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秦始皇嬴政发下诏命。
两日以后,在咸阳宫中举办朝会。
大秦帝国并不是类似电视剧里面的一样,天天都要早朝。
大秦的朝会一般是五天到十天会举行一次。
当然,如果秦始皇有什么急事的话,那自然另当别论了。
此时,发下诏命以后,大臣们自然也要准备朝会了。
秦始皇的儿子一共有大概二十二人之多。
不过其中,大部分的儿子都只不过是领工资不干事的普通贵族。
这是因为,秦始皇非常清楚,周朝之所以会失天下,就是因为走了分封制。
给宗室王亲巨大的权力,甚至还给他们封地。
有鉴于西周的危险,嬴政便不许自己的儿子随意掌权,只让他们做个富家翁就可以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的。
其中一个,就是扶苏。
他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自然是有参政权的。
另外一人,便是嬴子轩。
他是秦始皇最爱的女人的儿子。
嬴政自然希望他能够参与朝政,为自己分担。
只是他自己不争气,不愿意。
如今,嬴政的儿子里面,只有扶苏真的参与朝政。
为了避嫌,扶苏在几年前,就已经搬出了秦皇宫,到外面去居住了。
他也是秦始皇的儿子里面,唯一一个出去开府建衙的人物。
其余大秦的皇子,都是住在皇宫里面的。
比如嬴子轩就有一套很大的宫殿,那是秦始皇赏赐给他的,是诸皇子当中,住的最豪华的一个。
由此也能看出,嬴政对嬴子轩的宠爱。
扶苏的住处,距离秦国的皇宫,只有大概两米的路程。
他也是最先接到诏书的人。
此时,扶苏家中。
书房之内。扶苏正和几个人在一起议事。
这些人,都是身穿青衣,文质彬彬的儒生。
公子扶苏爱儒生,在咸阳城中,人所共知。
他甚至还开了一个叫举贤堂的组织。
仿效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养了一大堆的儒生门客。
因此,扶苏也变成儒生们,心中最完美的明主,绝对的白月光。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看完了宫中传来的讯息以后,其中一名五十来岁的老年儒生,兴奋地对公子扶苏拱手赞美。
“淳于先生,不知道喜从何来呀?”
扶苏看到这个老儒生夸赞他有喜,十分好奇地问道。
这个淳于先生,正是当朝博士,著名的大儒淳于越。
他是朝中最出名的大儒,如今秦国的几十名博士,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学生。
其中就包括那位著名多姓家奴叔孙通。
淳于越跟扶苏的关系特别好。
也是最迫切,希望扶苏登大秦皇帝位置的人物。
听到扶苏之言,淳于越笑道:“公子还不明白吗?”
“秦皇陛下几日以后就会出巡关东!”
“等到那个时候,必然需要定下一位监国皇子!”
“两日以后,便要展开朝会!”
“那就说明,是要确定公子您担任监国皇子!”
听到此言,扶苏愣了一下之后,也是心中欢喜之极。
实际,在扶苏和淳于越看来。
这监国皇子之位,除了公子扶苏以外,还有谁能够担任呢?
只是这件事情,虽然已经可以几乎完全确定。
可是毕竟还没有真的下达命令。
但现在,嬴政在即将出巡的几天前,要求开朝会,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此事已经可以确定了。
扶苏能够当监国皇子,淳于越最是高兴。
实际,这帮儒生最近,又开始频繁活动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完全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但是他也知道,跟关东之间不能够结怨太深,所以希望能够化解仇恨。
所以他的征招了几十名儒生入朝,担任博士这样的虚职。
本意是希望通过这些人,化解大秦和六国之间的仇恨。
但是儒生虽然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可他们一旦掌握了一些荣耀以后,就会开始得瑟。
尤其是公子扶苏,对儒生非常迷恋。
这更加助长这些儒生的气焰。
最近,淳于越纠结了一帮儒生,企图书嬴政,重新恢复分封制度。
只是此事还没做,嬴政便下令要求东巡。
嬴政一东巡,那么监国的权利,就放在了扶苏的身。
不过这样更好。
扶苏公子比秦皇陛下更好说话。
在淳于越看来,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若是这次扶苏公子监国,我们趁机让他把此事做成死案,陛下回来以后,必然是无话可说!”
“毕竟,权力是他给扶苏公子的!”
“难不成,他会为此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成吗?”
淳于越越想越得意,觉得自己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
他仿佛已经看到,公子扶苏监国。
然后,自己的大殿之直言不讳。
表明郡县制错误的,分封制才是正确的。
希望公子扶苏为天下苍生考虑,重新恢复分封制。
然后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对儒生们信任无比的公子扶苏,必然会同意的。
等到那个时候,以监国皇子身份下达命令了。
等到那个时候,一切便顺理成章。
嬴政就是心中不满,他也绝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毕竟那是他亲生儿子做下的命令。
同时又是合法的监国皇子。
嬴政也只能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至少,淳于越是这么认为的。
想到得意之处,讲到分封制即将被恢复了。
淳于越简直高兴的要死。
相比之下,公子扶苏,并没有淳于越想的那么多。
他的脑子,太单纯了。
怎么可能玩得过,这些老谋深算的儒生?
不过,扶苏心中,也有一种强烈的荣耀感。
在他看来,身为秦皇陛下的长子,又是大秦国出名的贤明公子。
这一次监国皇子重担,也只能够落到他手。
“这一次成为监国皇子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些事情,为儒生,为大臣,为贵族们做一些事情!”
扶苏心中坚定的想到。
真正秦始皇嬴政的长子。
扶苏跟自己的父亲秦始皇嬴政,性格是完全相反的。
扶苏的贤明,便是认可,所谓的刑不大夫,礼不下庶人。
他认为大秦帝国这几百年来不断打压各种氏族和贵族,让他们不能够永远掌握权力,不能够享受真正的贵族待遇,都是道行逆施。
在熟读儒家经典的扶苏看来,贵族就应该有特权。
庶人和贵族,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可是自己秦国历代君王,居然把庶民和贵族并列,这是扶苏,怎么也不能够理解的。
他曾经劝诫过自己的父皇,希望能够重新恢复那种阶级划分,把贵族和庶人分开。
真可惜,他提一次,就会被秦始皇骂一次。
扶苏从来就没有检讨过,自己的意见,有多么可笑。
他只认为自己父皇刚愎自用,不听劝告。
这一次,他自认为得到了监国的权力。
扶苏的心中怎能不开心?怎能不快乐?
他已经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父皇的一些级端的政册给推了!
尤其是要设法恢复刑不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古制。
在扶苏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救大秦,只有这样才能够化解六国和大秦之间的仇恨。
同时,如果将来还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想方设法的恢复分封制。
这是扶苏和淳于越的共同梦想。
只不过扶苏没想到,淳于越的想法比他快的多。
这可谓是各怀鬼胎,各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