闹起来,个个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肃静!!”
苏锐一拍桌前惊堂木,大喝一声。
声音如闷雷一般,传荡在大殿之中,震耳欲聋,声音回荡不绝。
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
“不经请示,有胆敢喧哗者,立刻拉出去斩了!”
秦风沉声喝道。
这时候,一名白须老者堂皇站出,指着秦风冷声道:“黄口小儿,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坐在王座之,对我等老臣要来喝去?”
秦风微微生怒,道:“本公子是秦风,以后就是赵国的国父,国父坐在王座之,有何不可?”
“呸,黄口小儿,你做赵国的国父,你凭什么,谁封你的?”
白须老臣怒气冲天,张口大骂道。
“谁封的,你马就会知道。”
“来人,宣读赵王王命!”
秦风大声说道。
当即。
王座侧首站出一名宦官,拿出一卷王命竹简,开始宣读起来。
王命: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广厦。
本王年老体弱,无力于朝政,特传位与长子公子迁。
赵迁年幼,体行不端,特封秦风为国父,武曌为国相,辅佐朝政,精治赵焉。
王命一下,旨到即行,不可违逆。
旨罢,宦官收回竹简,立在了一旁。
“王命在此,这次你知道是谁封的本王为国父了吧!”
秦风睥睨着那位老臣,冷冷说道。
听完旨意,老臣陷入震惊之中。
良久之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苍目陡然藐向了秦风。
“老夫不信这个王命,老夫要见赵王!”
秦风指着侧首的公子迁,冷声道:“赵王在此,你有什么疑惑可以问他。”
“不,老夫要面见老赵王赵偃,而不是这个纨绔公子迁!”
老臣情绪激昂,怒声大喝。
“放肆!”
秦风一拍桌案,立身而起,怒道:“垂垂老朽,给本王报名来!”
“老夫庞援!怎么你还想杀老夫不成?”
老臣庞援厉声喝道。
“杀你一个老朽?不不不,本王要灭你九族!”
秦风怒声喝道。
“黄口小儿,你敢!”庞援不由握向了腰际的佩剑。
“敢不敢,你立刻便知!”
秦风侧目看向了武曌,道:“国相,庞援的九族可否查清?”
“回国父,庞援的祖宗十八代,悉数查清。他所有的父母亲属,共计二百三十人,已经押解在王宫之外。”
武曌起身回复道。
“好,立刻传令下去,将庞援九族满门抄斩,立刻执行!”
秦风下令道。
“诺!”
大殿外,立刻走进一队龙卫,押起老臣庞援,就向王宫外而去。
“秦风小儿,你不得好死......”
老臣庞援嘶吼的声音,逐渐消失在大殿之外。
大殿之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还有人质疑赵王的王命吗?”
秦风龙目一扫,俯视着群臣,大声喝道。
众臣低着头,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生怕发出一点动静,被拉出去斩首。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切保命为主。
见众臣噤若寒蝉,再没有一人敢站出有异议,秦风冷哼了一声:“既然无异议,还不见礼!”
众臣当即撩衣跪倒:“参见国父、国相,拜见王。”
“诸臣起身!”
秦风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