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已经陷落,通州告急...”
定东县县尉高怀远看着传来的消息,整个人好似被抽走了全身骨头,瘫在椅子上。
通州已经是保卫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通州失陷,那后果当真不堪设想。通州...守得住吗?
高怀远没有任何信心。
天下的局势,已经糜烂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武朝正在一点点地走向衰亡。
所有的坏消息,全部堆到了一起爆发。
连年天灾,加上之前的奢靡无度,武朝的国库已经告急。偏偏又遇上接连不断的反叛与起义,上面只能咬着牙,抽调最后一丝力量镇压,但总给人一种朝廷势微、气数已尽的感觉。
“逆贼!”
高怀远将手中的文书狠狠摔在地上。
“这些人的眼中,还有王法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导,他们都忘了吗?”
这次青州陷落,便是因为内斗。有人想要脱离朝廷,遭到了忠臣的阻拦,在拉锯中被叛军找到了可乘之机。
但是...真的全怪他们吗?
在很多地区,朝廷已经连着几年没发俸禄了。上面的官员都快活不下去,就更别说底下的老百姓了。朝廷没钱,下面的人就叛乱,朝廷的收入就更少、开支更大,也就更没钱了...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大势所趋,无人能改!
“哎,人心散了啊...”
高怀远知道,现在信息流通本来就慢,他能收到的消息,都不知道是多久前的事了...崩溃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现在的天下,又到了哪个地步?
“叔父,您...您要保重身体啊!”高怀远身边传来惊呼声。“又发生什么事了?”
高怀远睁开眼,看到定东县典史高炎武站在自己身旁,一脸焦虑。
高炎武是他最欣赏的一个侄子。典史官小权重,又与他这个县尉的的权责范围高度重合,按理说应当避嫌,但如今世道变了,制度混乱,也没人去管这些事。
“唉...你也看看吧...”高怀远指了指地上的文书。
“放肆!”
高炎武大致将其中内容扫完,便是怒吼一声,双手颤抖,显然是气愤到了极点。
“这些人,太大胆了!”
“不过是一些流民草寇,也敢僭越封王,妄称天数?朝廷尊严何在?”
“还有这些逆贼,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干着反贼的事情,该杀!”
“为何还不出兵讨伐?”
“讨伐...钱从哪里来呢?”高怀远看着义愤填膺的侄子,有欣慰,也有心酸。“有异心的地方收不上来税,能控制的地方又遭了天灾...”
“另外,人从哪里来呢?”
“连年征战,那最后的一点精锐,也快打光了。剩下的...哎,不说也罢!”
高炎武沉默了,随后说道:“我相信,会出现上官月将军那样的人,来挽救大局...”
上官月,乃是武朝中期出现的一位名将,打败了北方的入侵者,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朝廷,为后来出现的短暂繁荣打下了基础。
“也许吧...”高怀远深知,个体的力量终究有限。武朝积重难返,这么多年埋下的祸根,一下子爆发出来,不是一个人、一件事就能挽大厦之将倾的。
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县尉,就连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他不说透,只是为了给高炎武,也给自己留一点希望。
“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要在这小小的定东县内,尽好自己的责任就行了...”高怀远闭上眼睛养神。
如今世道大变,烽烟虽然还没有烧到后方的雍州,但许多县已经人心惶惶。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借着官方管理机构混乱,趁火打劫,扰得四方百姓片刻不得安宁。而定东县却保持着难得的平静,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
这就要归功于夙兴夜寐、一刻都不敢休息的高怀远等人了。
“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是那齐东传来了消息!”高炎武皱着眉头说道。“之前那个无比的嚣张的刘三,又活了!”
“哦。”高怀远眼皮都未动一下。“一会死,一会活...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楚呢?只要结果对我们有利就行了。”
“我们先是趁机砍掉了他们的大部分势力,现在刘三重新跳出来继续内斗,我们还可以省去监视、打压齐东的精力。这一来一去,他们就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这就是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不关心始末,只在乎结果。只要能保证定东县的治安,刘三是死是活,还是半死半活,都不重要。
“可齐东还说,那刘三号称自己得了天命...”高炎武踌躇片刻,补充道。
“呵。”高怀远笑了。“由他去吧!”
“我们不该调查一下吗?”高炎武大惊。“万一他真是想要...”
“是不是都不重要。”
“有异心、想浑水摸鱼的人多了去了,你难道全部都看管起来?”高怀远苦笑。“就算我们把刘三除掉了,你敢保证新上位的王三、李三就会老实?”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了。盯着那几家豪族就好,分散注意力反而会被找到可趁之机。”
“再说了,还有齐东盯着他。就算走到那一步,我们也完全来得及反应。”
高炎武恍然大悟,深深佩服叔父的卓越眼光。
“再说了,齐东说的就一定是真的?”高炎武冷笑。“说不定他只是吃亏了,咽不下这口气,想挑拨离间,借我们的手报仇!”
“好不容易看到他们两败俱伤,我怎么会给他们吞并对方、一家独大的机会?”
他巴不得看到刘三和齐东狗咬狗。
“哎,难啊...”高怀远脸上突然现出疲惫。“要不是朝廷积弱,我怎么会打压两个蟊贼,都需要费尽心力?”
“这些东西你要学着,如果将来用得上的话...”
“叔父!”高炎武泣不成声地跪下。“侄儿不才,愿克己奉公,为国死力!”
“好!好!好!”高怀远连说了三个“好”字,虽然已老泪纵横,但脸上却有了笑意。
“果然,乱世方显人心。这世上,还是有忠臣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