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缘口中的代天封神,跟一手拿着打神鞭,一手拿着封神榜的姜太公可不是一回事。
按照《封神法》记载,若要封神,有三个渠道。
这里说的是封神,像是城隍庄昌这种天地赐予神位的情况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那么是哪三个渠道呢?
第一,乃是神灵敕封。
比如说,城隍就有资格敕封文武判官,六司功曹等官职。
按照前世神话传说,天庭地府都有封神的权力。
只不过这个世界大概率是没有天庭地府的,封神法之中所提到的这个渠道,其实是作废的。
叶缘觉得,这里面说应该是那些由天地赐予神位,得了权力的神明,能够册封自己麾下众神的情况。
第二,则是人皇敕封。
《封神法》在这里的描述要比先前神灵敕封多得多。
因为是有例子的。
过去曾有几个王朝,要比鼎盛时期的大夏还要兴盛的多,因此被称之为人皇。
人皇身怀大气运,所开创的王朝国运也很鼎盛。
为奖励那些随着自己征战而阵亡的忠诚良将,便消耗气运,册封他们为神灵。
这种情况叶缘前世读史书的看到过,当初秦始皇一统天下,就曾经册封许多神位。
明太祖朱元璋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前世册封只是象征意义比较多,而这一世人皇册封,是实打实的能够赐予神位的。
逻辑来说,人皇封神其实就是代天封神的一种。
但第三个封神渠道要更加直接。
此为“讨封”之法。
不巧,讨封之法叶缘前世同样听说过。
这次不是从书看来的,而是在网冲浪的时候看到的民间故事。
指的是动物成精后找人讨封正的传说,比如黄鼠狼就是个经典例子,突然之间跳出来问你,看我是妖还是仙?
若说是仙,便可得了封正成仙,若说是妖,则坏了人家好事,回头肯定要遭到报复。
但故事只是故事,看完后笑笑便可,不能真的当一回事。
若是随便一个凡人张口一言,就能让动物成仙,那可还了得?
人虽然是万物灵长,但也不可能有这种能耐,不然世界早就乱套了。
《封神法》的讨封之法,说的其实是与天沟通后赐予神位的方式。
通过在黄纸写神文,传递给天,亦或是其他更高级别的神灵,来获得神位册封。
其实可以看做是大臣写奏章,交给天子,然后等待天子批复。
若是准了,则得到神位。
若是不准,则一切成空。
《封神法》详细记载了如何写奏疏,如何传达的方式。
但叶缘看完后,却没有什么欣喜之色,反而有一种迷茫之感。
“确定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按照《封神法》的描述,只需要通过它所记载的方式,就能与天沟通,到时候如果有天神灵收到奏疏,就会做出回应。
听起来没毛病。
可问题是,天真的有神灵吗?
按照城隍的说法,他的神位并不是什么人册封的,而是天地授予的,在成为城隍之后,也没有什么“级”的存在。
在他的认知里面,城隍只是独立的神位。
没有天庭,没有地府。
所以说,我就算想要封神,写了奏疏又能交给谁呢?
叶缘皱眉。
若是这样的话,这篇《封神法》几乎可以定性为废品了。
但用神文记载,用神禁牢牢保护住的《封神法》怎么可能是废品呢?
谁会为了废品,花费这么多的心思。
想到这,叶缘心中一动,一个可能涌入脑海。
“或许在过去,世间神灵不止是城隍,土地,山神一流,或许在天,真的有更高级别的神灵存在……只是如今因为某种原因不存在了。”
之所以有这个猜测,主要是因为城隍先前说过,记载神文的古玉在他得到之前,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很有可能是古之物。
“先前和鲁道长交流的时候,虽然他没有直言,但不难看出,他心中对于神道的态度,是不太在意的,这是因为神道衰弱的缘故……这是合理的,若世间神灵只是土地山神城隍之流,又怎么配得与仙道相提并论呢?”
叶缘收好了封神法。
他对于现如今的世界都不算太了解,又怎么可能知道古旧事呢?
神道如何,仙道又如何?
这些都离他太远了。
不过心中,确实是跃跃欲试。
得了这《封神法》,以后有机会非得试试不可。
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这几日为了《封神法》,叶缘没有下山。
今日总算弄了个清楚,便动了口腹之欲,想要去县里吃点好的。
说去就去。
没多久,叶缘就到了熟悉的面馆。
“曹大叔,来一碗阳春面。”
叶缘笑着说道。
“还是跟以前一样,加个蛋吗?”
曹大叔是一个憨厚的中年人,前些日子在街角开了面馆,价格不贵,但是薄利多销。
来这里用餐的,多是做体力劳动的农人和工人。
“好,加个蛋。”
叶缘眯着眼睛回应。
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在街边小店里吃一碗面,一边吃,一边看着人们走来走去。
人间百态,不过如此。
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他那种作为“群居生物”才会出现的幸福感,便会得到大大的满足。
一碗面下肚,叶缘倍感舒坦,付了钱后没有着急回去,而是继续在街道闲逛。
桃山县治理的是真不错,娄向高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
或许他的初衷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升官发财,但没有关系,百姓不会在乎你的想法是什么,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生活会不会更好。
凡事论迹不论心。
在百姓眼中,娄县令是难得的好官了,所以叶缘听到不少人称颂他的声音。
桃山县发展的好了,于是来讨营生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叶缘就看到了几家新开的小店,其中一家卤味店,让叶缘食指大动。
忍不住去买了半斤肉食,一斤卤花生,用油纸包裹着,麻绳串着,提溜着往山走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桃山县。
一个老人坐在车前,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叶缘正好挡在马车前进的路。
于是不得不打了个照面,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露出了歉意之色。
叶缘想让,老者也指使着车夫让路。
二人想到了一处去,双方都有些呆住,然后对视一眼,发出了笑声。
真有意思。
“老丈从何处来啊。”
叶缘笑着打招呼,他看的出来老人不凡,虽然衣着简朴,但是干净而又讲究,天生带着一股威严之气。
“从京师来。”
张安世也觉得叶缘不简单,现如今的乱世,百姓求存而费尽气力,富户享受而没心没肺,官吏盘剥便挖空心思……少有叶缘这种,拎着些吃食,慢悠悠的在路闲逛的人。
并且气质不凡,给人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之感。
“京师啊,那可是很远的地方呢……”
叶缘眼前一亮,这可是从大城市来的啊,来得好啊,正好从他身,打探打探外面世界的信息,我就快要远行了,对外面的了解多一分也好啊。
于是发出邀请,笑吟吟的说道。
“一路奔波,想必老丈也累了,若是无事的话,要不去我那里暂住几日,正巧,还有几间空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