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
“就算再过100年之后,以那时人类的科技水平依旧无法做到。”
“我为什么会说的如此绝对?”
“因为…”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
“我曾与国际很多著名科学家联手共同研究了50年之久…但却一直没有攻克。”
“不,不该用攻克这个词。”
“应该说…”
“这50多年的时间…”
“我们没有任何进展。”
在座有一些年纪很大的老前辈。
他们听到杨老此番话。
全都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似乎…
当年的那个实验。
他们都非常清楚。
“难道…杨老说的是那个研究吗?”
“当时可是轰动全世界的项目啊!”
“那也算是杨老一个未了的心愿吧。”
一些知情的老前辈们心中暗想。
50年的时间啊…
人生有几个50年?
甚至有时候。
50年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杨老用尽毕生想要去攻克的研究,却没有任何进展…
而且还是与国际知名科学家们一起联手。
可见这项研究一定非同小可。
同样。
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杨老会说再过100年也没法攻克。
杨老这种科学天才…
几百年能出一个呢?
连他和一群科学家们联手用了50年时间都没法攻克…
后世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那是我四十多岁时,在国外留学开展的项目。”
“当年,那些跟我一起做这项研究的同事们,现在已经都不在了…”
杨老不想聊那些伤感的往事。
他把话题拉回到水能发动机。
“如果用水作为能源…”
“还要遵循稳定、没有放射性情况发生…”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凝聚态核科学中的低能量核反应。”
“简单来说,就三个字——冷聚变。”
杨老口中的“冷聚变”一说出口。
在座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他们都很清楚冷聚变是什么。
关于冷聚变的研究。
这就要追溯到50年前。
当年,以杨老为首、联合国际数十位科学家提出一种假设。
假设内容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逆向思维,假如低温、或者室温条件下能实现聚变反应,人类就可以从海水中获取能量。
这种能量将在人类社会转化成生活、商业、工业用途。
到那时热核聚变就被彻底取代、世间再无核辐射危机。
不得不说。
当年的想法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
人类对热能的依赖。
从远古时期一直到现代文明。
只有热才能产生能量,早就是一种基础逻辑了。
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高热、高压中有了新发现。
至于热核反应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
难道低温或者常温状态下就没办法获取能量吗?
如果低温状态下能获取能量。
不再需要燃烧、加热那种繁琐的方式…
人类生活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然环境也会最大程度得到净化。
带着这个大胆的猜想。
冷聚变成了杨老想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这50多年来。
无数难以攻克的科学项目都被杨老解决。
唯独冷聚变。
不仅杨老没能攻克冷聚变的难题。
多少国际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们都带着冷聚变的遗憾离开人世。
到后来…
冷聚变就成了一个理想情况下的概念科学。
没人愿意再花时间在研究冷聚变面。
渐渐的…
关于冷聚变的报道也就越来越少。
甚至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冷聚变是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
杨老在这个山村小院中再次提起冷聚变。
这也勾起了无数陈年旧事。
杨老看着那个水能发动机。
有些释怀的摇了摇头。
“算了,是我不该提这种连研究成果都没有的假设…”
“对于冷聚变的执念…”
“我也是时候该放下了。”
这时。
陆铭打着哈欠从屋里走出来。
在座的老前辈们全都看向陆铭。
发明水能发动机的人来了。
他们争论了半天。
接下来马就要有答案了。
其实,这些老前辈们之所以一进门没有问陆铭水车的原理。
他们就是想通过研究去找到答案。
毕竟。
这些老前辈们可都是龙国科学院的顶尖科学家。
来就向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请教…
这显得有些没面子。
所以。
大家一进门就很有默契的一起围观水能发动机。
他们想证明的是:你看,这水能发动机其实我们也知道原理,只是被一个年轻小伙子先想到了而已。
结果大家争论了整整一个午觉的时间。
到最后连杨老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现在没办法了。
他们只能让陆铭来给他们解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