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
展昭根本不想和南三复废话,更不想做任何的解释说明,手里的巨阙宝剑已经亮出了一半。
一道深寒而刺眼的光芒闪过,令人不寒而栗。
“展护卫,有话好说,展护卫能否告知在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南三复依旧想做最后的努力,战战兢兢地道。
“展某奉命行事,一切到了县衙包大人自会说明,南大官人还是乖乖随展某走一趟。”
展昭自然不会透露目的,让南三复有任何侥幸的机会。
南三复当然听过展昭的名讳,知道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杀个人也不过是眨眼功夫,谁知道他会不会真的动手。
而他偏偏又不肯解释,无奈,南三复只得乖乖地穿了衣服,随展昭走一趟了。
来到院子,管家、奴仆见他被五花大绑,身后跟着方才那个出手如同闪电般的少年,也以为遇了绑匪。
“这位大侠,您要带我们家公子去什么地方?”
管家怯怯地前问道。
“这位是定远县衙的展护卫,包大人请我过去一趟!”
南三复朝着管家使眼色。
管家听后也是吃了一惊,眼前之人原来是堂堂的南侠,包拯身边的护卫。
大官人怎么会招惹了包拯?
知道了对方是官府的人,管家反而没有那么害怕了,壮着胆子质问展昭道:“展大人,不知公子犯了何罪,县衙难道就可以无缘无故抓人了吗?这里可是凤阳府。”
言语之间,还透露着几分威胁和恐吓之意。
似乎是在告知展昭,掂量掂量。
展昭目光看向管家,却是戏谑地一笑,丝毫没有理会这等小角色,而是冷冷道:
“你们要是不想看到你家主子长途跋涉,最好还是备一辆马车,展某可不想看到堂堂大官人走去县衙。”
管家听后,又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南三复,呵斥家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备马车。”
少时,马车备置妥当,家奴迁过来。
展昭将南三复推进了马车,亲自赶马,出门而去。
县衙。
包拯和公孙策业已赶回。
衙役抱说展大人回来了,包拯命即刻升堂。
大门缓缓敞开。
两班衙役伺候,喊了堂威。
包拯和县丞李申高处坐定,身后头顶明镜高悬。
啪!
惊堂木响起。
“带人犯!”
包拯沉声道。
少时,展昭押解着被五花大绑的南三复了大堂。
四周打量一眼,只觉森严庄重无比,与其他衙门却是大不相同,多了几分威严。
目光看向高处的包拯,见他身材魁梧,脸色黝黑,正气凛然地正瞪着自己。
南三复这个官宦子弟内心深处不禁多了几分惧意。
“下官南三复见过包大人!”
见了包拯,南三复只是微微一拜,却并未下跪。
只因为他曾用钱捐了一个九品道台的官职。
有了这重身份,除了跪君王,下跪父母,无需向任何人下跪。
而南三复此时以“下官”自称,目的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
“敢问包大人,定远县衙不问青红皂白,将下官五花大绑,是何道理?”
南三复直接质问道。
面对展昭这个江湖人,他知道问这些没用,只能问包拯这个县太爷。
既是执法者,就该知道法度。
包拯也下打量了他一番,身高八尺,身穿绫罗绸缎,器宇不凡,身散发着一股风-流才子的味道。
当即正色道:“本县命展护卫逮捕于你,自然有本县的道理。”
“还请包大人给下官一个说法!”
南三复理直气壮地道。
包拯白了他一眼:“本县接到一桩案子,告你玷污良家少女,谋杀无辜百姓。”
听到这里,南三复眼睛猛然一亮,已经想到了是窦香莲。
心中却是一阵狐疑。
质问道:“下官不知道包大人在说些什么?下官奉公守法,从不作奸犯科。敢问包大人,敢问告状的人是谁?”
“窦香莲!”
包拯一边喊着死去的窦香莲的名字,一边拍响惊堂木。
南三复怔了怔:“包大人所说之人,下官根本不认识,烦请包大人传唤原告,下官与之对质。”
说到这里的南三复,神色还有些嘚瑟。
虽然他不明白包拯究竟是如何查出窦香莲一案,不过窦香莲已死,连尸骨也没人能找到,他倒也不惧包拯的恐吓。
“南三复,你莫非不知窦香莲已然惨死?”
包拯一声爆喝,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恶气。
“死了?”
南三复淡淡一笑,“既然死了,难道是她的鬼魂告状不成?”
包拯肃穆道:“不错,正是那窦香莲的鬼魂状告于你。”
南三复听后顿了一下。
他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包拯有过断冥案的事迹,乌盆告状的传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只是传说,定远县衙也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但空穴不来风,关于包拯断鬼一事,饱读诗书的南三复却也是半信半疑。
而衙役却是信以为真,还以为公堂之又出现了窦香莲的冤魂。
否则的话,一桩毫无线索的案件,他怎么会轻而易举就查明了。
衙役四周看了看,没有鬼魂,心绪才平复下来。
次乌盆一案,还余悸未消呢!
窦香莲可千万别要再出现,否则非得吓出心脏病不可了。
见包拯语气刚硬,似有其事的样子,公堂之又有几分阴鸷之气,南三复浑身不禁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眼睛四下里环顾了一番,却并未看到什么脏东西,心中才落定下来。
心中也是好笑。
朗朗乾坤,哪里来的鬼魂?
自己也曾饱读诗书,怎么反倒相信这些无稽之谈。
一定是包拯故弄玄虚,想恐吓自己露出破绽。
想到这些,南三复那一丝恐惧退却,换来的是一丝戏谑的笑容:
“鬼魂之说纯属虚妄,包大人以荒诞之论便要入人以罪,未免太过儿戏。听说包大人乃百姓的青天,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讹传!”
“本县的名声如何,自有公论,不是你轻易能评说得了的。”
面对南三复的即将,包拯淡淡地回怼过去,根本没放在心。
“本县知道,没有证据,你断然不会招供。”
啪!
手中惊堂木拍下!
“传人证。”
(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