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院士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放下手头事务专门跑了一趟苏市。
又兴高采烈的跑到苏南一中,结果拜访的学生根本就不是他要找的人。
“简直是贻笑大方!这么重要的事也能出岔子!”
杨宁院士气的直拍桌子。
电话那头廖昌源不知说了什么。
过了一会,杨宁院士又叹了口气。
“唉,算了,主要责任在你我身,真要严肃处理,也该从自身找问题。”
“你不明白?昌源啊,我们一前一后跑到苏市阅卷中心,对那份试卷的重视态度会让下面人怎么想?”
“身在高位一举一动都要注意,你考虑不周。我也一样,当时太激动了。”
“对了,既然另有其人,知道是谁吗?”
“江远?这个名字好像听过……”
杨宁院士突然浑身一震:“我想起来了!那天去苏南一中我碰到过这个小家伙,听他说了一句解决未来能源危机,当时我就有点怀疑,没想到真是他!”
杨宁院士猛地一跺脚,脸尽是兴奋之色。
“这次肯定不会错,一定是这个小家伙,昌源,等我把手头几件事处理好,就再去一趟苏市!”
“不用劝我,就这么定了!还有,这事暂时不要宣扬!对!不能再节外生枝了!”
说罢杨宁院士便挂断了电话。
当晚。
杨宁院士获得诺贝物理学奖的新闻登各大门户网站。
电视里更是做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与此同时。
五国协作共同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事也被媒体热炒。
诺贝奖跟可控核聚变,成了当下最热话题。
不算发达的网络论坛,也随处可见关于这两件事的帖子。
“杨宁院士不愧是国人之光,太牛了!”
“被提名的五位都是大佬,杨院士最终杀出重围,足以证明杨院士的研究成果有多牛掰。”
“新闻说,杨院士是因为可控核聚变研究获得突破才获得的诺贝奖!”
“可控核聚变?听着就高大!”
“好像是说要是能成功的话,人类能源问题就解决了!”
“哇!这么带劲?”
“对了,今天爆出的五国集团携手合作不就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
“是啊,为什么把我们排除在外?”
“大牛杨院士都在咱们这,不邀请咱们?这些老外是不是疯了?”
“我看有分析文章说,人家就是针对咱们!”
“靠!这么贱?”
“果然是亡我之心不死。”
“那我们就这么看着人家搞实验?”
“就是啊,我们有杨院士,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搞?”
“国家在干什么?”
“在下一盘大棋……”
“下棋党滚开!”
杨宁院士获得诺贝奖,与五国联盟共同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新闻放在一起。
让无数国人感到憋屈。
新闻媒体立刻从中嗅到了热点的味道。
第二天,几乎所有报纸都把这两件事混在一起作为头版头条。
《五国联盟携手合作,我们要望洋兴叹吗?》
《可控核聚变研究,这场马拉松我们在起点处就落后了!》
《洋人再次架起长枪利炮,百年后的我们该如何应对?》
《诺贝奖的得,可控核聚变的失,得失之间天平是否已经倾斜?》
舆论的发酵速度超乎想象。
尤其是在娱乐业还不发达的年代。
民众的关注点都很单一。
仅仅半天时间,关于可控核聚变的讨论就成了全名话题。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还没弄明白可控核聚变到底是个啥。
但并不耽误积极热情的参与。
这场全民讨论愈演愈烈。
为了提高民族自信心,同时也为了预防舆论跑偏。
当天下午有关方面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主持发布会的是许部长。
面对数百家媒体镜头。
许部长郑重宣布,国家已经启动可控核聚变试验项目。
项目负责人正是刚刚获得诺贝奖的杨宁院士。
话音未落,发布会现场就响起热烈掌声。
“老李,新闻看了吗?咱们也搞那个什么可控核聚弹了。”
“那叫可控核聚变!”
“管他叫啥,反正咱不能输给老外!将军!”
小区里,躲在树下下棋的老人满脸嘚瑟。
“老师,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小学科学课,有孩子举手问道。
年轻老师支吾半天,最后一瞪眼:“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总编,我觉得咱们有必要刊登一篇科普文章,解释一下可控核聚变。”
“你懂可控核聚变?”
“不懂。”
“那还赶紧去查资料!”
此刻,江远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站在路边。
街边小店里的电视正在播放大娱乐节目。
学员选拔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哎哟,不错哟,这首青花瓷我超喜欢,但是……你唱的有点歪!”
歌手演唱结束后,周董开始点评。